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什么是广西的符号?壮锦、铜鼓、绣球、独弦琴、打油茶、打糍粑、山歌……今夏,上海世博园里火辣辣的广西活动周,通过文艺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踩街巡游等活动,向世界展示八桂大地多彩的地域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璀璨的人文风貌。  相似文献   

2.
吉祥的瑞狮动起来,喜庆的锣鼓震天响,热情的迎客舞翩翩,动听的铜鼓声声响……8月2日上午,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活动周在沪精彩启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第一副主任、执委会主任俞正声出席开幕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宣布上海世博会广西  相似文献   

3.
钱塘越音绕世博,浙风民俗约宾朋。6月18日至22日。上海世博会举行浙江周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浙江周活动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展演,吸引中外游客40多万人次。一直广受追捧的浙江馆,在浙江周里。吸引了更多关注的目光,天天满负荷运转,接待了15000余名中外观众。  相似文献   

4.
廖国一  王林 《桂海论丛》2012,(4):111-115,4
文章提出要发挥文化遗产事业在广西未来发展中的作用,努力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文化遗产事业产业体系。具体思路有:发挥文博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拓展文博产业发展空间;实施百家博物馆建设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办馆;重点构建两区一带博物馆群,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加快宁明花山和兴安灵渠申遗工作,创建广西文化旅游精品;促进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建设中国—东盟艺术品展销中心。  相似文献   

5.
黄易  龙涛 《当代广西》2008,(3):56-56
苗族系列坡会群,是指在每年春季的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七这段时间内,融水苗族自治县各乡镇村屯的节目活动。每天一个坡会,排列成序,连续不断,是以苗族为主的各族人民悼念先烈、禳灾祈福、鼓舞斗志、交流感情、集体聚会娱乐的盛大民间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6.
<正>青政办〔2010〕203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省世博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活动周总体工作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7.
马山地处广西中部,红水河之滨,大明山南麓,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其中壮族三声部民歌堪称中国民歌一绝。壮族三声部民歌以它独特的演唱技巧和风格迥异的民族唱法,展示了独有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8.
姚老庚 《当代广西》2009,(19):54-55
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彝族火把节是最具魅力的节日之一,享有“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夜”的美誉,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9.
魏继洲 《当代广西》2009,(19):57-57
那些在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之中繁衍发展的文化往往容易流于自闭、狭隘,但是广西文化不是这样。在广西多姿多彩的文化与生命个性之中,孕育着一种极为难得的开放与宽容。广西文化并不乏自我的个性特色,只是这一特色是建立在融汇百家之长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0.
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散性与生存困难性,使得对其的保护和发展都依赖于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城市旅游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政府要以城市文化主题的多样性为发展目标,构建网络生态、旅游生态的文化生存生态,注重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1.
潘琦 《当代广西》2011,(9):58-58
这些年来,游记之类的书籍出版不少.特别是专门介绍一个地方或某个景区、景点的文章层出不穷。作家们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西南,饱览山川的壮丽、人文之大观。浩然有感于祖国的“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之真实意义;而摄影爱好者更是机不离手.择风景美妙之处,辄复留影,有的特作自然、人文风景“写真”。这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作家、摄影家是美好事物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2.
1月19日至2月12日,广西先后派出广西文化代表团、广西青少年艺术团、广西柳州艺术团、广西民族民俗文化展演团共4个“欢乐春节”活动代表团150余人,分别在新加坡、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韩国等6个亚洲国家进行演出交流,共举行了44场演出。活动内容有广西民族歌舞、器乐、杂技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民族民俗风情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农民画展、风味小吃品尝等。  相似文献   

13.
周丽洁 《求索》2010,(4):113-115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遇到很多新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不再是静态的抢救与整理,湘西地区的个案说明了以旅游为媒介,在尊重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民族成员意愿的原则下,文化重构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之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包勇 《今日浙江》2010,(13):58-59
戏曲、水乡、海洋、茶丝等绚丽多彩的浙江人文元素在世博舞台上充分展现,向中外游客诠释了“人文浙江”、“风情浙江”、“时尚浙江”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当代广西》2007,(13):22-23
在广西,被誉为“民族记忆的背影”的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不少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为了抢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5年起,我区各市开始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经专家评审后,确定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8个,其中19个项目纳入国家保护范畴。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90年代最后一个暮春,数十位风华正茂的广西本土画家聚到了一起。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要用自己的画笔,画出属于自己时代的作品,自己家乡山水的作品。时至今日,漓江画派——这群有着鲜明地域特色和独特艺术追求的画家群,以一派清新的现代南方新田园  相似文献   

17.
韩成艳 《思想战线》2011,37(3):94-9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落实在特定社区。按照中国现有体制的特点,县域是进行活态保护、整体保护即社区保护的较好平台。湖北长阳对于其县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的文化自觉的内在需要,能够进行立法、行政的制度建设,调动公共财政来支持公共文化发展,使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在现代的学校体制和传统的社会生态中都能够有效传承,这是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纳入现代的公共文化予以制度支持的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18.
人有两方面的需要,一个是物质方面的。另一个就是精神方面的;占据了全国人口的70%以上的农民,在改革开放30年来物质上得到了极大地满足,但是在文化的供给方面还远远不够。农村各地应该因地制宜,采取适当方式来推进文化建设,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步和谐发展,最终促进农村的文明进步,乃至全国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利用数字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数字文化产业化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开发的一个新的趋势。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开发是当下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开发新的研究领域和重要课题。利用AR技术不仅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尤其是民间文学类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转化和开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吕余生等著的《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是一本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相吻合的非常及时的书。这本书是继《环北部湾文化研究》之后,系统地研究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新篇章。它标志着广西北部湾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显示了广西地域文化研究从山到海的新跨越,体现了广西文化发展面向海洋、面向东盟、面向世界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