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师的教学习惯是指教师在日常教育生活和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有好坏之分、优劣之别。良好的教师教学习惯能促进师生发展,是推进新课程发展的正向力量;不良的教师教学习惯则阻碍师生发展,是束缚新课程发展的负向力量。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自主建构教育理念,不断生成教育新观念;自我反思教学过程,不断优化教学实践;自觉融入教师集体,不断提高教学能力;自觉审视教师评价,不断完善评价标准,以促成自身良好教学习惯的养成,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自身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相似文献   

2.
初中思品新课程标准不仅为课堂教学模式的创造性发展提供了基础和空间,更对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高效课堂。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通过大胆尝试和不断反思,收获了一点可贵的经验,即以灵动课堂彰显新课程理念,并结合平时教学的感受,总结出以下形成灵动课堂的要素。  相似文献   

3.
曹彦杰 《青年论坛》2004,(2):103-105
新课程标准是致力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努力探索,而时下以知识的传授为单一目标的传统课堂教学依然大量地充斥着中小学的课堂,为不使课程改革的努力前功尽弃,必须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本文试图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缺失进行反思,并尝试从课堂教学模式的角度提出改造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一种复杂性社会实践活动。当前,需要对理性主义的简单性、唯一性、单向度、线性化的教育问题思维模式进行反思,继而代之以复杂性、开放性、多元性、发展性和非线性的观念来审视教育世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传授使大学生据以理解自身的地位和帮助自身进行生活的文化,并形成一种开放和自由的思维方式,构造得宜的头脑。当今大学生教育应向多层次、多渠道、多维性思维发展,甄选多视角、多原理、多观点的认识方法,实现多维化的生成与变革。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市教育,有利于立足全局看教育,更有利于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认真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泰罗说,做任何事情都能找到最好的方法。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要想在新课程中有所作为,必须不断反思自己、提升自己。教师可以通过学习一点管理学法则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第一,善用"刺猬法则",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日本地震折射出了我国部分青年在中日关系上非理性的政治心态,其深层次原因在于长期形成的历史积怨。只有超越历史,理性的审视中日关系,才能推动中日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也给我国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对当代青年加强国际政治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注重冲突式和体验式教育方法的运用,并不断优化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8.
金乐 《湖湘论坛》2008,21(6):106-108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需要创新,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思想教育观念创新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认识。努力探索教育发展的增长点和深化改革的突破点,以教育观念的萌动和新突破带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9.
浅论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明 《前沿》2006,(11):121-123
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观念上重视不足、教师基础薄弱、评价体系不足等。我们应充分重视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大力宣传新课程改革,加强教师培训,改进评价体系,此外还需要加强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之为自由个体有效连接的关节点之根本,以及教育主体之间相互主体性对待和圆融理解之实质所在.在人本文化视阈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审视与反思,找寻迷失的人,并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主体性建构,按照人的方式,把人实现为人,将思想政治教育应回归幸福本真,实现人的生存与发展内在要求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并由此产生的幸福之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是当下全球化时代的中心话语,掌握着当今世界的主导话语权。传统现代性的弊病不断凸显,特别是导致“人”的问题日益严重,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日益增大,需要对传统现代性带来的“现代病”进行揭露、批判和反思,也需要从现代性的角度重新审视当下的服刑人员。时代呼唤人本理念和人的现代化,还给“人”以主体地位。现代化文明监狱也应该调整改造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基础,把服刑人员的现代化作为现代化文明监狱改造工作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由基础到深化,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教育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需要多途径多侧面的协同宣传和推进,有必要建立起犹如企业广告宣传的新课程“CIS”新标识:新课标、新教材、新管理、新评价。构建“新课程专家教师”系列评选的平台,成为新课程“CIS”的一部分,是促进新课程理念的宣传和渗透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规范新课程形式下的“专家教师”评定工作,赋予专家教师以符合新课程的新内涵,使“新课程专家教师”的评选成为宣传新课程理念、促进新课程实施、激发新教师成长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13.
李蓉 《传承》2009,(16):98-99
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并结合一些教育理论,从新课程改革主张中普通一线教师的缺席、高中历史实验教材的理想化、课改中缺乏相配套的评价机制、教师和学生关系的转变等四方面记述了个人对新课改中关于历史科的一些思考,为新课改中历史科的反思提供某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关键词,代表着不同时段教育发展的主流;不同时代的教育关键词,体现了不同时代教育发展的特征及重点,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层次和理解程度。通过解读不同时代的教育关键词,有利于我们反思和回顾教育发展的历程,弄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相似文献   

15.
市场的需求迫使我们反思当前的教育模式。发展经济需要高科技人才,但也缺不了能工巧匠。大连在发展教育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与经济密切相关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是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教学的教师,承担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功能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如何通过评价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正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评价研究是课程发展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在学习西方教育教学理论的过程中,积极将教育教学理论应用于课程改革的实际操作,积累了许多经验,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评价研究提供了深厚的基础。但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评价理论滞后于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的现象愈加明显,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17.
何其二 《青年论坛》2011,27(1):81-84
榜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方法一直被我们所重视。虽然当前我国社会中还在大力倡导榜样教育,但由于榜样教育中存在着定位失准与学习虚假化等问题,榜样教育的实效性削弱,榜样教育的作用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因此,在反思的基础上创新榜样教育,不断增强其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陆斌  梁美 《传承》2012,(22):80-81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元,在国家推行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实施者应充分运用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方式和新的价值观念来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创设一种新型、适用于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新模式,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9.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是军队成员特殊需要与其自身结构、功能属性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主客体对象性活动在军事实践领域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具有价值属性,这是必须给予正确回答的理论问题。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人的特殊价值活动;而其价值活动的实质,就在于满足官兵思想政治品德社会化需要;以创价活动为关注点,对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进行理性反思,有助于把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建立在价值理性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刘金梁  曹守利 《前沿》2007,(10):84-86
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教育领域为教师角色的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究竟教师角色为何改变?改变什么?怎样改变?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