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央洪屯──山区农村脱贫致富的耀眼新星农忠泽央洪屯地处广西西林县西部一个偏僻的海拔1200多米的山岑上,与云南省广南县堂上乡毗邻。全屯75户,389人,以壮族为主。现有耕地面积479亩,其中保水田189亩,旱地290亩。1995年,全屯经济总收人190...  相似文献   

2.
兰花是我国古老的名贵花卉之一。兰花香气清而不浊,色泽淡雅,自古就被赋予了清正廉洁的品格。容县适宜兰花生长,容西乡祖立村的立垌屯以培育兰花产业为重点,目前全屯共有61  相似文献   

3.
平坎屯坐落在东兰县东部的一个石山弄场里,全屯61户238人,耕地面积207亩。2005年人均纯收入不足900元,2006年平坎屯人不等不靠自筹资金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业,实现人均现金收入1700多元,基本上实现当年摆脱贫困。目前,全屯农户用电、沼气池、彩电、固定电话普及率分别为100%、60%、90%、67%,有摩托车9辆、微型汽车1辆。  相似文献   

4.
覃世平  刘波 《当代广西》2008,(20):46-47
横山屯是河池宜州市石别镇土桥村一个有128户507口人的自然村落,有桑园600多亩,全屯80%农户种桑养蚕年收入达三到五万元,最少的农户年收入也在两万元以上。加上甘蔗、水果、养鱼等收入,2007年全屯人均纯收入达到5945元,98%的农户建起了钢筋混凝结构楼房,屯里还建成了水泥路、灯光球场和文化室,修建了自来水工程,开通了闭路电视、程控电话,  相似文献   

5.
龙涛 《当代广西》2010,(17):54-55
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平时村源头屯是一个瑶汉杂居的小山村,全屯只有4户人家14口人。由于该屯深居九万大山之中,自然条件恶劣,交通十分不便。  相似文献   

6.
奉明 《当代广西》2012,(19):20-20
2012年7月11日星期二晴公路不通严重困扰着弄麻屯的经济发展。弄麻屯共20户近80人,全屯都是泥墙瓦房,且比较破旧。由于弄麻屯一直没有通公路,群众想盖房子却因运输成本太高,有心无力。村民们算了一笔建房账:一块水泥砖成本价2元,运费2.5元,如果用人工背运成本费加运费则7元钱,水泥一包20元、外加运输费8元即28元,原本建一座120平方米的新房子只要6万元左右,可加上运输费则要十几万元,村民难以承受。所以全屯都盼  相似文献   

7.
玉秀辉 《当代广西》2014,(12):35-35
正"这里还是农村吗?"最近,笔者前往崇左市扶绥县渠黎镇联绥村渠仔屯采访,所见所闻着实让人耳目一新。只见5米宽进村道路平直且整洁,农居白墙黛瓦错落有致,敞开式的铁栅栏围墙里绿树红花。"以前的渠仔屯真是有新屋而无新村!"屯长黄力保介绍:渠仔屯位于渠黎镇西南,距镇政府所在地11公里,全屯有202户736人,耕地1万多亩,以甘蔗、西瓜种植为主,每年入厂原料蔗3万多吨,年人均纯收入1.1万元,2010年前后全屯几乎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宽敞的楼房。但以前由于没有整体规划,缺乏对公共设施的管理。"以前,我们屯真的很脏,村道上的牛粪啊、小食品包装袋啊到处都是,厨房、猪牛栏乱搭乱建,柴火杂物等占道堆放,  相似文献   

8.
韦继辉 《当代广西》2014,(16):33-33
正连片种植红心香柚35亩,并套种红皮花生、高淀粉红薯、生姜等经济作物,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环界村后随屯党员能人覃亚林,以实干和看得见的效益,向周边群众展示种植的良好"钱景"。受到触动,全屯29户农户纷纷抛却先前的观望思想,积极投入红心香柚种植,目前全屯红心香柚种植面积累计达300多亩,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如何为老百姓铺就致富之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实现自己当设计师的梦想,她坚持苦读,从不动摇,看到一些同龄人辍学出去打工,她也没有任何放弃的念头。泗朗村是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最远的行政村,也是融安县的深度贫困村,而沙坪沟屯地处泗朗村最边远的小山沟。全屯40户人家,以苗、侗等少数民族为主。今年村里的侗族姑娘邢顺莲考  相似文献   

10.
央洪富了。近几年,全村人均收入都在4600元以上,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家庭占全屯的50%以上;户均住房面积达280平方米,70%是洋楼;全屯38户人家,摩托车78辆;固定电话入户率达100%。  相似文献   

11.
区建 《当代广西》2010,(7):23-23
<正>走进平果县新安镇新安村庄内屯,只见红瓦白墙,掩映在翠竹之中;小桥流水,蜿蜒在"画图"之中……昔日屯中泥泞的小路、破旧的瓦房、肮脏的水沟已荡然无存。庄内屯位于南百高速公路和南百二级公路旁,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全屯139户611人。该屯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12.
陈健 《中国发展》2014,(2):82-84
灌阳县灌阳镇鱼塘村半子岭屯距县城15公里,村屯被群山环抱,现全屯33户,总人口117人。全屯有耕地240亩,人均2.05亩。由于人多地少,耕田种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地村民的生活困难。1997年以前,半子岭屯没有一栋象样的房子,砖瓦结构房成为村民的奢侈品。面对贫困,半子岭屯人没有坐以待毙,“穷则思变”,199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半子岭屯第一位跟随远方亲戚外出广东务工的村民,一年下来便挣了三千多元。对于全屯年人均收入只有500元的村民,在看到希望后,第二年,屯里其他年轻人也一同外出务工。自后,半子岭屯村民劳务输出人员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13.
正雨过天晴,"两省一屯"的乌英苗寨古香古色的吊脚楼与小桥流水、原始森林相得益彰,宛若仙境,美不胜收。乌英苗寨是由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乌英苗寨与贵州省从江县翠里乡南岺村乌英苗寨"两省"苗胞组成,是典型的"两省一屯"苗寨。全屯130户650人,其中贵  相似文献   

14.
正新时代新气象,好政策好光景。狗年春节,笔者回到罗城仫佬山乡西部的家乡怀群镇过年,家乡在年节里呈现的新气象让人感觉到乡村振兴战略给乡村百姓带来了一股暖人的春风,令人为之振奋,信心满满。天门景区游人如织正月初一,笔者来到位于怀群镇西部的仫佬山乡著名景区——天门景区,但见春暖花开,游人如织。位于景区内的元蒙屯,一座座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干净整洁的环村通道贯穿全屯,花圃、凉亭、停车场  相似文献   

15.
黔桂交界处,崇山峻岭,密林遍布。当记者驱车穿过原始森林,逼近大Ⅲ深处时,红水河便若隐如现地出现在视线中。 沿着红水河行驶了近3个小时,我们的目的地到了——天峨县坡结乡河口村八令屯。坡结乡位于天峨县北面,与贵州省接壤,作为围堰区第一期移民搬迁对象,全屯搬到了现在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12,(16):11-11
(2012年7月18日)韦曰坚,男,汉族,生前系南宁市宾阳县中华镇蒙记村委宣村(自然村)队干,义务水利管护员。2011年10月1曰,韦曰坚同志为保护全屯600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顶着狂风暴雨前往竹筒江水库奋力拼抢开闸泄洪,不幸以身殉职,用生命履行了为群众守好水库的承诺,终年61岁。韦曰坚同志工作认真负责,恪尽职守,心系群众,服务群众,把自己全部心血无私地奉献给了人民群众,想群众之所想,  相似文献   

17.
“猪上楼粪下池,沼气供到邻居家;一栏生猪拉完屎,十家烧火不用愁。”这是忻城县新圩乡丹灵村水净屯养猪大户石共创立的猪粪无害化处理及沼气能源免费共享模式,不但改变了“猪在粪边拱,猪栏臭烘烘”的落后养殖方式,还给全屯群众带来了用气用肥的实惠。  相似文献   

18.
杨越 《今日广西》2008,(12):66-67
容县容西乡祖立村立垌屯位于容县西部,324线国道旁边,距县城大约6公里。全屯4个村民小组.72户425人,人均耕地0.5亩,山地2.13亩。过去该屯主要产业只有荔枝生产一项,少数劳动力外出务工,也有零星农户种植兰花。山地多、瓦房多。水田少、产业少、外出务工人员少、收入少、楼房少,这“两多五少”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9.
黄鹤 《当代广西》2007,(13):32-32
东兰县隘洞镇香河村平坎屯共有61户人家,人均耕地不到1亩。2005年底,该屯党员带领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桑蚕业,2006年人均现金收入1700多元,基本实现了当年摆脱贫困。目前,全屯农户用电率100%,沼气普及率60%,彩电普及率90%,固定电话普及率67%,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活动传家风     
正“我们拉朝屯的球场在猴年建成了,马上承担全村的春节文体活动,这是我们家教家风教育的赛场,各家各户各就各位,做好服务。”天峨县纳沙村拉朝屯党支部书记龙光辉在除夕前的全屯会议上说。大年初三,拉朝屯新建成的球场上热闹非凡,全村“弘扬家庭美德·建设和谐新村”文化体育活动在这里举行。10多场次的篮球预赛决赛、8个屯的拔河比赛、夫妻挑米、板鞋比赛等活动连续4天不间断。这个不足20户80多人口的袖珍小屯,户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