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鼠狼拜年     
黄鼠狼拜年,正常情况下,首选的对象应该是鸡。 而“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了。也正因此,黄鼠狼再去给鸡拜年应该已无必要,而鸡似乎也不会再受拜了。 可事实是,黄鼠狼给鸡拜年的事,似乎从来就没停止过,而鸡也并不是完全都不受  相似文献   

2.
当知青时,一位老农讲了一个黄鼠狼脱皮哺子的故事:三年困难时期,他一家人经常找不到吃的。好在他会下夹子,偶尔也会夹到狐狸、黄鼠狼什么的。一天清晨,他去收夹子,见夹到一只黄鼠狼,拿起一看大吃一惊,手里只是一张皮,黄鼠狼脱皮逃了。他想,没有皮的黄鼠狼肯定死在不远的地方。于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方块字奥妙无穷,它可以象搭积木似的随意运用,使我们的语言变化万端,色彩斑谰,使人如入山阴道上,目不暇接,歇后语即是其中一种,它生活气息浓郁,幽默而风趣,使人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多年来,我着意收集,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如嘲笑各种生理残疾与老年人的,即不可取,但好东西也实在不少。我写文章或讲话中,常常不自觉地溜了出来,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   老友聚会说到离休人员一年少一年,我就说“黄鼠狼拖鸡,越拖越稀”,这黄鼠狼当然是指死神,大家大笑。比如有挚友看不破,拖着病体为儿孙服务,我就劝她你不…  相似文献   

4.
德国有这样一句谚语:“一只老鼠两只猫,一根骨头两条狗,一间屋子俩女人,都不会长久。”这个谚语却因当今美国刮起的女性“拼居”热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5.
侗语谚语,侗语称li~4 Wa~1' jm~1,译成汉语为:“语言之花道理深。” 在侗族民间流传着一些含义深刻的谚语,如: 我们侗家有谚语。 很早就有谚语了。 侗家不离谚语。 谚语是体现哲理之言。 谚语含意海样深。 以上几条谚语,说明侗族谚语很早就在民间流传,已经成为语言的精华部分。它丰富多采,至今闪耀着灿烂的思想光辉。 侗族,属古“骆越”的一支,其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侗族人民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历  相似文献   

6.
从家庭式养鸡发展到全国一流规模的鸡业产业,这是当今号称“中国鸡王”的傅光明和他的圣农集团有限公司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创造的奇迹。  相似文献   

7.
西方有一则谚语“书比人长寿”,是指有益的、实用的好书比人长寿。这则谚语是赵家璧伯伯告诉我的。赵伯伯是中国名的出版家,一生以出版、编辑为业。  相似文献   

8.
友谊路始放光芒94年8月3日,通往封丘县回族乡一个回移居住村——杨庄的一条柏油路通车了。这是个桶快的日子,从这一天起,这两个村庄就永远告别了不愉快的过去。说来话长。杨庄、吕井两村是相邻两村,仅补距500余米,平时鸡大声相闻。这两个村庄原均来属城关乡。...  相似文献   

9.
高立士同志编译的《傣族谚语》一书,已于1990年4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傣族谚语约2000条,分为社会形态、家庭婚姻、道德修养、生活哲理、学习与教育、卫生与疾病、宗教与迷信、风土典故、气象农谚、歇后语十个部分。编译者在傣族地区工作了三十多年,熟悉傣族文化,上述谚语,正是从大量的民间流传和文献记载的谚语资料中精选出来的。这些谚语,以最简洁的语言,站在更高更深更哲  相似文献   

10.
楼下风景     
鸡肠子街长且细,或者说呢,像车老板儿甩出去的一条鞭子,而就在挽起鞭花儿,爆起脆响的那个地方,冷丁地立着一间歪歪扭扭的土草房。小镇这几年发达了,处处高楼耸立。过去矮爬爬的一片平房突然立起一座楼,这有名儿,叫做鹤立鸡群,自然是一道风景。现而今一片楼房间爬着个土平房,鹤群里楞跟出个鸡来,妥!也叫风景!就好像满大街胸脯子大腿,粉面桃花,争奇斗艳,腻了,那就不是风景,而称得上风景的,  相似文献   

11.
家住田林县乐里镇田平村的赵才林,每天早上起得和他的鸡一样早。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棚,放出他饲养的鸡,看着几千只鸡争着飞奔到林子里去觅食,赵才林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每天的这一时刻是赵才林最开心的。紧接着他便开始清扫鸡粪,之后便到鸡舍旁配料间给鸡配料。鸡食配备好后,已经是上午10点了。赵才林扛着鸡食到指定的喂食点,几声口哨,林子里四处觅食的鸡便向他靠拢,享受主人"赐"给它们的"早餐"。看着鸡群吃饱  相似文献   

12.
1961年后,部分农村自发兴起“包产到户”,对于人民公社制度是个突破,争议很大。1962年6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这一问题时,邓小平认为,哪种生产形式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可以使它合法起来。他引用安徽民间谚语:“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相似文献   

13.
《干部人事月报》2011,(9):25-25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国谚语 知恩图报,善其大焉。一中国谚语 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中国谚语 施恩图报非君子,有恩不报足小人。一中国谚语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春节,读者赵先生给本报打来热线说,他在今年的发拜年短信热潮中发现一个新的现象,许多人都在短信的最后注明“这条短信是我原创”的意思,他一上午收到的12条拜年短信中有四条都有这样的内容。他问过几个朋友,都表示收到过类似的拜年短信。赵先生认为,这说明人们在拜年短信中注重原创精神,而不是像往常那样一味地转发。  相似文献   

15.
东晋时代的祖达,范阳遵县(今河北涞水县北)人。祖逖幼时不爱学习,但到15岁时,则认真学习诗书,乐于助人,受到乡邻和家族的赞扬。他有一位极知己的朋友刘琨,二人同为司州主簿,志同道合。有一段时间,他们同睡一张床,共盖一条被,纵谈国家大事,有时通宵达旦而不知疲倦。每天雄鸡报晓,他们就起床在庭院里舞剑,锻炼体魄和意志,练武习艺,准备随时报效国家。有一天,刚到半夜鸡就叫了,祖逖照样把刘琨叫醒,说:“此非恶声也!”意思是说,半夜里鸡把我们叫醒正是促成我们为干成一番事业而努力,这不是什么坏声音啊!于是两人乘着月…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一句谚语竟成了谶语:“杀鸡给猴看。”猴年伊始禽流感肆虐亚洲,目前已有数千万只以鸡为主的家禽被宰杀,数十名禽流感患者死亡,禽流感席卷亚洲11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也未能幸免。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中要妙用谚语。谚语的作用很多,下面仅就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用于规劝和勉励。谚语中木少的佳句,运用比喻象征,寓意深刻而又情趣盎然。课堂教学中,选用与教学内容关联的谚语,借以勉励学生,十分有效。为了说明“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道理,我引用了“大河涨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谚语,形象地表达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包含了个人利益,较好地引申出:只有国家富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不断地提高。为了告诫青少年要成为“四有”人才,我引用“自古伟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没有冬雪彻骨寒,…  相似文献   

18.
“前车之覆,后车不鉴”透析胡成国我国汉代时就流传着一句谚语,叫做“前车之覆,后车不鉴诫。”贾谊在《治安策》中曾引用这句谚语说明前人的失败,后人应该当作教训。按照常理说,应该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既覆,后车当鉴。”前面既然有一批腐败分子被惩处...  相似文献   

19.
杀牛     
老警到街上集市转的时候叼着一根烟。老警觉着吸口烟能抵一抵猪牛鸡鸭的屎尿味。老警吸了一半的时候就被一个女人拦住了。女人说警察大叔你给俺做做主,这个卖鸡的笼子里装的是俺家昨晚上丢的两只老母鸡。卖鸡的说这不冤枉俺么,这是从河北进的货,大家听听这鸡的口音都不是本地的。围观的人轰地笑了,有的说这卖鸡佬都赶上了赵本山的幽默了。女人说你这个该死的偷鸡贼少耍嘴皮子,俺自己养的鸡一把谷子一把菜养大的,俺昨晚上还喂了半筐萝卜叶子呢。老警说你肯定这是你的鸡,肚子里肯定是萝卜叶子?女人说这还有假么。老警说,行,拿刀来。…  相似文献   

20.
和谐的城市,离不开一个同样和谐宜居的城乡环境。现在宝山人的生活绿意更浓了 白天,抬头时有白鹭、喜鹊匆匆掠过,低头只闻脚边草丛被野兔、野鸭拨弄得瑟瑟作响;夜晚,市区几乎绝迹的黄鼠狼、松鼠等小动物频频现身……这不是在国家生态保护区,也不是在动物园,而是宝山区绿地、公园里现在常见的一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