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干部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一大批年轻,有能力、具有较高学历的干部相继走上领导岗位。这些年轻干部经过正规的高等教育或通过函授、自考、电大等,获得本科、大专文凭,干部队伍的文化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沈泉涌 《共产党人》2006,(10):35-37
近年来,在干部队伍中出现一个可喜的现象,干部在职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其学历层次也越来越高。但伴随着干部学历层次趋高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干部手中持有的文凭为数不少含有“水分”,有的甚至采取非法手段骗取文凭,伪造学历,有的违纪动用公款,占用工作时间混来“泡沫文凭”。他们将“文凭”或当作提拔使用的资本,或作为装潢门面、满足虚荣的摆设。这种行为虽比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要“雅”一点,但实际上也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广大干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斥之为以权谋“学”、“文凭腐败”。如果对越演越烈的文凭腐败不及时制止,那么对干部队伍建设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则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3.
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悄悄兴起了文凭“虚热”的“现象。无独有偶,在干部圈内也出现了此类现象:一些干部单纯看重文凭、学历的升高,而不注重从根本上增强自身素质,在学习进修过程中浅尝辄止,甚至不参加面授辅导,考试作弊,让他人代替撰写论文,导致其档案学历很高,实际水平不能与之相符的现象。 产生这种文凭“虚热”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的领导干部参加学习是“形势所迫”,怕没有高学历会被淘汰;有的则把文凭当成追求个人升迁、沽名钓誉的筹码。他们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二是一些高…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管理是指各级组织、纪检部门,为加强干部队伍管理、确保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能够遵纪守法而有计划地对干部“八小时外”(工余时间)的言行举止开展的一系列组织、控制、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再一次批评了某些干部图虚名、搞浮夸的所谓的“政绩”。在新世纪第一个“两会”上,有的代表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少地方的领导干部搞的“政绩工程”,实质上就是“花架子工程”,甚至成了“造孽工程”此振聋发聩之言令人警醒,发人深思。“政绩”是各级组织考核干部的主要依据,没有政绩的干部不能算是好干部。然而,如今这“政绩”二字在一些地方也变了味,某些领导干部把“政绩”当成一项“工程”来“经营”,这就不能不让人疑惑了。安徽省涡阳县花沟镇政府自1998年开始建设“四个万工程”,即“万亩蔬…  相似文献   

6.
开展“三严四自”教育提高干部思想素质□祖威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为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各级党组织对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各级领导同志更应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在全区干部队伍中实施“三严四自”工程,切实解决干部思想作...  相似文献   

7.
苏伟 《当代党员》2008,(10):12-13
直辖以来,我市干部队伍知识化、专业化进程加快。到2006年底,全市干部大学本科、研究生学历分别从直辖前的9.94%、0.29%上升到50.21%、2.94%;尤其是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得到增强。但与实施“314”总体部署,扩大开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诸多“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众人 《党建文汇》2007,(1):45-45
一些地方出台“以孝举官”的举措,有其现实针对性。因为在干部队伍中,确有少数人无视公民的基本道德修养。对这样的人。应当“一票否决”!然而,不能把“以孝举官”泛化,更不能以“孝道”代替干部的德才标准。对国家公务员、党政领导干部的选任标准应该以中央颁发的《公务员法》、《干部任用条例》为科学依据;因为一个大孝子并不等于一个合格的公务员或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更何况,为了造福群众的事业,许多优秀领导干部是“先举国再顾家”的,也有的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了个人的“孝道”,这是共产党干部高尚的政德和境界,不是用“孝道”标准可以衡量的。  相似文献   

9.
报载,辽宁省委书记慕绥新、马向东一案答记者时说:“在干部的考察上,由于不深不细,使有些本来有问题、甚至有严重问题的人得到带‘病’提拔。”这种情况已非个别现象,在一些地方还相当严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和深刻反思。“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应该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组织部门选拔干部的一项重要标准。但现实中的一些情况却往往相反。有的“伯乐”经过一番绞尽脑汁的挑选,却选用了一些有“病”的干部。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识人不准,用人失察,监督不力;有的是因为某个上级领导有“交代”,上面有条子,亲友有…  相似文献   

10.
现在,在少数干部特别是一些年轻领导干部中,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热衷于编织关系网,在上级领导机关为自己寻找所谓的“靠山”。有的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不是扎扎实实工作,而是通过老乡介绍、朋友撮合、与领导干部子女套近乎等手段,拉关系、拜门子,想方没法与领导干部“零距离接  相似文献   

11.
给领导干部立“文明规矩”王祖和规范领导干部行为,塑造良好的干部队伍形象,切实转变各级干部的思想作风,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实践中,我们坚持以理论教育为先导。坚持不懈地对广大干部进行宗旨教育、市场经济教育和法制、科技教育,使之始终...  相似文献   

12.
绵阳市涪城区从建设高素质、具有强有力执行力的干部队伍出发,率先在领导干部中建立“干部绩效档案”。通过具体运用,在实践中倡导了鲜明的用人导向,培养了领导干部过硬的工作作风,养成了能干事、想干事、干得成事的风尚,促成了干部管理的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为切实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行动之中,巩固和扩大县级“三讲”教育的成果,我们镇赉县委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中广泛深入地实施了以“心为民想、权为民用、利为民谋、事为民干”为主要内容的“民心工程”,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心为民想”与强化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相结合 我们把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宗旨观念放在首位,结合“三个代表”集中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廉洁勤政等专题教育,并组织各级干部认真开展“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些什么,将来身后应该为党和人民留点什么”的大…  相似文献   

14.
“多动症”原本多发病于儿童期。然而,在如今的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却时有发生。身患此症的领导干部,大都思想浮躁、情绪不安、醉心应酬、爱出风头、贪图政绩、追风逐浪。防止领导干部“多动症”,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多动症”原本多发病于儿童期,然而,在如今的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却时有发生。身患此症的领导干部,大都思想浮躁、情绪不安、醉心应酬、爱出风头、贪图政绩、追风逐浪。防止领导干部“多动症”,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参加了部分乡镇换届考察。考察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干部取得了“大专”学历,却拿不出毕业证书,要么只有“学历证明”,要么“毕业证正在办理”。据进一步调查了解,这种现象在其它乡镇和县直部门都普遍存在。近年来,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全国各地都积极开展“学历教育”,除了教育部门外,各级党校、人事部门都开办了不同层次、多种专业的函授班、进修班,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学历热”、“文凭热”。但是由于部分干部在学历问题上存在着一些糊涂认识,认为只要参加了某专科班学习或者各门功课都已考完就算取得了“大专…  相似文献   

17.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凭借手中的权力,为亲朋好友甚至个人的利益乱打“招呼”:有的干预干部的选拔、任用;有的过问干部的调配、升迁;有的插手有利可图的经济活动,或介绍基建工程承包人,或帮助推销商品,或充当皮包公司担保人;有的插足侦查工作,干扰正常司法工作,等等。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打“招呼”,甚至乱打“招呼”,究其原因,一是部分领导干部私心杂念重,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作谋取个人私利和小团体利益的工具;二是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尚不够健全,上级疏于监督下级,同级不愿监督同级,下级不敢监…  相似文献   

18.
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保持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这是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必须把握的要领之一。能否形成干部队伍的优进劣汰机制,形成上和下的良性循环,是保持干部队伍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制约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一个主要“瓶颈”。《干部任用条例》吸收了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成果,在干部试用期制、聘任制以及干部的免职、辞职、降职、交流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进一步畅通干部“下”的渠道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空间。要突出重点对象,细化“下”的标准。干部难“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  相似文献   

19.
刘志华 《党课》2010,(8):70-71
当前,随着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地纷纷采取各种方式选拔后备干部,意在为事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然而,由于受领导干部现有职数的限制和后备干部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影响,部分后备干部长期处于备而难用、备而不用的状态,使得“后备干部”变成了尴尬的“后背干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普遍加大了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力度,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近一段时间披露的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领导干部在“一把手”位置上犯错误的仍然较多,在犯错误干部中所占比例之高、所犯错误性质之严重仍然让人触目惊心。“一把手”出问题较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在“一把手”自己身上,在于“一把手”自我要求不严、自我监督不够。因此,各级党政“一把手”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按照江总书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从成克杰、胡长清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