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洪 《求索》2008,(5):151-15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劳工标准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球化给国际劳工标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国际劳工标准作为国际人权法的重要分支,具有国际法的一般特性和特殊性质,它的发展与推广丰富了国际人权法的内涵,为各国以国际劳工标准促进本国劳动立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作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国,应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积极稳妥地推动中国劳动法制改革,以减少我国劳动立法与国际劳工标准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并逐步达到国内劳动立法与国际劳工标准的协调与接轨。  相似文献   

2.
邓剑 《求索》2011,(3):169-170
法律的强制力体现于法律的产生与运行的各个步骤:通过制定法律,其效力得以产生;通过司法,其强制力得以执行。由此,国际劳工标准的强制力表现于:制定和效力的产生,以何种方式实现雇主、雇员和政府的三方对话,以及如何实现这些规则在司法中的强制适用。因此,本文讨论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公约和议定书)、国际劳工标准纳入成员实施计划以及控制三个主要问题,并阐明其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李妮 《湖湘论坛》2006,19(1):75-77
国际劳工标准的统一化问题虽存在争议,但这是不可避免的国际化趋势。从国际劳工标准统一化进程中的新问题、原因以及趋势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推行的劳工标准已对我国出口产品构成了单边贸易壁垒。因此,我国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如争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安排,加快批准国际劳工公约、完善我国的劳动立法等来应对贸易壁垒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庆明 《人权》2013,(5):57-60
为了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美国一方面指责其他国家不尊重人权、不签署人权条约、不履行已经签署的人权条约的义务,另一方面在国内以人权保护为由受理以外国政府和官员为被告的案件,希望以人权司法的形式来推进人权外交。  相似文献   

6.
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但由于尚没有一部具体的专门的人权保障法律,致使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缺乏法律的规范。针对这一问题,借助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推出的《警察人权标准与实践·警察使用的人权袖珍手册增订本(2003年)》,通过基本法律精神和基本警学学理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解读,为我国警察制度建设及公安人权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可菊 《人权》2002,(3):22-25
国际人权条约是国际人权法的主要渊源之一。国际人权条约的缔约国为何必须履行有关条约、有何种义务、在履行义务时应采取何种措施以及其克减权等,都是值得加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徐莉 《求索》2010,(11):179-181
国际药品贸易中受专利权保护的药品价格远远超出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购买能力,从而侵犯了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基本人权——生命权和健康权。TRIPS协议相关规则为实现药品贸易中的人权保护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不少缺陷,在完善和创新TRIPS协议的同时,亦可探索一些新的协调之法。  相似文献   

9.
人权,顾名思义,就是人的权利。人权具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它的主体必须是全体人类。正如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所指出的那样:一切人,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见、国籍、社会出身、财产、身份等区别,都有资格享有人权。从理论上讲,只要是人,都应该享有人权。第二,它的内容必须体现人的自由和平等。自由就是让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平等就是使人享有相同的地位、权利和尊严。  相似文献   

10.
黎尔平 《人权》2004,(1):52-55
一、国际性非政府人权组织概况 当代人权发展深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不确定的因素首推非政府人权组织,故有学者认为,国际性非政府人权组织的急剧增长以及它们参与人权运动的方式将决定未来人权运动的发展。何谓国际性非政府人权组织(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of Human Rights),西方学者将其定义为:国际性非政府人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人权法视野下的人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盛开 《人权》2006,(6):42-46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路易斯.阿博尔(Louise Ar- bour)在2004年“世界人权日”发表声明说,人权教育是推动“人人享有人权”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是发展人权文化的基本手段,是促进平等和促使人民在民主机制下参与决策的工具,也是防止侵犯人权和暴力冲突发生的一种投资。人权教育受到联合国专门性人权机构如此重视,与其赋权特性以及其在人权体系中的功能价值密不可分,也是其实践效果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杨洁篪 《人权》2006,(4):6-7
2006年6月19日至30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首届会议在日内瓦举行。外交部副部长杨洁篪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和谐合作开创国际人权事业新局面》的讲话。现刊出讲话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江国青 《人权》2010,(5):44-47
一、联合国人权工作的改革国际人权保护机制主要包括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机构和国际人权条约机构。联合国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但同时也负有促成经济社会发展与增进全体人类之人权的基本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4.
客观而言,中国劳工属于全球化经济的一部分。面对国内和海外竞争的双重压力,中国劳工状况正面临严峻的问题:国有企业的职工人数大量减少,非国有企业的职工人数急剧上升,工人的跨地域流动大幅度增长,弹性劳动制度的采用,职工健康和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堆积如山。目前西方国家指责:“中国违反人权,因为中国政府不允许自由工会;还有人认为是中国害得美国工人失去了工作”;甚至认为中国在向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社会倾销等等。  相似文献   

15.
罗艳华 《人权》2014,(3):34-38
2004年3月“人权入宪”不仅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也开辟了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新阶段,使得中国参与国际人权事务的力度和广度有所加强,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的影响力也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6.
白云 《理论月刊》2004,(9):114-116
对于人权问题,世界上形成了一定的国际标准。各国在国际法框架内负有承认、尊重、保障、促进人权国际标准实施的义务;另一方面,对于人权保护问题,国际上也形成了具体的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7.
浅谈人权的国际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保护是自二战后全面进入国际法领域的,国际人权保护现今已经是国际人权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国际人权的保护在领域上不断扩大、保护机制上逐渐完善。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权保障的实现仍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8.
警察职业道德标准与人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 ,警察手中握有很大的权力 ,且这些权力直接与公民的人身权利和人格权利相联系。这就决定了警察在我国的人权保障事业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通过制定警察职业道德标准 ,对警察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是提高警察保障人权的意识 ,使其更好地在执法中尊重和保护人权的有效手段。为此 ,应加强警察职业道德建设 ,使警察在我国的人权保障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人权国际保护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饶艳 《人大研究》2004,(2):26-28
二次世界大战后 ,人权的国际保护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并成为现代国际法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今世界少数的发达国家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人权国际保护存在着不同的主张。  相似文献   

20.
劳动保障部:你部和外交部报送国务院的《关于对第91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处理意见的请示》及所附的《修订1958年海员身份证件公约的公约》收悉。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函复如下:由你部在《中国劳动保障报》上登载《修订1958年海员身份证件公约的公约》的标题及简要介绍;通知国际劳工局的手续由你部办理。二○○四年八月三十一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