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国长期将承揽运送人混淆于承运人与货运代理人之间,这造成了司法实践中的不少争议与困扰.也严重损害了当事人之间的正当权益.承揽运送人与代理人、行纪人、运送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区别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承揽运送人在我国国际贸易尤其是运输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借鉴其在其他国家的法律地位.从而确立其在我国的法律地位,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人口密度平均为135人/平方公里,比世界平均水平44人/平方公里高出91人。上海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为2640人。深圳福田区人口密度是中国之最,每平方公里竟高达9000多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生活着4.9亿、4.2亿和3.6亿人,其人口密度分别为452.3人/平方公里;262.2人/平方公里;51.3人/平方公里,东部人口密度是西部的8.8倍。据此可见,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发现并提出的"爱辉--腾冲线"(即自黑龙江省爱辉县至云南省腾冲县划定的一条虚拟地理分…  相似文献   

3.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秩序稳定、人得到应有的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它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中必须注意的重要问题。本文的对象是我国当前存在的不公正的社会价值分配,或者说不合理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结构,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存在的社会不公来探索实现社会公正的途径。一、事实存在着的社会不公用我国现阶段整体实践尤其是作为社会存在发展基础的社会物质生产实践的性质、发展要求和目的对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具体要求为标准,分析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社会公正与否,必然发现我国现阶段事实…  相似文献   

4.
数字提要     
★2266万据统计,在我国8296多万残疾人中,已经实现就业2266万人,其中城镇463万人、农村1803万人。★858万与30万我国目前尚有858万有劳动能力、达到就业年龄的残疾人没有实现就业,而且每年还将新增残疾人劳动力30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5.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在新技术革命的世界潮流中,增强人的主体地位,提高人的素质,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人的问题,已成为世界理论界和国际教科文的理论会议关注的中心。然而,人的理论恰恰是我国理论研究的弱点。建国后的失误,无论是忽视生产力发展,或是忽视民主政治建设,归根到底都是忽视了人的主体性。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教育体制之所以必须进行改革,就在于旧体制束缚了人的主体性。因此,研究我国  相似文献   

6.
同巨平 《传承》2009,(20):112-113
"大部门制"改革表明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已经开启,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人"的利益以及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为"本"出发,加强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者身份、行政体制改革方案的科学性、行政体制改革阻力等问题的研究,破解我国行政体制改革遇到的难题,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部门制"改革表明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已经开启,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人"的利益以及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为"本"出发,加强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者身份、行政体制改革方案的科学性、行政体制改革阻力等问题的研究,破解我国行政体制改革遇到的难题,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公安外事管理,是我国公安机关代表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对来我国的外国人所实施的公安行政管理。根据国际法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的原则,一个国家对在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包括本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物和领域外的本国人,有按照本国的法律实行管辖的权利。在他国国境内的外国人则必须接受所在国政府和其本国政府的双重管辖,遵守所在国法律和法令。国家对境内的外国人的管辖涉及工商、教育、海关、民政等方面,公安外事管理包括对外国人入出我国国境的管理,在我国居留、旅行的管理,有关国籍问题的处理,以  相似文献   

9.
人的发展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是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市场经济对人性的完善有着特别的意义,从我国现代人的发展的低阶段性特征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人的发展完善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0.
调研数据     
《中国青年研究》2013,(2):118-119
▲我国在岗大学生村官达21.2万目前我国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已达21.2万人。其中,有3万多人领办、参加致富项目2万多个,领办、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6451个,为24.3万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自2008年4月至2012年,有8.2万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干部。其中,任村党组织书记3221人、任村委会主任1839人。有3151人进入乡镇领导班子,47人进入县直部门领导班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灾》2006,(12):62-64
2006年10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旱灾、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为主。10月份全国受灾人口64.8万人,因灾死亡62人,失踪1人,紧急转移安置3.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572.6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26.7千公顷;倒塌房屋0.3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3亿元。截至10月31日统计,2006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374人死亡,568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324.1万人;倒塌房屋146.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990.3亿元。2006年10月份,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平稳,灾情较常年同期偏轻。山东和广西等地秋旱严重。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东部、华南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  相似文献   

12.
王皎 《今日民族》2004,(7):24-28
锡伯族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鲜卑的后裔。历史典籍中对锡伯族的历史记之甚少。目前,我国共有锡伯族17.3万人,主要分布在辽宁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中辽宁有12万人,新疆有3.3万人,其余的分别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北京市等地区。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月1日实施的新<公司法>对一人公司的确认,是本次<公司法>修改的一大亮点,也是我国公司法对一人公司制度的一大创新.但在之后的实践中也暴露出了我国新<公司法>中关于一人公司制度的一些弊端,本文主要从一人公司的起源、我国确立一人公司制度的意义及存在的不足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一人公司法律规制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以期促进一人公司的良性发展,使其走上正确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社会人"是我国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特殊产物,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推进和谐社会中最易产生不稳定因素的群体。公安机关应在深入剖析现阶段"社会人"主要特性及其对社会发展和社会治安影响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社会人"管理的难点所在,并借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管理经验,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门工作"的引导型、服务型、社会化的管理工作思路,做好"社会人"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多山之国,山地、丘陵和高原的面积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69%。由于山区居住的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分布广,每年汛期,居住在山区的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都面临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的严重威胁。今年11月初,发生在云南楚雄等地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灾害,就造成了47人死亡、43人失踪的惨痛后果,让人扼腕叹息。回顾近几年我国遭受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社会状态,当前推进农民市民化问题有助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我国现阶段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农民市民化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问题,应推进户籍制度背后相关制度的改革,走中国特色的农民市民化道路,提升农民人力资本,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正>1.灾情概况11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雪灾和风雹为主,部分地区还遭受了旱灾、地震、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总体而言,今年11月份我国灾情较近年灾情概况同期明显偏重。据统计,11月份全国受灾人口2105.6万人(次),因灾死亡68人,失踪3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6.9万人;农作物受  相似文献   

18.
小资料     
我国人口情况一、全国总人口:1,031,882,511人。二、性别构成男性:519,433,369人,占51.5%; 女性:488,741,919人,占48.5%。三、各民族人口汉族:936,703,824人,占93.3%;  相似文献   

19.
备课卡片     
我国各级备类学校在校学生数达二亿零五百多万人一九八六年秋季开学以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人数已达二亿零五百五十五万五千人。其中研究生十一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一百九十万九千人(内含本科生一百一十九万四千人,专科生七十一万五千人),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一百六十三万八千人(内含中师十七万四千人),城市职业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南地区共有回族980,000人,其中大约370,000人分布在城市,几乎每个城市均有 回族居住。本文试就城市回族的人口与分布、来源与变迁、经济与生活等问题,略述管见, 求教行家。 据1985年统计,我国中南6省区70个城市共有回族370,000人,约占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总 数的40%。其中,河南省城市回族人口为260,000人,湖北省城市回族人口为42,211人,湖南 省城市回族人口为41,704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城市回族人口为15,960人,广东省城市回族人 口为6,400人,海南省城市回族人口为3,900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