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尼梯田     
“哈尼”,意为“居住在半山腰的人”。千百年来,森林、村寨、梯田和河流,养育、铸就着这个民族。哈尼人让生命在隐匿于深山的土地上朴素地绽放,精彩地完成生命的延续,在波澜不惊的生存活动中,在延绵的群山完成了大地上最美的雕塑,创造出了人世间的伟大奇迹--哈尼梯田。春耕、夏锄、秋收、冬藏,哈尼人把每一个细节都密切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的环境里,使梯田稻作农耕文明成为遵循自然规律、善待自然环境的农耕典范。可以这样说,梯田是哈尼人真正的人生舞台,梯田是哈尼人对生命最真实、最真情、最发自内心的演绎。  相似文献   

2.
《今日民族》2013,(9):9-9
哈尼梯田是哈尼族千百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歌舞诗《梯田神韵》由开篇、春歌、夏语、秋韵、冬颂、尾声六个篇童构成,充分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梯田文化内涵。哈尼祖先过江来,用智慧和汗水开垦梯田,创造了天人合一的绿色家园。哈尼人民生生不息,和梯田其生、共息、共命运。《鼓韵锥魂》,锥鼓是哈尼人与天地沟通的神器,哈尼人祖祖辈辈都在敲打它,每个时代,哈尼人都能敲出动人的诗话。  相似文献   

3.
白光红 《创造》2004,(4):16-18
一、哈尼梯田 文化的资本转化 哈尼梯田作为一种文化已得到了世人公认,可谓誉满天下.我国将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说明哈尼梯田文化已经步入世界文明的门槛.  相似文献   

4.
省内信息     
《今日民族》2013,(6):62-63
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6月22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投票通过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至此,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和我国首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遗产,云南的世界遗产达到5个,成为中国的世界遗产大省。  相似文献   

5.
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顿时"哈尼梯田"成为一块热土,各样人等纷至沓来,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对于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问题,呼声最为强烈。针对红河哈尼梯田农业和景观的破坏,当地政府以及有识之士做了大量的工作,红河哈尼梯田生态及景观虽有恢复,但衰退的趋势并没有彻底遏制住。也许是因为我们太注重发展,太注重现代理论,太注重现代保护手段而忽视或轻视了"传统"。传统是联结今天和明天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6.
民族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是对民族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民族旅游城镇竞争力得以提高的必然选择。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提出民族旅游城镇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区为例,对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区治理的必要性进行探析,由此建构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李维 《创造》2015,(9):72-73
<正>元阳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近年来,全县紧紧抓住昆一玉一红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带建设的机遇,围绕"哈尼特色、5A景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总体目标,依托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内抓建设,外抓宣传,强势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一、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明确旅游发展方向。按照"高品位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突出"观光、体验、休闲、生态"为一体的旅游功能,着力打造哈尼梯田品牌。编制完成《元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新街镇风  相似文献   

8.
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总策划--以元阳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 ,都是大自然生态圈中的一个物种 ,都是人类文化生态系统中动态的生命体。以哈尼族为主体的元阳各族 ,创造了以哈尼文化为主体的江外民族文化。这种文化代代传承 ,形成庞大深邃的文化宝库。其中已经整合成型的有梯田文化、村落文化、火塘文化、节日文化、贝币文化、艺术文化、口传文化、土司文化、谱牒文化等等。每一种文化都应当保护和传承 ,都应当在旅游市场中展示其魅力  相似文献   

9.
<正>在白云缭绕的哀牢山麓,波涛涌滚的红河南岸,有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这里被称为"哈尼梯田的故乡"。在这里,森林、村庄、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闪现着人类的智慧和光华,传统而独具特色的哈尼长街宴、雄浑古朴的哈尼古歌等民族文化让人回味悠长,这里就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元阳。  相似文献   

10.
欧光辉 《创造》2003,(3):4-5
一、元阳旅游的资源元阳县是一个资源极为丰富,自然景观奇特,少数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边疆县。境内有不少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都是极有潜力和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一)元阳梯田。梯田,不只是元阳有,但元阳梯田素有面积广、分布高差大、开造之奇、气势磅礴、举世无双的美称。元阳19万亩梯田从海拨100多米的红河岸边断断续续,婉蜒迂回于千壑万岭之中,延伸至2000多米的山腰坡顶。似长蛇舞阵,浩浩荡荡;似天梯凌空,通往天际;如天落碧波,蔚为壮观。充分利用这一世界罕见的独特资源优势,打造哈尼梯田世界品牌,将吸引更多的海内外…  相似文献   

11.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就有多高。”这是哈尼人形容自己梯田时的豪迈心态。走进哈尼族聚居的云南南部哀牢山区,我们被壮观的“哈尼梯田”震撼了:一眼望去,从山脚到山顶,气势磅礴的梯田层层叠叠,难以相信的是;有的竟达上千层。登顶俯瞰,云雾缭绕的山体水波涟滟,如湖海悬于苍穹,那线条清晰的田埂层层铺展,如同翻卷的天书,如同掀开的巨大乐谱写天谱地。人们说,哈尼人用鬼斧神工改造着自然。 “近20个世纪以来,哈尼族祖先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梯田农耕文化’。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世纪中,哈尼人对‘梯田农耕文化’内涵的丰…  相似文献   

12.
<正>哈尼梯田延续千年的雕刻哈尼梯田主要分布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区,海拔从140米至海拔2000米,连绵数百里,散落在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几个县中,共83万多亩。梯田形状或大或小千差万别,层层叠叠,少的地方有几十、几百层,多的地方上千层,最多的地方达到了3000多层。据相关专家介绍,哈尼梯田现在的规模较以前有所缩减,虽然现在的规模不如过去,但其规模在世界上仍是独一无二。梯田缩小的主要原因在于上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13.
马莉 《今日民族》2013,(8):19-20
我国滇南亚热带山区的哈尼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深厚的农耕民族。哈尼族人民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的大地奇迹——哈尼梯田,其雄奇的自然景观令人震撼,其灿烂的文化内涵令人敬仰。它所呈现出的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度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蕴含了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和睦相亲的古老文化,是现代二十一世纪崇尚自然的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精神。作为其中至为重要的森林,或者说树,对树的敬畏和崇拜,在哈尼人心中、生活中,乃至祖辈传唱下来的诗歌、传说中,即哈尼文化中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4.
红河哈尼梯田农业生态及景观, 由高山森林、 中山村寨、 下半山梯田所构成, 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独特的农业生态系统和整体的大地艺术景观。 因此, 对她的任何部分的破坏,都将失去整体, 所谓 “牵一发而动全身”; 也因此, 对她的恢复和保护也应该全方位进行。 在大量运用现代理念、 现代理论、 现代手段对红河哈尼梯田进行保护和发展的时候, 我们应该“发现传统”, 利用传统知识和传统保护方式服务于今天。 实际上, 红河哈尼梯田农业生态及景观的现代恢复, 就是全面恢复和发展哈尼族的传统文化, 就是保护和发展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  相似文献   

15.
王馨 《人民论坛》2013,(10):202-204
哈尼族梯田分水制是哈尼人在梯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管理的劳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而来的,同时也是梯田文化得以传承和赓续的有力保障.分水制是与哈尼人独特的农耕方式和审美观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特别是他们对于农耕用水的巧妙利用和合理分配之下所体现出来的技术美、秩序美与和谐美,更为我们深入了解哈尼族文化提供了方便和可能.  相似文献   

16.
元阳多依树村座落在美得出奇的梯田景观中。红河人说:“元阳梯田甲天下”,元阳人说:“多依树梯田甲元阳”,这样说来,多依树的梯田就算是美中之美了。近十年中,摄影界的大师小师已经把这一带哈尼人作为饭碗粮筐的梯田“咔嚓”个遍,让城里人用眼睛看懂了“种田原来是一种美”。元阳梯田的照片在各地发表的多了,但据说最受世界行家称赞的,是个德国“咔嚓”家发表在《摄影》杂志的一幅小照,画面内容,在广阔梯田背景下,一个哈尼人在烈日下辛勤地耕犁,体现了十足的人本摄影主义。看过那幅照片,我的评述是:田不在大,因有哈尼人而灵…  相似文献   

17.
刚从元阳回来,那里即将举办以展示梯田文化为主题的国际摄影大赛,应邀前往的摄影家达上百人,其中不乏有较高知名度的摄影好手。可以想见,当充满魅力的元阳梯田在这一摄影大赛上集中展示出自己的奇特风姿时,对于提高这里的知名度,培育刚刚兴起的旅游业以及整个元阳乃至红河的开放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事实上,我们知道,元阳正在努力进行着把自己的哈尼梯田申报为世界性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工作,摄影大赛仅仅只是这一巨大工程中的一个具体步骤而已。 我们想说的是,元阳梯田的整个申报努力对于云南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相似文献   

18.
梯田──哈尼文化之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球的人类文明启始来看,长江大河流域往往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启始摇篮。据史料记载,哈尼文化启始于长江和黄河上游的甘青川藏接合部地区,完成了由原初的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的转型。唐宋以来,哈尼族以梯田稻作为轴心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逐渐定型于滇南的红河水系和澜沧江水系,在哀牢山和无量山之间得到完善和发展。到了明情已发展成规模。清嘉庆们临安府志》对红河南岸壮丽的哈尼梯田风光作了这样的描绘:“依山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蹑坎而登,有石梯蹬,名曰梯田。水源高者,通以略约数里不绝”。哈…  相似文献   

19.
《云南人大》2008,(11):28-29
一、制定34件 1、《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乡村公路管理条例》; 2、《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保护条例》;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云南时要求,要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这既是提升云南整体实力的重大举措,也为元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为元阳哈尼梯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机遇。元阳拥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19万亩哈尼梯田被中外游客赞誉中华风度,世界奇迹,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