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在生态文明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2.
张珍强 《当代贵州》2013,(30):44-45
德江县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努力建设美丽新德江。  相似文献   

3.
张云飞 《前线》2022,(12):12-1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性提出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指明了生产力发展的绿色化方向,丰富和发展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本质规定;“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实现生态环境方面的公平正义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展了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主义本质规定;“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指明了实现生态共享的方向,丰富和发展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规定。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张再杰 《当代贵州》2024,(21):78-79
<正>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贵州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培育和发展绿色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到绿色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对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在不断丰富和深化,我们需要及时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贵州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培育和发展绿色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他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生产力以及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角度,提出要努力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路和以最严格的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6.
孙玉娟 《奋斗》2014,(1):24-2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而深入的论述。他明确提出,"中国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建设美丽中国。"并且,科学地阐释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他更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3,(9):4-4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这些重要论述内蕴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对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这意味着生态环境也具有生产力的属性。生态生产力的实践和理论诉求塑型生活方式的生态化生存,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动力之外,思维  相似文献   

10.
《支部生活》2008,(6):F0003-F0003
石林人民历来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石林。 2007年6月,石林在第31届世界自然遗产大会上表决通过为世界自然遗产后,又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十佳单位”、“最佳资源保护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这是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环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戴丽芳 《世纪桥》2006,(5):14-15,27
生物多样性是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本文在分析石竹山风景名胜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意义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这对景区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提高当地居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意识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正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民生福祉,关乎国家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毋庸置疑,只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共分四个子目标,其中之一就是生态目标。十六大报告把此目标表述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就是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经济高速增长和人口继续增加的背景下,如果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那么未来20年污染物排放量、资源消耗量将…  相似文献   

14.
南岳衡山,五岳独秀。南岳衡山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以“建设平安南岳,构筑和谐社会”为目标, 营造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和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连续6年被评为湖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区),今年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即“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强调:“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强化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精神实质就是:既要求保住青山绿水,为贵州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奋斗》2016,(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伊春视察时强调,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我省"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保护生态环境,释放自然资源形成的整体生态化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在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一、"乡村游"是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与都市旅游、风景名胜区旅游相对应。是发生于农村地区、体现农村特殊面貌且经营规模小、空间开阔的旅游类型,是以农业生产过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为美丽中国建设构建了一副宏伟的蓝图。习近平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从理论到实践洋溢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闪烁着哲学的光辉。"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关于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论述,丰富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内涵;关于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之间关系的论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体路径的论述,体现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8.
在全省人民学习长汀经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省份建设热潮中,泰宁县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地位,在全县上下大力营造“抓生态就是抓发展”、“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命产业”、“抓生态就是靓品牌”、“抓生态就是聚人气”等生态理念,实施了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生态文化为先导、生态经济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为率先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消亡、楼兰古城的衰败、塔克拉玛干沙漠蔓延下丝绸之路的衰落,一次次血淋淋的现实向世人表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进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向全党全国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  相似文献   

20.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基于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现实根据,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浪潮,江泽民对林业与生态建设问题作了一系列深入思考.把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到关系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高度来认识,发出“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号召;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强调把植树造林,发展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最根本措施.这些战略思考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