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整合治理:中国地方治理的一种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宏山 《新视野》2015,(3):28-35
从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地方治理可区分为全能治理、自主治理、整合治理、协同治理四种类型。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在实践中,中国地方治理形成了一种整合治理模式。整合治理依托于公共部门及其组织体系,通过资格认定、精英吸纳、资源支持、项目化运作等方式,对市场和社会主体进行跨界整合,形成一种隐性控制机制。整合治理不同于中国改革之前的全能治理模式,也不同于西方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分立合作模式。这一治理模式显著提升了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也存在社会组织行政化的问题。推进政府向社会赋权,将是新一轮地方治理改革的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与中央宏观调控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调控是指中央政府从国民经济整体出发,利用各种经济政策和法律规范以及必要的行政指令对宏观经济所作的调节与控制,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宏观调控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要依赖于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还要依赖于宏观调控措施的有效贯彻落实。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地方政府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者,其行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宏观调控效率的高低。一、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特征从规范的要求看,改革赋予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贯彻执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但实际上,地方政府对中央宏观政策调控有什…  相似文献   

3.
市场化改革带来了经济领域的分权,在既定的政府管理体制下,这种分权导致地方政府之间围绕经济资源展开竞争。由于垂直化行政管理架构和资源流动性的限制,地方政府间竞争并不必然带来经济的良性增长,无序的竞争增加地方之间贸易的交易成本。完善规范无序竞争,构建合理的地方政府间竞争关系迫切而必要。  相似文献   

4.
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来说,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培育市场,打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众所周知,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国政府可以利用财政、货币、贸易等三大政策的宏观调控工具及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和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然而,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能够利用的宏观调控工具十分有限,主要的调控手段是税收政策和地  相似文献   

5.
邱伟 《求实》2006,(Z2):150-151
如果说市场经济需要引导,那么最佳的手段就是宏观调控了.而在市场经济中有一些企业主体因为其特有的功能和特性承担起政府宏观调控的传导作用和配合作用,这些主体被一些经济法学者称为经济调节性中间层主体或企业性中间层主体,具体定义为依法成立的运用其货币经营,资本经营等业务,配合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对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特殊企业.它不同于一般企业,其运用的资源对宏观经济具有重大意义,资源配置具有极大的外部性,在市场结构中往往具有支配地位,并因此受政府控制的程度较深,是故经常被政府利用来实现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它也不同于社团性中间层和事业性中间层主体,其属于市场主体,主要是通过市场行为、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政府的宏观经济意图和社会政策目标.在宏观调控中经济调节性中间层主体因其特有的功能和特性,有其较之其它中间层主体所不具有的优势,具体在于:该主体拥有货币和资本这种可交易性最强、可流通范围最广的经济资源,同时通过信贷和投资这种最具有普遍性和交融性的市场行为,对市场进行调节.它一方面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工具(货币、利率、汇率等等)和其作用点(宏观市场中的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具有同一属性;另一方面它又处于市场机制内部,成为微观经济市场的一员,作为市场要素发挥其调节作用.因而它具有政府与市场交接点的地位和功能,既便于与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有利结合,又便于同市场机制相容,很可能避免损害市场机制.可见,在宏观调控政策确定之后,经济调节主体及其调节行为构成了制约宏观调控效率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张华 《理论与当代》2006,(8):51-52,44
地方文献是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中一种独特的文献资源,其功能是收藏和开发特定区域里人类社会实践的文化成果而形成的一种区域性文献资源,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信息价值。一、地方文献的特征和意义1、地方文献的特征地方文献是记录某一地域的地方史料,内容非常丰富,它几乎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并明显表现出以下特征:区域性,即地方性,是地方文献的第一特征,它记录了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教、历史等情况,并兼顾与本地相关的内容。突出的时代性。地方文献住处准确,针对性强…  相似文献   

7.
不少研究者都将市管县体制的主要弊端归结为制约了县级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行为、活动能力.而要对政府的行为、活动能力进行量化分析,必然要涉及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问题,即在省管县体制下,县级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应相应扩大.但是样本数据的检验结果却正好与之相反:实质上的省管县体制不但没有相应扩大浙江县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呈一种负相关关系.虽然浙江实质意义上的省管县体制的确将更多的财政资源留在了县级地方,但由于在转变政府职能和官员政绩观、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县级政府已经逐步迈向资源所有者和行政管理者同一身份的分离,政府已相对较少地参与经济生产过程、从事直接投资活动,因此,县级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不升反降.对于未来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无论具体措施如何,都应以构建与市场经济大背景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避免计划经济思维的干扰.  相似文献   

8.
培育企业自主品牌能力是地方政府能力的集中体现,其能力结构由地方政府对资源输入和输出的转换方式决定.影响和决定地方政府培育企业自主品牌的能力包括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等.地方政府培育企业自主品牌战略能力的影响要素包括资源投入、资源配置、成果产出等.建立地方政府培育企业自主品牌能力测评体系,旨在考察地方政府的现实能力,为其培育企业自主品牌的战略定位及策略方案的设计提供定量化支持.  相似文献   

9.
吕会庆  张巍 《世纪桥》2014,(8):26-27
我国的税收立法权高度集中于中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了地方因地制宜配置资源、安排收支及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果。赋予地方税收立法权具有法学理论依据,同时也有利于地方政府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和效益、规范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在实践中,赋予地方税收立法权要兼顾中央宏观调控与地方因地制宜,遵守事权、财权、税权相统一原则和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10.
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现实经济生活中经常有这种现象: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往往会引起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的变化,强调全局利益往往会要求地方在某些方面作出牺牲,而反过来,地方政府为维护地方经济利益而出现的“诸侯经济”倾向和“闯红灯”举措,又会与中央的宏观调控要求相矛盾。因此,建立中央和地方(主要是省级)两级宏观调控体系,实行分级管理、分层调控是两难境地中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论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地方政府职能,是指一个国家的地方行政机关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是指以行政权力为基础的地方政府职责、功能的变化、转换与发展,它意味着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变化,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以及政府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的提高。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是地方机构改革的重点,这种职能的转变主要是政府社会、经济职能的转变,其宗旨是使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能从过去的无所不管,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资不分,真正转变到制订和执行本地区宏观调控政策,进行本地区社会管理和…  相似文献   

12.
提高宏观调控效率必须理顺中央和地方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志明 《新视野》2005,(2):13-15
2003年以来的新一轮局部经济过热,目前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暴露出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对国家宏观调控的负面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可能引起社会整体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然而,造成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尚未理顺。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央和地方关系,切实降低地方政府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我国现行经济体制是科学界定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明确政府宏观调控有效区域,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先决条件。对此,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目前我国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市场不完善。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依然存在着诸如失业、垄断、收入分配不公、公共产品短缺、外部性问题、国民经济结构失衡、个人行为非理性等市场失灵的地方。我国已进行了20年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市场不完善依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首先表现为市场体系,尤其是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全;其次是主要的要素价格(利息、地租以及工资)失真较为严重,并造成其它价格的相应扭曲,价格作为引导资源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成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推进改革开放进程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国民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加入WTO,必然会对国家和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也必然要求在政府行为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重新梳理政府行为的观念和思路,以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 一、WTO对政府宏观调控方面的影响 加入WTO,就必须遵守WTO的游戏规则,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国家主权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相反,WTO对政府的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市场与宏观调控是对资源进行配置的两种手段。现在一般认为政府宏观调控应该是市场的一种辅助手段。但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绝对不是一个配角,更像是主角,更多的是在指挥着市场。这就是政府角色的错位。政府干了市场的活,那市场干什么?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政府角色,把该属于市场的工作还给市场,不能越俎代庖。  相似文献   

16.
规范地方政府竞争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各地以招商引资为主要形式的地方政府竞争活动在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已广泛展开,并且不断深化。一方面,竞争对促进制度建设、提高行政效率、改善基础设施、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流动性要素获得最大产出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7.
王征 《实事求是》2014,(5):33-36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必然会造成区域之间的产业政策趋同,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长远发展极为不利。化解问题的办法应当靠提高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水平,强化地方政府的责、权、利边界,引导地方政府在区域产业政策中体现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22,(2)
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我国继行政发包制、分类控制模式、项目制之后国家治理的第四种范式。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法性资源聚合而成的合作治理组织网络,实质上是一种“组织吸纳社会”。其主旨是在目标多维与治理资源匮乏的矛盾下,基层政府通过“借力”共同体的组织吸纳,在社会高度组织化的基础上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通过优化党建引领、织密组织网络、激发公民参与、提升政府能力、加强法治保障“五位一体”来建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一个更为系统、更具可行性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必然会造成区域之间的产业政策趋同。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长远发展极为不利。提高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水平,强化地方政府的责、权、利边界,引导地方政府在区域产业政策中体现差异性是化解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当前社会道德状况和公民道德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地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限,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行使经济职能和在宏观调控中的关系,是我们目前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代意义的政府源自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一词的直接含义表示的是一种管理机构,确切地说是对国家进行统治、控制、指导、支配和调节的社会管理机构。政府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的政府通常包括国家立法权力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审判司法机关三大系统,狭义的政府则仅指国家行政执法机关,既包括中央政府,也包含地方政府,但在多数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