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最近,著名的自由派经济学者许取小年,与南方一家媒体进行了一次饶有趣味的对话。这家媒体问他:如果要付出某种个人自由的代价.去做一个体制内的改革者,你愿意么?“我愿意。”许小年几乎脱口而出,停顿了片刻后,斩钉截铁地说:“如果可以换取对制度改革的更大影响力的话。我愿意!”改革开放之初,许小年曾供职于中南海,后赴美攻读经济学博士。是学界“海归派”的标杆式人物。以这样的资历,进入体制内当轻而易举。  相似文献   

2.
陈良 《学习月刊》2014,(9):52-53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似曾说过:“宋朝是最适应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陈寅恪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相似文献   

3.
杨亚利 《理论学刊》2007,7(4):58-61
张载的“天人合一”命题是他在批判佛教时明确提出的,但作为一个理论体系他是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论证的,因此必须对它做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最后综合起来才能得到较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张载在《西铭》中说:“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我与也。”这段话实际上概括了他论证“天人合一”思想的层次和角度。他是从本体论、伦理观、价值观三个角度,从天人一气、天人同本、天人和谐三个层次,论证“天人合一”的。张载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与自然和谐观念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此话一出,热捧宋朝之风骤起。美国人罗兹·墨菲在他所著的《亚洲史》中也说,宋朝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中国“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他们这些话,诱发了国内不少人的民族虚荣心。  相似文献   

5.
1947年8月的一天,李银桥被调到毛泽东身边担当卫士。见到李银桥,毛主席亲切地问:“怎么样,愿意到我这里工作吗?”银桥小声说:“不愿意。”空气顿时有些紧张。过了一会儿,主席说:“嗯,你能讲真话,这很好。我喜欢你讲真话。那么,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愿意在我这里  相似文献   

6.
文章与道德     
清代笔记《啸亭杂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叫王西庄的读书人,后来做了官;他很会写点文章,却热衷于贪图利禄。人家问他:“先生学问富有,而乃贪吝不已,不畏后世之名节乎!”此公答日:“贪鄙不过一时之嘲,学问乃千古之业。余自信文名可以传世,至百年后,口碑已没而著作常存,吾之道德文章犹自在也。”我喜欢读野史杂记,多少知道一些古代学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1”象一个人的身体,“0”象古代的铜钱.“0”越多,也就是金钱越多,那么这个“1”就越有份量,也就是说这个人的社会地位就越高.所以,自古至今,大多数人都喜欢追求这个代表金钱的“0”.但获取它的手段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通过勤劳致富、守法致富得来的金钱是正当的,因为他在富裕自己的同时,也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其  相似文献   

8.
如果我们愿意简单地看待生活,则无论凡夫俗子,还是富翁贵胄,其生命需求都不外“日求三餐,夜求一眠”。这显然不是生命的全部,但肯定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因此,我以为,每天能否睡个好觉,也该是人生是否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准。西洋人塞万提斯曾有妙语:“睡眠是饿者之肉食,渴者之饮料,冻者之温暖,热者之凉快;它令一个牧羊  相似文献   

9.
望云舒 《奋斗》2006,(5):57-57
孟子见梁惠王,讲了许多治国安邦的大道理。他劝梁惠王要少做“功不至于百姓”的事,其中讲到了“不能也”和“不为也”的道理。孟子说:“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日,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相似文献   

10.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2003年上半年,湖南有16名厅级干部、121名处级干部“中弹”落马,落马之因多为一个“钱”字。这使我想起了《国语》中的一篇文章。《国语》立言: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说的是韩宣子虽然有了公卿官位,却没有多少钱财,叔向认为韩宣子为官有德,所以才贺宣子之贫之穷。从反面讲,倘若韩宣子“不忧德不立,但忧钱不够”,叔向吊之还来不及,还祝贺他干什么?读《国语》,再看看现实中那么一大批中弹落马的厅处级干部,鄙人想学着叔向给公仆贺贫。何谓公仆?《辞海》称公仆为“公人”,是“指封建时代衙门里的差役”。《现…  相似文献   

11.
宋开宝年间,神泉县有一个姓张的县令,外廉而实贪。一天,他在县衙张贴出一纸文告,上曰:某月某日是我生日,衙内各级官吏和差役等,不得有随便送礼者。有一个小官与大家商议说:“县令明言生日,意思就是让我们知道,说不让  相似文献   

12.
家有高字     
奥秘 《党风与廉政》2002,(12):37-38
人说“家有卫字,一生不穷。”我说,家有高字,则更令人有一种远离尘嚣、宁静旷远之感。一日,与朋友专程到建群家拜访,各求得高兄的一幅墨宝。他给朋友写了“香草美人,金石文章”,给我的是:“立脚怕随流水转,高怀犹有故人知。”我专为这幅书法做了框,把它挂在客厅显眼的地方,每有闲暇,我便朝夕揣摩,多数时候是一笔一画地看,细细琢磨其神韵。一位朋友到我家来,见到此作,赞赏之后带着试探的口气对我说,高建群的字好不好求?我说,建群十分平易近人,他的兄弟朋友很多,凡是去他家的人,不论身份高低,他都同样热情对待。朋友若…  相似文献   

13.
凡人与名人     
如果做一个问卷调查,请被问者回答:“做凡人好还是做名人好?”我估计,被问的人有八九会说:“当然做名人好。”做名人当然好。请看,名人走到哪儿都会被前呼后拥,一大帮粉丝呵着你捧着你,有人会拿个本本挤上来求你签个龙飞凤舞的大名,  相似文献   

14.
快乐大叔 《党课》2008,(11):98-99
快乐大叔原先有个朋友,说话很“时尚”的。比如,她喜欢把堵车说成是“塞车”,把恋爱说成是“拍拖”,把“吃过饭”说成是“有吃过”……这本来倒也没啥,意思总还是懂的。有的却是比较暧昧了,比如她把男女间的“脚踩两只船”说成是“劈腿”,这就令人会有些不雅之联想。关键是她对此不以为意,说得自如且坚决,  相似文献   

15.
总理与红旗轿车 50年代后期,中国一汽集团前身——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终于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轿车的历史,研制出了红旗牌小轿车。 红旗牌小轿车刚研制出来,周总理就将它定为自己的专用车。他说:“我喜欢坐国产车。” 工作人员劝他说:“这种车刚刚研制出来,各方面的性能还不稳定,也没经过实践检验,还是等产品完全定型后再说吧。”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同志谈起人生之“难”,诸如工作难做、领导难当、朋友难处、人心难测,以及考学难、就业难、经商难、晋升难等等。业余读书看报,时常会发现“做女人难”、“当男人难”、“做名人难上加难”之类的文章。听、读各种难、难之声多了,久了之后,情不自禁地引发起我对人生之“难”的感想。说实在的,人生在世,可谓难事多多。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每个人在他一生的旅途中。都会或迟或早、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地遇到难事、发生难题、碰上难点,会感到为人不易、做人难。这一点,无论是身居高位者,还是平常百姓,…  相似文献   

17.
早晨,看《晚唐小品文选》,有一篇陆龟蒙的《治家子言》,其中一句话:“吾祖始铸田器,岁东作必大售。”意思是他的祖辈是做农具的,每年春耕开始的时候,农具销量很大。我觉得有意思的是文中的“东作”被注释为“春耕生产”的意思。为什么?“东作”和“春耕”有何关系?  相似文献   

18.
宫维民同志: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把能在一起吃喝玩乐的人当作真朋友,甘愿为之两肋插刀;而把关心他发展,指出他不足的人说成“不够哥们儿意思,”不屑与之为伍。我知道这种做法不对,可又不能说服他们,请您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19.
标题是个新词,选自一本新出版的书中,一些权威的词典还没来得及收录。这个词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一些违法者在实施不正当行为中,有时也在遵循某种道德规范。如小偷窃取他人钱财以后,把对自己无用而对失主很有用的证件、钥匙、手机卡等“完璧归赵”;绑匪劫持人质后只勒索钱财,不伤害性命;盗版软件也贴上防伪标志,声明确保质量并进行“三包”之类。这种近乎“盗亦有道”的行为,无以名之,有心人就来了个创造,称之为“次道德”。这样说有点抽象,还是举个现成的例子吧。《北京晨报》(2004.5.21)上有一条题为《别墅大盗竟自诩“侠义”》的新闻,说28…  相似文献   

20.
善用贤者     
据说,汉高祖刘邦本是一个卑微的泗水亭长,最终却打败了霸王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谈及“得天下”的原因,他说全靠自己用了几个贤者:“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得天下也。”美国的“钢铁大王”卡内基原也不过“穷光蛋”一个,但靠着过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