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庆 《当代贵州》2007,(3):54-55
薛永应,1936年生于贵州金沙县,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研究生毕业后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选中,后被评聘为研究员。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和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著有《社会主义经济利益概论》(系我国第一部把经济利益作为政治经济学范畴来研究的专著)、《社会主义与物质利益》、《生产力经济学大纲》、《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战略大思路》、《生产力经济论》等多部奠基性专著,创建了生产力经济学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学术界给予“南薛北熊”(熊映梧也是在生产力经济学上颇有建树的经济学家)的美誉。代表作论文《生产力系统论》和《论技术结构》,分获我国最高经济学奖——首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入选1991年在美国出版的《国际名人录》。  相似文献   

2.
张晓理,杭州行政学院经济学教授,浙江省《资本论》研究会理事,浙江省人口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早年学习理工科,后涉足管理工程进入经济学领域,1987年开始研究环境经济学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只限于生产关系,是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的误解;不了解以生产力驱动的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由此展开的经济规律体系,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势必在许多问题上陷入迷茫;中国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实质是落后生产方式,特别是落后农业方式的必然结果;科学发展重在治本,唯有源头治理,才有光明前景。研究范围涉及农业生产力的环境效应、生态城市建构、低碳经济、节能市场导向、流域保护制度、环境产权等领域。任职以来,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低碳经济的市场机制及政策研究》和十余项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完成专著《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二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我校专家风采  相似文献   

3.
王振海男,1961年5月生于山东新泰市。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6年12月被聘为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振海研究员的研究专业为政治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基础理论与中国现实政治。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规划青年研究项目《中国社区政治状况与发展模式研究》和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国家公务员制度研究》,参加了《中国政治运行机制研究》、《中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研究》、《山东省县级综合改革研究》等8项国家、省社科规划课题及软科学课题。出版个人专著2部,主编或副主编专著近20部。主要著作有《…  相似文献   

4.
王耀中,现任湖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华外国经济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社科联副主席、湖南国际经贸学会副会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市场与投资、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等。公开出版了《新编国际贸易学》、《中国投资体制转型研究》等3部专著,在《世界经济》、《经济学动态》等国内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16篇或被《新华文摘》摘登,或被“人大”书报资料全文收录,曾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目前,王耀中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入世后我国民营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5.
邵德兴,浙江淳安县人,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教授、博士。1988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政教系,1991年获吉林大学法学硕士,2006年获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政府管理与公共政策问题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主持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供给模式研究:以浙江为例》和《发达地区城市贫困群体与帮困救助对策研究》等省级课题4项;《以“四改联动”为载体解决群众“看病难”研究》等市级课题10项;在《科学社会主义》、《价格理论与实践》、《长白学刊》、《岭南学刊》、《浙江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浙江学刊》、《中国社会保障》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10多篇论文,有3篇在人大复印资料上全文转载;现已出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供给模式研究》和《杭州特色与经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社会卷)》等论著两部;曾获浙江省及杭州市“五个一”工程奖、杭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张伟平,1979年1月生于江西省新余市,2004年7月毕业于苏州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市情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经济学、文化社会学。近年来,先后主持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1项,省社联课题1项,参与省、市规划课题、市有关部...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林宝在《经济日报》发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认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一项长期战略安排,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是一项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7.
被访者简介:王一鸣:198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以后一直在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工作,先后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1998年任院长助理。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先后参与或主持了多项重要研究课题,编著了《知识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等著作,在全国性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近日,笔者就“十五”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助理王一鸣研究员,王一鸣对记者谈到,进入21世纪我国将…  相似文献   

8.
贝兴亚,现任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省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系统工程》杂志副主编,湖南省重大决策理论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南大学兼职教授、湖南省社科院研究员等。先后参加承担和主持省部级咨询课题、国家社科基金以及国际合作课题等37项,其中课题鉴定结论为国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的16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贝兴亚研究员认为,实现工业化是湖南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湖南工业化历经百年风雨,世纪之交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虽已经取得的成就令人自豪…  相似文献   

9.
周正刚教授谈文化产业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正刚,现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教育长、教授,被授予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主要从事文化哲学和哲学方法论研究。出版专著2部,主编或参编著作、教材20多部。在省以上报刊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国力研究》,以及《邓小平思想方法研究》、《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探索与研究》等5项省级社科课题。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0余项。  相似文献   

10.
玉秀银,女,1949年3月10日生于山东省莘县。197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79、1980年在中央党校理论班研修政治经济学。1978年由山东省委宣传部转人山东社会科学院,1986年始任该院人口学研究所副所长,1994年被该院聘为研究员,1996年被山东师范大学聘为区域人口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王秀银研究员自1982年开始从事人口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经济学,人口管理学。独立主持完成了中华社科基金项目《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与发展比较研究》,合作主持完成了联合国人口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妇女地位研究》。先后出版人口学论著7部…  相似文献   

1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实现跨世纪发展的目标难度最大而又非完成不可的一项任务,就是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如何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关键在农民。而解决好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全面提高农民素质。这是最近我们对乳山市500户农民进行抽样调查后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一、农民素质基本现状所谓农民素质,是对农民文化、科技、思想、道德以及体质等方面基本状况的总体评价。一般说来,我们在评价农民素质水平的时候是以前四个…  相似文献   

12.
胡序杭,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57年4月出生于杭州,浙江慈溪人,入选杭州市"五个一批"人才。200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富能人治村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挑战及其对策》。1998年至2005年,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五项(其中2002年度为重点课题);主持中央党校重点课题一项,主持浙江省党校系统规划课题五项,主持杭州市规划课题五项。出版专著《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党的建设研究》,参编专著二部,获得中央党校、浙江省、浙江省党校系统各类学术奖八项,杭州市"五个一工程奖"一项,杭州市政府奖七项,发表学术文章约60篇,有10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朱明芬,女,经济学教研部研究员,1961年10月出生,四川省阆中市人。1986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1986-2000年为中国水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经济。曾主持多项国际合作、国家、省(部)级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1部。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杭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998年被评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01年以来,担任杭州市政协委员,2006年被推选为杭州市上城区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潘家华在《浙江日报》发表《构建生态文明范式下的新经济学》认为,从学理认知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的重大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法论创新,是对工业文明发展范式下的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体系、财富核算方法和收入分配理论的批判、修正和改进,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财富测度指标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深化和拓  相似文献   

14.
正供给侧改革不是供给经济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所副所长、研究员权衡撰文表示,从经济学理论来说,中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回答未来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问题。中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包括这样四层意思: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这就涉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问题;二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就涉及纠正诸多结构性过剩矛盾和资源错配问题;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这就涉及如何"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的问题;四  相似文献   

15.
奚培章:1936年4月出生,上海人.195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生班.现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教授.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浙江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副会长.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农村基层政治体制建设.主讲科社原理、动社经典文选等课程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等专题,授课思路开阔、论点鲜明.阐述深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课题1项,参加并完成省级课题1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新飞跃》获全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委员会年会优秀论文奖;主编著作5部,副主编著作2部,其中主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党校系统第一本系统论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材,《农村基层党政建设》获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全国较早出版的论述农村基层党政建设的一部专著.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 :“从新世纪开始 ,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实现现代化 ,关键是要加强农民的素质建设。这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基础工程和战略任务。山东省威海市是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小康的新兴城市。在领导农民奔向小康、向现代化跨越的过程中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强农民素质建设作为基础工程 ,形成了以人的素质建设带动农村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良好发展势头 ,展示了我国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加强农民素质建设是农村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研究》评介李忠东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不能不研究农民土地问题。由郭德宏著、青岛出版社付梓的《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研究》一书,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18.
<正>许永兵,辽宁盘锦市人,1986年获辽宁大学数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河北省省管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消费经济与产业经济。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经济学家》、《财贸经济》、《经济科学》等报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课题近20项,科研成果先后5次获得省部级奖励。其中个人专著《消费行为与经济增长——以  相似文献   

19.
魏继让研究员:1932年2月出生,河北省海兴县人.1962年结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自五十年代起从事党的干部教育,历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员、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教育长、副校长,现任哲学教研室研究员、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顾问及浙江省哲学学会会长.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历史唯物主义,主讲《资本论》第一卷、哲学原理和社会主义本质等课程和专题,授课观点鲜明,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深受学员好评.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教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等著作4部,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论文30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级和省级课题各一项.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陈婧、刘洋阳在《湖南日报》发表《精准发力,促进新业态群体就业》认为,就业居于"六保""六稳"工作首位,是民生之根本,应始终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近年来,电商网购、线上服务、平台配送等新业态迅猛发展,为就业拓展了新空间,新业态从业人员数量不断上升.但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