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构,纪检机关承担着监督执纪问责职责。纪检机关的"双重领导体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的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但我们也需要看到这一体制在实践中对纪律检查机关作用的发挥产生一定的制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需要通过深化纪检机关领导体制改革,增强纪律检查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当前来看,完善党的纪检机关领导体制尤其需要做到:一是明确纪委监督同级党委的权力和责任,破解纪委监督同级党委的难题;二是完善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监委为主的领导体制;三是改革各级纪委书记及副书记提名办法,加强纪检干部监察队伍建设;四是完善派驻机构管理体制,筑牢纪检监察组织网络。  相似文献   

2.
未来纪委建设的方向——基于党内监督机构的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内监督机构受腐败形势和反腐败模式影响,权威性和独立性不断提高,运作不断规范。未来将推行新的双重领导体制以提高纪委的独立性,纪委的权威性将得到适度控制,腐败的复杂化将迫使纪委不得不提速自身的能力建设,纪委将更加注重吸纳网络民意,并与社会生态的改变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4.
历史哲学指的是两个截然不同且又不可分割的两个分支,一个是探讨历史演变的规律或规则是什么,另一个是对历史知识或理解性质的探讨。国外学术界一般把这两个分支分别被称之为思辨的历史哲学与分析的历史哲学。一般说来,在西方,历史哲学演变的趋势是从思辨的走向分析的。这一趋势的演变,极大地推进了史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行政论坛》2017,(5):5-15
在现代西方政治学知识体系中,早先源自古希腊对权力运行方式进行划分的多样化政体分类方式,经过有意识的改头换面,慢慢演化为民主体制与专制(威权)体制两种对立的政体类型判定方式与学术话语叙事模式,并武断地将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划归为需要向民主体制转型的威权体制,造成目前学术界流行的西方政治学理论无以解释当代中国发展的困境,需要重新反思和系统重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近代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党建国体制"的新路。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的原则勾画、苏联政治体制的示范作用、国民党"党治国体制"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关于革命与建设的自我创造等综合因素,在执政党、国家政权机关与社会团体的关系建构方面,中国共产党形成并实行高度集权的党的一元化领导方式的"党治国体制"。由于执政党、国家政权机关与社会团体的功能不一,其所适应的法律与规范有别,如何规范三者彼此的关系,形成有序运作机制以及制度化运作模式,一直是"党治国体制"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以责任、效率、理性与法治为核心的渐进式制度化改造与价值性建设,逐步实现了从"党治国体制"向"党兴国体制"的转型,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则标志"党兴国体制"的生成,其内涵为建构一个集基于发展目标的"发展—领导型体制"与基于实现发展目标的制度化运作模式的"使命—责任型体制"于一体的复合型体制。"党兴国体制"的有效运行,尚有赖于作为领导力量与主体建设力量兼具主体理性的使命型政党的理论创新与全面建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财政省管县体制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理论界的相关研究文献,主要是从该体制的优点以及完善与改进的角度进行分析,讨论推进财政省管县体制的积极意义.可以说,从财政省管县体制到行政省管县体制的转变成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紧迫课题.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有助于发现财政省管县体制的弊端和局限性,凸显行政省管县体制的优势和可行性.并进一步明确从财政省管县体制到行政省管县体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党内民主属于社会组织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带动作用在于构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体制与执政方式。党内民主以保证党的执政使命完成为旨归,以党员民主权利的意识自觉为驱动。当前应当推进其从选拔政治到选举政治的转型,以形成党内民主的选举政治模式。  相似文献   

8.
史源 《党政论坛》2003,(12):29-31
史源的“从政治领导到政治核心——国有企业党组织地位作用的历史演变”在回顾了国企党组织地位、作用的历史演变的基础上提出:在国有企业党组织地位作用的定位问题上,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又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出适应新形势的新的组织设置模式和新的国有企业领导方式、领导体制;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应该正确理解“政治核心地位”。文章还指出,党组织在国有企业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理论武装、服务大局、监督保证、稳定凝聚、自我调适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合资企业里,外资对企业的控制一直主要采取组织控制、知识控制、管理控制等非股权控制模式。但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跨国公司在华合资企业通过“独资化”运动来谋求企业控制权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交易成本论和谈判论分析,外商在合资企业的独资化有其必然性。为此,在组建合资企业时,中方不能仅着眼于控股,更要在知识、管理和组织等方面加强控制,以获得实质性的控制权;国家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应视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 ,与邓小平“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 ,有着历史的内在联系 ,两者的理论前提就是科学的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1.
吴云翔 《理论导刊》2007,4(10):65-68
陈独秀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化思想大转变中最具代表性的时代人物,他的现代化思想不仅对1915-1927年期间的中国思想面貌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缩短了中国思想界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的历史过程。陈独秀的现代化思想始终贯穿着国民性和政治革命这两大主题,早期倾向于改造国民性,重视人的现代化,晚期专注于社会革命,重视政治现代化。陈独秀认为政治制度是可以跳跃发展的,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应该采取激进的革命的方式,走社会主义道路。但他同时认为经济制度和"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的创造"必须是循序的而非跳跃的,不能速成。陈独秀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思考许多都是世纪性的重大课题,具有强大的时代穿透力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洪波 《理论导刊》2006,42(6):26-28
通过对黑格尔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分析、考察和比较,可以发现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对马克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合理内核,但同时,马克思依据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现实,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赋予世界历史理论以新的内容,从而使世界历史理论第一次真正变成了科学。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社区正在以其独特的功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入手 ,论证了社区发展的必要性 ,同时指出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与社区间动态的逻辑关系 :从政府主导、社区无为到政府主动、社区自治进而到社区主导、政府支持 ,并且论证了社区的发展对我国行政体制所带来的影响与变化  相似文献   

14.
传统官僚制的一大特色是其多层次的等级制组织结构,由于其过度追求理性和效率却湮灭了个人的主体价值而引致了长期的人文缺失,并引发了愈益严重的官僚弊病而由此遭致了人们诸多诟病.因此,如何把人从等级制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以实现人文价值的归位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是为了验证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研究成果(参见张静:《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北京)。那项研究是对北京一家国有企业职工参与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希望此项研究,能够描述国有企业职工参与在那之后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分析。本文只涉及其中的职工利益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初秋,国内外众多媒体纷纷把目光聚焦到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举世瞩目她30岁的生日,这座城市的生日庆典便成为了整个国家的盛事喜事,这一经典事件所传递的是,站在30年重要节点上的人们在共同关注:对30年经济特区的伟大实践如何总结?对处于新的历史方位的经济特区如何定位?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如何继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7.
程福江 《团结》2004,(2):39-40
问题的提出 在每年的人大、政协“两会”之 生命健康的建议》, 得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高度重前, 各党派、党派各级组织为搞好大会集体提案, 纷 视, 分管副局长亲到潍坊进行调研和答复;2002年设计纷采用了“事先选题立项, 集中组织调研”的方式。 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医药市场》的课题在民革山东省委这种课题化的运作模式, 改变了以往仓促上阵、被动 中标,完成了三件课题报告。一件被选送到2002年民革应付的局面, 使提案的质量不断提高, …  相似文献   

18.
与中国不同的是,德国基本上没有专门的信访机构。联邦议会和各州、市和乡镇的议会中的"请求和申诉委员会"可以视为一种专门的信访机构。他们要承担实质审查的任务,不光是转办。但是在其他的机关里,如果是以反对意见的方式进行申诉,那么申诉接受方是办理该事件的主办人。  相似文献   

19.
汤建龙 《理论探讨》2006,1(5):55-59
马克思对现实社会关系的理解有一个从经验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笔记本Ⅰ”中,马克思对社会关系的理解是经验实证主义的,而在“笔记本Ⅱ”、“笔记本Ⅲ”以及以后的《神圣家族》和《评李斯特》中,马克思对现实社会关系的理解则是经验历史主义的;同时,在上述文本中,现实社会关系的线索在马克思的思路中是处于次要地位的。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现实社会关系的线索被马克思提升到了理论线索的主导地位,但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现实社会关系的理解仍然是经验历史主义的。只有从《哲学的贫困》开始,马克思对现实社会关系的理解才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平台,但《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对现实社会关系的本质内容的理解还不是科学的,只有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时期马克思对现实社会关系的本质内容的理解才真正科学而深刻。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社会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型的加速,统筹城乡党建问题日益受到党建理论界的重视与关注。不少学者围绕城乡统筹党建的现实动因、价值取向、演进趋势、目标体系等问题进行有价值的探索,并取得一些成果。但比较而言,统筹城乡党建的实践远比学者所想象的更复杂和多样,尚需要对统筹城乡党建的具体实践进行更有深度的研究和探索,才能突破目前重政策轻实证、重局部轻整体的研究现状,才能在实践上有更多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