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点     
中国与巴西联合发射卫星成功 北京时间10月21日11时16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与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二颗“资源一号”卫星和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创新一号”小卫星送入太空。火箭发射13分钟后,“资源一号”卫星进入太阳同步轨道。火箭继续飞行约40秒后,“创新一号”卫星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第一颗“资源号”卫星于1999年10月14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  相似文献   

2.
《传承》2003,(6)
1956年4月13日,国务院成立负责领导火箭、导弹研制工作的航空工业委员会,由聂荣臻元帅任主任。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火箭、导弹研究院)成立,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任院长,谷景生任政委。1958年3月27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发射基地在甘肃省酒泉成立。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1960年11月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近程地对地导弹在酒泉火箭基地发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科学试验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我国继苏、美、英、法之后成为第五个能够发射地球卫星的国…  相似文献   

3.
“长征”火箭扬威“澳星”飞上太空八月十四日中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二号 E”捆绑式运载火箭,将美国为澳大利亚制造的“澳赛特 B1”通信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七时整,标有“中国航天”字样的乳白色火箭,底部骤然喷出红色的火焰,箭体遂冉冉上升。四十四秒后,托着卫星的火箭冲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上方厚厚的云层,在电视屏幕上消失。时至六百七十五点二八秒,星箭成功分离!随之,航天测控网及时报来卫星轨道根数等主要参数:卫星已被准确送入了轨道倾角为二十八度、近地点高度二百零二公里、远地点高度一千零四十九公里的橢圆形轨道。担任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 E”捆绑式运载火箭,全长五十一点二米,直径三点三五米,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它以原“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为基础,由两级液体火箭和四个捆绑助推火箭组成,起飞质量四百六十吨,起飞推力六百吨,这次该火箭发射成功,表明我国已经具有发射重型卫星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国内     
《人民公安》2009,(24):4-5
我国近日将用长征四号丙火箭发射遥感卫星八号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有关负责人13日表示,我国将于近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择机发射“中国遥感卫星八号”。  相似文献   

5.
“你们的火箭整流罩是用竹子做的吗?”20年前,当中 国长城工业总公司驻美首席代表的黄作义,在国际商务发射服 务市场上寻找客户与合同的时候,一些外商曾经发出这样的疑 问。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推销的火箭,他们感到新奇与怀疑 近20年过去了,前不久,长期担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 司下属的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驻美首席代表的黄作义,欣喜 地看到了中国实施对外卫星发射服务15年来的又一个历史性时 刻:他所任职的公司作为总承包商在地处中国西南大凉山的西 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亚太 六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这是中国成功发射的第30颗国外卫 星。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负责人日前宣布,中国今年计划进行6次卫星发射,包括用长征四号乙火箭发射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实践五号科学技术试验小卫星、中巴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用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中星八号通信卫星等。另外,预计从现在起到2005年前后,中国还要发射30颗左右不同类型的外国卫星。中国今年拟进行6次卫星发射  相似文献   

7.
我国2月8日在西昌卫星8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警成功地将“实践四号”空间探测」星和模拟卫星送入太空。这是我匡在世界航天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重大举措。“长征三号甲’浙型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三号”的基础上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研制成功的。它的运载能力,由原来“长征三号”的1.4吨提高到2.5吨。火箭顶端装着发射的卫星,全高52.52米。“长征三号甲”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发射能力又有了新的提高。今年我国将进行七项卫星发射,是迄今为止发射卫星最多的一年。其中第二代应用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东方红三…  相似文献   

8.
1999年5月24日美国《侨报》报道,美国国防部22日宣布,美国空军当天用大力神4型火箭将一赢间谍卫星送入太空。这法属于国家侦察办公室的间谍卫星是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成功的。这也是近一年来美国军用卫星的首次发射成功。在此之前,美国军方曾3次使用大力神火箭发射军用卫星,但不是火箭爆炸,就是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遣。美国发射一颗间谍卫星  相似文献   

9.
减灾动态     
《中国减灾》2004,(11):60-61
10月19日上午9时20分,中国第一颗业务型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起飞约二十四分钟后,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在太平洋执行任务的“远望号”航天测量船报告,“风云二号C”卫星已经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随即在发射指挥控制大厅宣布,本次发射取得成功,经过一系列控制,“风云二号C”卫星将最终定点于东经105度赤道上空。据称,本次发射的“风云二号”为中国首颗业务型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而此前升空的两颗“风云二号”均为试验应用型卫星。这颗卫星还将替…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7,(4):113-113
2007年6月1日零时8分,长征系列火箭托举“鑫诺三号”通信卫星奔向太空.这是自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以来,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00次飞行。 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到中国航天员两度飞天.从成功发射28颗国外制造的卫星到首次出口整颗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的一次次腾飞.让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一个个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组建于1958年10月20日,是中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航天发射中心,同时也是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中心之一,主要承担载人航天发射与应急搜救、卫星发射和各种火箭试验任务。  相似文献   

12.
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火箭顺利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卫星送入太空。这是我国减灾工作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减灾委主任回良玉第一时间发来贺信,对卫星成功发射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0月16日,应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邀请,在现场观看了神六发射实况的德力西集团董事、浙江德力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忠楠,德力西集团监事会主席黄胜洲,上海德力西集团副总经理林少东,非常激动地谈起了这次难忘的酒泉之行。感受激情一刻12日神舟六号发射的日子。汽车载着他们到了观摩台。观摩台距发射架约有5公里,但这儿天很蓝,视野很开阔,发射架能看得非常清楚,就像在眼前一样。德力西代表被安排在贵宾席就坐,这里是观摩神舟六号发射的最佳位置。8时50分左右,发射塔架全部打开,露出长长的火箭,非常宏伟。火箭点火是大家最紧张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于1958年,是我国发射航天器最多、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综合性火箭卫星飞船发射基地,创造了我国航天发射史上带标志性的“十一个第一”。航天产品一般经过设计、生产、发射、使用四个阶段,发射中心承接的测试、发射是决定成败的关键阶段。近几年来,发射中心坚持用创新发展的思路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心打造中国航天第一港,实现了航天科研试验和发射中心建设的历史性跨越,圆满完成了以“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为标志的一系列重大航天发射任务,一举进入世界知名航天中心行列。谋求技术创…  相似文献   

15.
国防科工委并转参加"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工作的全体同志: 继"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发射和长征二号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飞行试验成功之后,你们又取得了用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发射第二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圆满成功,这是参加卫星、火箭研制、发射、测控和各项保障工作的全体人员认真贯彻执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介     
《当代广西》2007,(4):62-62
本书以中国火箭、导弹、卫星和飞船的研制与发射历程、两代航天员选拔与训练内幕为主要内容,以发射场为中心开展故事,全方位再现了50年间中国国防尖  相似文献   

17.
正突然,火箭发出的白烟变成了火红色,照得整个山谷如同白昼。火箭喷射着熊熊火焰,缓缓升起,轰鸣声也逐渐升高了音调。火箭向上直飞,越来越快。观摩人群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火箭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8.
11月19日6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以下简称“环境减灾星座”)C星送入预定轨道。国家减灾委副主任、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在发射现场观看了卫星发射,并慰问了卫星研制人员和发射基地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20,(24)
正在成功发射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后,"长五"火箭今年还将把"嫦娥五号"探测器送上太空,完成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长征五号成为新一代运载火箭中首个进入高密度发射的型号,也预示着新一代火箭正逐步走向舞台中央。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工委并转参加长征二号捆绑运载火箭研制、发射试验及工程施工的全体同志:欣悉你们取得了我国第一枚长征二号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首次发射试验的圆满成功,并为国外用户搭载了一颗试验卫星。长征二号捆绑火箭,是在各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同下,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制成功的。这是全体研制、试验和工程施工人员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发扬刻苦攻关、勇于拼搏精神的结果,也是继我国成功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之后取得的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