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份鲜为人知的“谈话记录” ,也是一份带有浓浓火药味的“谈话记录” ,更是一份表现共产党人光明磊落、浩然正气的“谈话记录”。透过这份“谈话记录” ,我们可以看到反动派是那样渺小 ,看到革命者是那样大义凛然 ,铮铮铁骨 ,视死如归。1935年 1月 ,方志敏率领的红十军团在浙赣交界的怀玉山地区被国民党军包围 ,2 9日方志敏不幸被俘。当天晚上 ,敌团长一再要方志敏“写点文字” ,方志敏借此机会 ,奋笔疾书 ,写下了表现共产党人英勇不屈的“方志敏自述”。敌人在方志敏口中得不到任何东西 ,第二天把他押送上饶。国民党上饶地方当局兴高…  相似文献   

2.
1935年1月,方志敏率领的红十军团在浙赣交界的怀玉山地区被国民党军包围,29日,方志敏不幸被俘。当天晚上,敌团长一再要方志敏“写点文字”,方志敏借此机会,奋笔疾书,写下了表现共产党人英勇不屈的“方志敏自述”。敌人在方志敏口中得不到任何东西,第二天把他押送上饶。国民党上饶地方当局兴高采烈,为了升官晋爵,特令国民党弋阳县县长张抡元等人前去探视、游说。以下“谈话记录”,便出自张抡元之手。余是方志敏家乡的地方长官,奉命率弋阳地方绅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份鲜为人知的"谈话记录",也是一份带有浓浓火药味的"谈话记录",更是一份表现共产党光明磊落、浩然正气的"谈话记录".透过这份"谈话记录",我们可以看到反动派是那样渺小,看到革命者是那样大义凛然,铁骨铮铮,视死如归.  相似文献   

4.
《党史纵览》2001,(2):54
1935年1月,方志敏率领的红十军团在浙赣交界的怀玉山地区被国民党军包围,29日方志敏不幸被俘.当天晚上,敌团长一再要方志敏"写点文字".方志敏借此机会,奋笔疾书,写下了表现共产党人英勇不屈品格的"方志敏自述".敌人在方志敏口中得不到任何东西,第二天把他押送上饶.国民党上饶地方当局兴高采烈,为了升官晋爵,特令弋阳县县长张抡元等人前去探视、游说.  相似文献   

5.
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清贫思想和朴素生活,是共产党人崇高精神的体现,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及共产党人浩然正气的象征。 清贫思想和朴素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 方志敏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他在《清贫》一文中说自己“从没有奢侈过”,以至在被捕时,两个国军士兵搜遍他全身一无所获,怀疑“像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在方志敏看来,  相似文献   

6.
<正>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被毛泽东同志赞誉为“方志敏式根据地”和“苏维埃模范省”。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老一辈共产党人在致力于根据地建设时解放思想、勇创新路,使各项建设事业在创造性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方志敏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一文中这样写道:“解决其他许多重要问题,都不是照抄前例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共产党人大公无私,光明磊落,襟怀坦白,为什么有些人不敢讲真话呢?说到底,还是党性不纯,头脑里私心杂念太多,归纳起来,不敢讲真话大致有四种表现:一是不敢讲、不愿讲,缺乏讲真话的胆略和勇气。有的怕影响政绩,在“干部出数据,数据出干部”的氛围里,只能在...  相似文献   

8.
1935年8月,方志敏在南昌惨遭蒋介石杀害,年仅36岁。毛泽东得知噩耗十分悲痛。全国解放后,他仍常常叨念着这位杰出的闽浙皖赣根据地创始人、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纯生前撰文回忆道:“毛主席多次对我说过:方志敏牺牲了,很可惜,是王明路线断送了他……”汪东兴近年也撰文说,毛主席常常怀念方志敏,称赞他是“有勇气、有志气而且是很有才华的共产党人,他死的伟大,我很怀念他。” 毛泽东对方志敏的情感何以如此深沉笃厚?翻开历史卷册,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俩不仅仅是一般志同道合的共产党人,而且每当革命的转折关头都具有类同的远见卓识。在大革命的浪潮中,在土地革命的烽烟中,他们志相同,心相通。并肩战斗锻铸了他们的挚情厚谊。 一、在农民问题上, 毛泽东与方志敏早有共识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全国各地涌现了不少农民运动领袖,其中最杰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毛泽东、彭湃、方志敏等共产党人了。  相似文献   

9.
“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已为公,却是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这是很多人都熟悉的方志敏烈士的著名作品——《清贫》中的一段 话。这篇文章质朴无华,但却影响深远,他以共产党人的无私品格和坦荡胸怀激励着无数后来人,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为人类的光明和进步事业进行着不懈的斗争。 1935年的春天,南昌城的监狱里,方志敏躺在单人独间的“优待号”里,正受着无所事事的折  相似文献   

10.
64年前,方志敏烈士曾在敌人的牢狱中饱蘸血泪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我们这一辈人就是吟诵着这样优美而又催人泪下的辞章走进了祖国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日前,笔者读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的姐姐依然清贫》的纪实文章,再一次领略到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现在,置于案头的是载于《北京晚报》的“《清贫》作者的女儿依然清贫”一文,展读之余,同样令人怦然心动:方梅,方志敏的女儿。她历时8年,整理出父亲一百多万字的材料,并据此与人合作写出了20集电视剧剧本《方志敏》,然而因为经费无着,这位年过六旬的烈士的女儿,却难以了却拍摄此剧、以告慰英灵、激励后人的夙愿。从艰难困苦的战争岁月,到新中国成立49年后的今天,我们共产党人为了全人类的解放始终保持着清贫的本色,的确难能可贵。方志敏为了可爱的中国,以一身清贫、一腔热血、一身正气,慨然赴义,他  相似文献   

11.
1927年6月初,继“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汪精卫一步步与蒋介石合流,江西的朱培德随之撕下革命的伤装,开始全面“清党”、“清共”,“礼送”共产党人出境.南昌城里大街小巷到处搜共通共.方志敏被划入“礼送”之列.方志敏受省委派遣,离开南昌城,来到吉安乡村开展农民运动.面对日趋严峻的革命形势,方志敏对革命事业的赤诚之心一点也未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愈加坚定.他一面带领农民进行减租斗争,一面四处活动与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之国民党当局的严厉镇压,一次次尝试难见成效.于是,他决定返回弋阳老家,继续开展革命活动.8月中旬的一天,方志敏整装启程.他取道鄱阳,沿江而下,直奔万年石镇,准备从这里再经珠山、盘岭穿越三县岭回弋阳,“重起炉灶,重新干”.在船舱里,方志敏无心浏览两岸美丽的景色,专心思考着日后的斗争策略.一想到即将掀起革命狂飚,想到穷苦人民即将起来投身革命的情景.不禁心潮起伏,低吟起工农大众爱听、爱唱的那首歌:“从前是牛马,今天要做人……”船划出鄱阳湖.驶过饶埠,进入道港.这时船舱里进来几个商人模样打扮的人.只见他们东张西望,探头探脑,象猎犬在寻找猎物似的.船舱里的气氛骤然紧张沉闷起来,使人感到压抑.方志敏隐约听到有人低声议论:“听说共产党的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是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民主协会为纪念波兰克拉柯夫起义两周年大会演说中的一句名言。方志敏与文天祥就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古有文天祥,今有方志敏。一个是古代的民族英雄,一个是当代的人民英雄;一个是南宋王朝的丞相,一个是闽浙赣苏维埃政府主席;一个是以《正气歌》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而震烁史坛的古代爱国名臣,一个是以《可爱的中国》和“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豪迈华章而饮誉中华的当代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3.
时下,各级纪检机关正在开展对领导干部的廉政谈话活动。开展好廉政谈话活动,对于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及时教育、挽救干部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廉政谈话的质量,已成为开展好这项活动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影响廉政谈话质量的内在因素在被谈话人方面,从表现上看,一是表现为“与己无关”的思想,认为本部门是“清水衙门”,没有腐败的条  相似文献   

14.
邹兆波 《党史文苑》2012,(6):40-41,47
方志敏同志是我们党的骄傲,人民的骄傲。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创先争优品质与牺牲奉献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的伟大榜样。方志敏精神是无数共产党人用忠诚与热血铸就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杰出代表,对于当代共产党人创先争优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共产党人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是我爷爷方志敏当年留下的不朽遗言。方志敏是无数革命英烈中的一员,他和老一辈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铸造了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今天,我作为革命先烈的后代,同时也是一名党员干部,学习回顾革命先烈和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又一次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深刻认识党的性质的先进性,坚定理想信念。以工人阶级作为阶级基础,始终坚持工…  相似文献   

16.
1992年1月18日,时年88岁的邓小平开始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视察,并在沿途发表了系列谈话,一个春天的故事由此传遍神州大地。他的一系列谈话,被人们称为“南方谈话”,如“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又一份宣言书,表明了中国深化改革的决心,指引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清贫园怀想     
默然 《先锋队》2013,(2):39
绿树、青山、白云。秋风,在赣东北怀玉山脉中吟咏着悲壮的颂歌。拾级而上,在木栅旁,在一尊巨大的雕像前,游人仰止。来到清贫园,来到革命先驱方志敏的雕像前,脑海中浮现出方志敏烈士写的《清贫》一文,共产党人清贫而又富有的精神境界荡涤着人们的心灵。1935年冬,怀玉山麓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率部北上抗日的方志敏,被国民党反动派重兵堵截在皖南。突围后,在返回赣东北的途中,又被数倍于己的敌军围困。  相似文献   

18.
1935年8月,方志敏被蒋介石“秘密处死”。可是,就在当年12月,烈士的英名以及连同他的部分文稿就刊载于巴黎《救国时报》上了。方志敏的狱中文稿分别为不同的人从狱中传送出来。其中这第一次为烈士传送文稿而义得以成功的是当年杭州西子湖畔的一对恋人——高家骏与程全昭。  相似文献   

19.
勇当诤友     
“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1964年在《六十三岁生日述怀》中所写下的著名诗句。诗句生动地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广阔胸怀和容人度量。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光明磊落,坚持原则,不管是谁有了缺点错误,决不迁就姑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忠义节操.崇拜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崇敬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烈。司马迁说:“人同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毛泽东在批阅《后唐书》时,把方志敏与岳飞、文天祥及著名共产党人瞿秋门等一同论列。称赞他们“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