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新的科技产业革命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就开始进入一个社会转型时期,这种社会转型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角度来看,是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服务社会、文化资本社会、信息社会转变。从资本主义历史发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有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和世界格局的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更好地对第三世界进行控制,采取各种做法,来追求经济全球化,目的是维系其在资本国际大循环中对世界的主导权。近几年中,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经济全球化,逐渐改变了以前的一些做法,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已超越了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的范畴,形成了一个新阶段,对这一点我们要引起重视。一、资本主义国家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管理体制的调整,使本国就业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本世纪60年代起至80年代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中,注重对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抓紧对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改造、利用、探索、提高,使布局更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信息生态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人类的生态问题包括自然生态问题和社会生态问题.在社会生态问题中,信息生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进程加快推进,信息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信息生态研究产生于当代信息环境问题,它以人类和信息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进入以影像物品生产与物品影像消费为主的景观社会。法国著名哲学家居伊·德波提出了景观社会批判理论,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已完成了从"商品的堆积"到"景观的庞大堆积"的转变。与之相随,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了从以生产为主导到以消费为主导的转变。与马克思曾经分析的商品社会相比,这是一种役人于无形的更加异化的社会,因此德波的景观社会批判理论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5.
《探索》2015,(4)
马克思承继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需要、劳动与私人权利是市民社会领域的主要内容。在马克思那里,市民社会主要是指资本主义社会所赖以存在的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独立的经济主体之间以及资本与劳动之间所发生的以商品交换为基本内容的经济关系。经济主体之间的商品交换遵循着自由与平等原则;但在资本与劳动之间的交换中,自由与平等只存在于资本购买劳动力的交换中,而在资本雇佣劳动进行生产过程中,自由与平等就成为资本剥削劳动的特权。  相似文献   

6.
从信息资本主义到信息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当代社会出现了信息资本主义并行将出现信息社会主义,它们是信息技术、信息资本和不同的经济政治制度整合的产物,也形成了对社会形态加以多层次综合性把握的新视角,认识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既可以丰富我们对现实社会状况和走向的把握,也可以深化对一些相关理论问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的立场出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压迫性作了深刻的批判.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压迫性根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集中体现为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和压迫;资本主义政治国家的压迫性在于其维护的是资本的利益.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以物为本的价值取向,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论述具有深刻的科学性、辩证性,对于全面深入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和发展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一、资本主义社会:形式公平掩盖着实质不公平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评价近代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在劳动价值论方面的卓越贡献,肯定价值规律在促进公平、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近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应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相似文献   

9.
阶级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当代资本主义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解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文化变迁、民主发展、政党政治变革等重大变化的理论基础和中心环节.新马克思主义及其关于西方阶级和社会结构的理论在20世纪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大阶段,即二战前的形成时期、二战后的鼎盛时期和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的多元发展时期.这一理论主要讨论了传统的工人阶级、以白领知识劳动者为主体的新中间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内部分化以及知识分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原因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是资本家的私有财产,工人一无所有。工人由于丧失了生产资料,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卖给资本家,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劳动者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劳动力的出卖者。只有在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中心主题,也是其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前提。与早期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出现了哪些新的历史趋势?如何看待这个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所出现的新发展和新变化?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它的矛盾、异化和危机表现在哪里?其变革前景如何?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再认识所提出的一些基本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本文试图对此作出简要的分析。(一)…  相似文献   

12.
正"扩张"一直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强烈的冲动。从最初的侵略与殖民,到今天借助于金融资本、网络技术、虚拟社会、空间生产等方式,资本主义社会以资本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与价值观念对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由于扩张的广度与深度如此彻底,其物质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以至于给人们一种错觉,即现行的以资本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是别无选择的唯一正确道路。然而,西方左翼学者一直保持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态度,进入21世纪以后,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反思有了新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时是附加有前提条件的: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取得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牵引拉动东方落后国家实现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列宁关于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两步走"策略、斯大林的"空地论"思想和共产国际对殖民地国家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不断革命"的"左"倾冒险主义政策,逐渐丢失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上述前提条件,随之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是:建国后,毛泽东不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论和社会主义物质基础论,而是根据国内阶级力量对比形势,过急过快地要求消灭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在短期内从小农的社会直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因此很快就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建国思想.  相似文献   

14.
哈贝马斯论晚期资本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资本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的主要对象.但是,哈贝马斯却不是以过激的而是以温和的态度看待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似乎比较"辩证地"理解晚期资本主义及其他相关问题.本文从晚期资本主义的概念涵义、社会现状和批判策略三方面来分析,意在展示哈贝马斯这一问题的总体姿态.  相似文献   

15.
吴涛 《求实》2006,1(11):64-6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在学术界产生了关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论争,对于当今资本主义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观点。因此,通过透视资本主义步入国际垄断新阶段的新特征,展现当代西方社会在多方面的新变化与导致新变化的内在原因,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6.
西方社会矛盾演变大体经过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及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建设和全球化市场经济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三个阶段,社会矛盾主要体现为劳资矛盾、社会阶层矛盾和新型社会矛盾,焦点是无产阶级维护自身经济和政治利益斗争、社会各阶层追求平等权利的斗争以及公民关注生活质量的斗争。西方社会矛盾经历了一个从尖锐到缓和再到相对稳定的过程,政府对社会矛盾的调节也经历了局部性调节、全局性调节和调节机制的调整完善三个阶段,并在这三个阶段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调节措施。  相似文献   

17.
历史地看,市民社会是西方现代性发轫的最初形态,因而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也可以被视为对现代性问题的诊断。市民社会通常被看作由原子化个人拼合而成的社会,短暂受德国自我意识哲学影响的马克思洞察到原子式市民社会表达的虚假性。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的真正意义应是指以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其中,资本以特定形式将人与人联结起来的合理性问题就成为研究市民社会中现代性问题的实质。因此,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就指向了资本主义社会整体的内在结合方式问题。对现代性问题的解决是历史性地而非单纯理论性的,真正的社会共同体也只是用另一种特定的结合形式代替资本主义的资本这一结合形式的共同体,仍需要来自历史实践活动基础上的总体性变革。以此观之,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现代性批判为近代中国走出西方现代性框架定下了基调,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初在西方兴起的一股思潮.他们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出发,对资本主义所面临的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无产阶级运动的出路等问题进行了批判和探讨.本文试从整体上来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从六个方面概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以便于吸收和利用其合理的成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9.
以信任、规范和参与网络为主体的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为有重要影响,其积极影响表现为能节约成本、提供信息与就业保障,消极影响表现为过多信赖社会资本导致阻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工人在劳动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叫剩余价值。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马克思说:“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现在有的同志认为,剩余价值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殊的经济范畴,而是商品经济范畴。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有,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