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1年初,中宣部、文化部开始筹备建党30周年绘画展览。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幅巨型命题油画“开国大典”。中央美术学院将这一光荣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知名教授董希文。  相似文献   

2.
今年四月初,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会,这是我国继一九七九年第二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会之后,对我国书籍装帧事业又一次大检阅。这次展览的图书分文学艺术(包括文学作品插图)、社会科学、少年儿童和科学技术四部分。装帧艺术家精心设计的近三千种作品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就亲自倡导书籍装帧工作,培养、扶植了一批画家。建国以来,我国的装帧事业逐渐受到出版社、美术院校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有人喜欢用“风’或“旋风”来形容由于某事或某人造成的热潮。中国两个巡回展览最近两年多内在美国展出,观众总计已达两百多万人次,的确在美国刮起了一股小小的“中国风”。不少美国朋友盛赞这两个展览是顶呱呱的“中国人民的使者”。 上海博物馆主办的“六千年的中国艺术展览”和中国科学技术馆主办的“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英文名是“中国七千年的发现”),是一九八三年五月分别在美国旧金山和芝加哥开幕的。艺  相似文献   

4.
陈联 《瞭望》1986,(46)
今年四月,由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和纽约东方画廊举办的“中国工笔重彩画展出”在纽约展出。刘凌沧等数十位大陆画家精心绘制的作品使那里的许多鉴赏家和观众击节赞赏,耳目一新。一位读者在来信中盛赞刘凌沧先生绘的《屈原》“线条遒劲,色彩绚丽,把屈原爱国的精神风貌描绘得栩栩如生”,刘先生“不愧为近代人物绘画大师”。  相似文献   

5.
《民主》2017,(7)
正《布丁和梦精灵》曹文轩和梁晓声两位重量级作家倾力推荐。展示了一个有别于大人的世界,一个只属于孩子的梦世界。《海洋馆里看不到的:海洋动物世界》这是青年画家张茂霖为孩子绘制的一本海洋科普绘本读物。它既有梵高画作般绚丽舞动的色彩,又有莫奈印象画中优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中国美术家协会负责人、首都著名画家张仃、刘迅、彦涵、郁风、王琦等同志兴致勃勃来到涿县,参加河北省中堂画展览开幕式。随后,画家们又到城关公社东关大队,倾听社员们对中堂画创作的意见。举办这样的展览并组织画家跟农民一起座谈繁荣中堂画的创作,这还是第一次。 在座谈会上,社员们  相似文献   

7.
源于自然独树一帜──祝大年其人其画杨朝岭打开近期出版的祝大年画册,读者可以看到他的作品没有一幅不工整细密、色彩不鲜艳谐和。画幅上的万笔干线,没有一处是随便涂上的,也没有一笔显得多余。这一方面表现出画家深厚的功底和高雅的艺术修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画家的...  相似文献   

8.
曲庆玲 《学理论》2013,(14):172-174
主题鲜明、内容新颖的临时展览,是博物馆基本陈列和固定展览的有益补充,在丰富博物馆展览内容的同时,还大大提升了博物馆的传播能力和辐射力。近六年(2007-2012),鸦片战争博物馆根据自身特点,或自主制作或合作办展或引进一批知名度高、历史背景深厚、内涵知识丰富、独到和创新设计形式的展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展览场地有限、观众对象有所局限、服务不到位、观众抽样调查不到位等,为此应做到注重时效性、主题贴近民众、科学和艺术相结合、充分开发临时展览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神剪张     
画家的笔真多!中国画家爱用毛笔,西洋画家常用油画笔、炭条、铅笔……。但也有用剪刀代笔的艺术家。 请看,在美国旧金山展览大厦的中国展厅内,一位中国民间剪纸老艺人所做的表演:他,张吉根,用灵巧的手指飞速旋弄着剪锋下的纸片,于是,一只只嗡嗡的蜜蜂,从剪刀下纷纷而出;一朵朵盛开的玫瑰,争着在艺术家手中摇动……凝神屏气的观众猛地爆发出狂热的掌声。无论是白色皮肤,还是黑色皮肤的人,情不自禁地呼喊:“神剪张!”“神剪张”!一个碧眼金  相似文献   

10.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美国当代女作家特蕾西.雪佛兰的一部畅销小说,是对17世纪荷兰画家扬.维梅尔的画作的文学虚构。小说充满了光与影的色彩韵味,弥漫着浓厚的艺术气息。在色彩与主题、色彩艺术和色彩想象等方面充满特色。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中国美术珍品荟萃一堂,历史风云重展眼前”,这是人们对《20世纪·中国》美术作品展的概括和赞誉。这也是新年伊始,经过翻修,重新开张的中国美术馆奉献给观众的第一个大型美术展览。 琳瑯满目的近600幅作品分为馆藏和新作两大部分,分别陈列在美术馆一层的7个展厅,有中国画、油画、版画,也有雕塑和壁画。它们全部出自中央  相似文献   

12.
承德避暑山庄有一座正殿,名曰“澹泊敬诚殿”。殿内北墙上悬挂着“澹泊敬诚”四字匾额,系康熙皇帝手书。整个大殿没有金碧辉煌的皇家建筑色彩,青砖灰瓦,不见彩饰,倒有几分北方民居的建筑格调。身临此殿,粗粗一看外表,你会信口念出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想来当年康熙皇帝写这样四个字,建这样一座灰不溜秋的房子,其用意可能也正在于提醒他的子孙和臣民们牢牢记着诸葛先生的这么两句名言,当然他更希望他们把诸葛先生的这两句教导付诸实践。千百年  相似文献   

13.
12年前,当丁绍光怀着迷惘和勃勃雄心的复杂心情赴美探亲并闯世界时,他不会料到今天自己的一幅《白夜》,竟会以220万港元在香港拍卖成交,创下了在世的中国画家在国际艺术品拍卖中成交价的最高纪录。 4月8日,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开幕的《旅美著名画家作品展》,似乎为春寒料峭中的北京画坛注入了一股清新气息和新的活力。由于绝大多数收藏家不愿“割爱”借出原作,展出的40多件作品全部是丝网版画复制品,但是早已仰慕丁氏艺术的观众仍把整个展览大厅挤得满满的,久久流连忘返。对此,丁绍光本  相似文献   

14.
画家萧朗     
画家萧朗●李靖年届八旬的天津画家萧朗青年时代追随当代杰出画家王雪涛达十年之久。作为王雪涛的入室弟子,中年以后又另辟新径,逐步探索自己的绘画风格。萧朗给那段过程总结了两句话:钻进去难,出来更难。王雪涛在五十年代曾经悉心探索、借鉴西画的色彩经验,用来丰富...  相似文献   

15.
谢勇 《学理论》2010,(16):129-130
陈列设计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设计者的素质和理念,作为展览策划人员,要具备的知识相对就要广泛些,这是日积月累的实践与学习成果,即要将所要展示的展品,表述清晰使甲方领导及观众认可,又要将其展示特点表达清楚,不能失去应达到的艺术效果,这是每个展览策划人必须做到的,这是对个人能力的一个综合考验,也是关系到一个展览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千百万慕名而来的中外观众,对故宫三台上的日咎、嘉量,金銮宝殿内的金柱、藻井,无不以好奇的眼光不放过任何细节而详审细察;当步入绘画馆看到古代名画时便陶醉于传世数百年的珍迹之中;再走进历代艺术馆时又被那琳琅满目的精美文物紧紧吸引而流连忘返。这里的一切,足以使观者目不暇接大饱眼福,但观众并不了解:紫禁城的一宫一殿,陈列馆内的一室一柜都蕴藉着科学研究的创造性活动。博物馆的科学研究,不仅一般观众甚少了解,  相似文献   

17.
刘英 《民主》2011,(9):33-34
2011年3月29日,明媚的春光倾泄在重庆大地。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首个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在重庆隆重开馆。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清林和八大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中华工商联合会及无党派领导人齐聚两江之滨的重庆特园,为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揭幕剪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煕来主持开馆仪式并作了热情洋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8.
香港无线电视台一位文化节目主持人向观众报告一则消息: “今天,我们在《香港早晨》这个专题节目里,请大陆书画鉴赏家、江苏省国画院画家肖平先生为大家讲讲古画鉴赏。”随后,屏幕上出现了一位斯文的中年人。他脸带微笑,转身指着背后那幅画说:“这是清末著名画家吴昌硕画的一幅牡丹花。花头用重彩,枝叶用浓  相似文献   

19.
我认识沈道鸿已经有七八年了,他是个好学不倦,敢于探索的青年画家,曾经对古代画家的作品和画论作过细心的研究,也曾经用画笔试过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法,东闯西闯,总想闯出一条既能推陈出新又能引起观众欣赏兴趣的路子。经过勤奋的研究和实践,他终于在“外师造化”之外悟出了“中得心源”的重要性,他认识到要想创作出真挚动人的作品,只有使“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物质世界和心理世界互相渗化”。从这一契机开始,他的作品就起了变化,从单纯的“状物”逐步与“抒情”相结合,创作了一些意境葱笼、引人入胜的作品。这一成就令我在阅读  相似文献   

20.
陈聿东 《求知》2013,(3):F0002-F0002
中国画的精髓就是不但要把事物的形神传达给观众,更重要的是画家把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也传染给观众,因此中国绘画艺术在观察事物时总是"感情用事"。用强烈的感情去感受生活,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就是说观察生活时首先需要画家自己具有真挚的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