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政策月报     
国家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农户有哪些鼓励政策   国家计委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主任曾培炎在回答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国家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农户的鼓励政策主要有四条:   一是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补助。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 (原粮 )的标准,长江上游地区为 150公斤,黄河上中游地区为 100公斤。如果农民认为粮食补助不足以补偿退耕田的粮食产量,可以不退。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需要退耕而实际亩产粮食超过补助标准的,由省级政府进行调剂,应相应提高补助标准。对应税的退耕地,自退耕之年起,对补助粮达到原收益水平的,国…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2002,(7)
国家为了鼓励退耕还林,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这使得农民在为生态环境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能够获得利益,确保退耕还林的稳步实施。根据国务院最近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这些鼓励政策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国家无偿向退耕户提供粮食、现金补助。二是国家向退耕户提供种苗和造林费补助。三是退耕还林的农业税征收实行减免政策。四是退耕还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和造林后荒山荒地的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延长到50年。农民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措施中能得到哪些实惠  相似文献   

3.
一、退耕还林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首先,搞好退耕还林,可以促使农民休养生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我市有荒山、蔬林地、无立林地50万余亩,丘陵坡地30余万亩,如果按30万亩山坡地退耕(其中,近两年安排退耕还林11万亩),配备30万亩荒山造林,按照生态国家补助8年的要求,以每亩每年补助稻谷300斤,现金20元折算为170元,8年可获国家政策粮款补助4.08亿元,按90万农业人口计算,年人平可直接增收57元.其次,搞好退耕还林,可以快速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4.
抓住机遇把甘肃建成草业大省畜牧强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省上的规划,实施西部大开发,全省在10年时间里将退耕2000-3000万亩坡耕地,相当于全省耕地总面积的41.6%;根据国家的补助标准,10年间,中央对这些土地的直接性财政投资总额将达170亿元(按初步确定的5年补助期计算).数千万亩退耕地是还草还是还林,还多少草,还多少林,对这个问题的决策,不仅关系到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如期完成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实现恢复生态的预期目的,也将直接影响到全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到全省经济走向.我们认为,根据甘肃的实际,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应当大力发展草业和草食畜牧业,把甘肃建成草业大省畜牧强省.  相似文献   

5.
郭庆晨 《奋斗》2006,(6):60-60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曾为能够作为一个“北大荒”的开发者、建设者而自豪。可是。当我确切地得知,即便将“北大荒”开发几十年生产的1200多亿公斤粮食全部变卖成现金重新投资退耕还林、还草、还水,也恢复不了昔日“北大荒”的容貌的时候,我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子。  相似文献   

6.
郑斯亮是农七师一二九团十连一名退耕还林承包职工,由于原承包田属于低产田,经济效益差,收入低,生活相对困难。2003年,他的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后,他不等不靠,在种植管理好退耕地的同时,依托退耕还林地套种间作饲草的优势,积极搞起了庭院养羊业。去年春,他先是借资购买了30只大尾羊,采取圈养和放牧相结合的方式饲养羊只。为了养好羊,他专门买来有关养  相似文献   

7.
赵炜 《先锋队》2014,(5):34-35
案例简介刘某,中共党员,1999年9月前任某市林业局果树场场长,2001年至2007年任果树场场长助理。1997年6月,刘某在任果树场场长期间,将400亩鱼池地承包给本场的13名职工,承包费每年6000元,期限60年。1998年9月,经刘某联系,果树场又将上述400亩鱼池地转包给栗海集团,期限70年,每年每亩按91元计算,年承包费36400元。刘某将400亩鱼池地的承包款按每年6000元上交果树场,  相似文献   

8.
确保退耕还林退得下稳得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草)是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政策扶持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基础上,退耕还林(草)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国家对退耕还林(草)实施的“以粮代赈”等各种补助政策,在解决群众生活问题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但补助和扶持不可能无限期地实行下去,一旦停止,已退下来的耕地是否保得住?如何确保退得下稳得住?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一、退耕还林(草)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9.
数字     
4550亿公斤——在中央一号文件引领下,2004年粮食增产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将超过4550亿公斤的预期目标。700多亿元——退耕还林工程实施6年来,国家累计投资700多亿元,使2000多万农户、9700万农民从补助中直接受益,近6000万亩水土流失严  相似文献   

10.
<正>长期以来,由于人类过度的毁林、开垦和耕种,破坏了大量的植被,进而加剧了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陷入了逐步恶化的恶性循环之中。实施退耕还林被列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在全国25个省(区、市)展开。正式全面启动,范围涉及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具体包括1800多个县。1999 ̄2005年,国家累计安排的退耕还林任务一共是3.44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是1.35亿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89亿亩,封山育林0.2亿亩;中央对已经安排的退耕还林任务总的投资和后续补助将要投入总共2000多亿元。退耕还林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退耕还林的后续发展怎样,需要研究。本文对成都市退耕还林的后续发展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传统水稻栽插模式是在呈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田里进行,且一亩田只能栽稻6000窝~8000窝.而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凤坪村在水稻试验田里,采用新技术"三位栽稻法"(即呈三角形形状),一亩试验田比常规栽稻法增产了100公斤~125公斤稻谷,按目前国家最低粮食保护价(1.44元/公斤)计算,每亩可增收144元.这项新技术对增加粮食产量、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增加农民收入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羊年伊始,农一师三团采取资金扶持、无偿划地、提供牲畜等借鸡生蛋的办法,鼓励扶持自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该团把退耕还林还草的1.2万亩地转让给私人承包,确定20年的承包期,8年免收利费,给每个职工无偿划分2.5亩自用地用于建房、搭圈舍,每两亩地无偿配发一只母羊,3年后归还基本母羊数,间种的甘草,按每公斤3.5元统一收购,享受国家退耕还林还草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历史上因为粮食问题而侵害了国土生态安全的话,那么今天的“退耕还林还草”则是对现代粮食安全问题定位的全面回归。一种机会主义的表现是:粮食一多就说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已经从数量阶段进入质量阶段;粮食价格一上  相似文献   

14.
豫东杞县五里河乡贾洼村农民张家干手里的存折,清楚地记录了五年来国家实行种粮补贴的历程。"当初(2004年)乡里通知让领存折,我还真不相信。种地已经不交税了,国家还反过来给农民发钱?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也难找。"张家干告诉记者,"当时的粮食直补是每亩地12.1元,我家有6亩地,共补贴72.6元。直到今年,这个数也没减少。"  相似文献   

15.
我省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7%以上,耕地面积仅占总面积的 10.78%,草山草坡达6430万亩,贵州现有天然草山草坡6430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可年产青草约为3750万吨;灌木林地和林下草地3000万亩;年产作物秸杆和藤蔓约1100万吨。通过省牧草种子繁殖场等大型草场的示范带动,农户种草养畜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全省人工草地已近40万亩;两年来,各地还投入3600多万元推广冬闲田土种草100 万亩,每年青贮、氯化秸秆近300万吨。饲料资源丰富,为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家裔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利用草山草坡和秸秆资源养牛养羊,发展草地畜牧业是适合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以草换肉,以肉节粮,还可以使不具备耕作条件的山地和陡坡地逐步退耕还牧、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搞好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经济应当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陈云在《计划与市场问题》一文指出:“在社会主义革命还没有在一个国家胜利以前,马克思就指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将是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这个理论是完全正确的。”(《陈云文选》第220页)彭真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也说:“宪法修改草案在明确肯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的同时,规定‘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补助作用,保证国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把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实践证明,伊犁州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长期坚持把改善生态环境与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地结合起来。今后主要的任务是切实落实保护天然林的政策措施,变伐林为育林护林;大力发展畜牧业,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程;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改造绿洲,增加饲草比重。减少山林载畜量,让山林得到休养生息。解放荒漠,严禁放牧等。  相似文献   

18.
一 1979~1988年,是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行改革开放,大规模地进行经济建设的10年。经过10年努力,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国家经济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88年同1978年相比: 国民生产总值由3482亿元增加到138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2倍,平均每年增长9.6%,明显高于1953~1978年年平均增长6%的速度。国民收入由3010亿元增加到115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倍,平均每年增长  相似文献   

19.
近日,张掖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围绕“西部大开发”和“再造张掖”的大局,结合法院实际,提出了十条服务措施。一是增强服务意识。要求全区法院干警树立审判工作为大局服务的思想,为“开发”和“再造”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二是坚持“严打”斗争。加大对危害社会稳定重大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对贪污、侵占、挪用开发资金,破坏森林和植被以及“制假、售假”等破坏改革的犯罪予以严惩;三是保护生态平衡。重视审理好草原、林木、土地、水利开发、合作等案件。保障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退耕还湖、退耕还牧等工程的顺利实施;四是推动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是当代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既是一项生态工程,又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原州区作为宁南生态环境脆弱的大区(县),无疑是退耕还林的主战场之一。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四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情况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