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伊拉克战争尚开未开之际,朝鲜核问题就以突显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在2002年底,朝鲜拆除国际原子能机构监视其核设施的摄像机,撕下了宁边核反应堆废燃料棒储存设施的封条,并开始修复这个反应堆,朝鲜的核动作震惊美国、日本、韩国,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舆论认为,新一轮的朝鲜核危机开始了。事过半年,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如何解决朝鲜的核危机就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朝鲜核问题再度突出,而且正在变得日趋复杂。美国和朝鲜相继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对抗措施,使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再度加剧。国际社会为此展开了紧张的斡旋。8月1日,韩国宣布,朝鲜已经同意举行由中、朝、美、韩、日、俄参加的有关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当天也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对就朝鲜核问题举行由朝鲜、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六国参加的多边会谈表示欢迎。  相似文献   

3.
近一个时期以来,朝鲜核问题成为世界几大热点问题之一。日本国内出现了以朝鲜“核威胁”为借口的“核武装论”。接着,印度又连续进行了几次地对空导弹试射,并且编造中国在西藏储有核武器的舆论,为其在中印边境部署核武器寻找借口。环顾中国周边地区,人们注意到,中国周边是世界上有核国家最多的地区之一。处在核国家包围中的中国,如何保障核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李拯宇  李晓果 《半月谈》2003,(17):81-83
8月27~29日。举世瞩目的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来自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的代表团团长们走到一起。留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六方握手镜头。首次六方会谈最大的成功是确认了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启动了和平解决进程。这次会谈为继续通过对话解决朝鲜核问题奠定了基础。向着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5.
韩国总统选举之后,朝鲜半岛局势又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朝鲜和韩国都处于“新老交替”时期。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上台执政刚满一年,处于巩固接班体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关键期。而韩国新当选总统朴槿惠今年2月上台执政。一些舆论认为,朴上台后对朝政策既不是金大中的“阳光政策”,也不是李明博的强硬政策,而会走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6.
卢武铉在他的就职演说中说,他将继续奉行金大中的“阳光政策”,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此后,他还表示,在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方面,韩国将起“主导作用”。可以说,卢武铉为朝鲜半岛的和平带来了新的曙光。我们不妨透过卢武铉对其领导下的韩国外交政策走势做一个预测和剖析。  相似文献   

7.
钟方 《时事报告》2003,(5):50-53
卢武铉在他的就职演说中说,他将继续奉行金大中的“阳光政策”,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此后,他还表示,在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方面,韩国将起“主导作用”。可以说,卢武铉为朝鲜半岛的和平带来了新的曙光。我们不妨透过卢武铉对其领导下的韩国外交政策走势做一个预测和剖析。  相似文献   

8.
新闻闪回     
<正> 朝核问题第三轮六方会谈朝鲜半岛核问题第三轮六方会谈6月23日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开幕。中国、朝鲜、美国、韩国、日本和俄罗斯代表团出席了会议。熟知朝核问题的人都明白,这一问题敏感复杂,六方会谈目前已进入攻坚阶段。在首日三个半小时的全体会议上,朝、美、韩分别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案。朝鲜提出“冻结换补偿”计划,希望美国以实际行动放弃对朝的敌视政策。韩国联合通讯社的报道说,美国提出的7页计划书包括了对朝提供能源帮助、安全保证和其它形式的“让步”。作为交换,美国要求朝鲜放弃所有的核武器计划。据悉,美国还提出了一个所谓的3个月“暂缓期”,要求朝鲜在期限后开始解除核项目。  相似文献   

9.
朝鲜核问题非一日之事,日久天长,一直是国际热点之一。虽然因伊拉克战争的影响,朝鲜核问题一度被暂时搁置,但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马上凸现出来。朝鲜一直坚持美朝两方会谈解决朝核问题,签定《互不侵犯条约》,但美国坚决反对,在各方斡旋下,双方都作了让步。2003年8月,北京朝核六方会谈得以举行,美国也暂时放弃在安理会讨论核问题。由于美朝双方分歧过大,会谈未能取得很大的进展,但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开了好头。  相似文献   

10.
何迅 《乡音》2013,(6):49-49
我们在中国看朝鲜,有我们的看法,有我们的解读。而作为朝鲜半岛局势当事国之一的韩国,对朝鲜又有着怎样的看法呢?当韩国人遇到朝鲜人天津大学的韩国留学生宋载民在同记者谈到朝鲜的时候说:"对我们(韩国人)来说,对于朝鲜的感情是很微妙的。"宋载民说曾经在大学校园中遇到过朝鲜来的留学生,走在校园里,看到有那么几个人长得和韩国人一样,但通过穿着和口音总能认出他们是朝鲜人。第一次看到朝鲜同学的时候,宋载民回忆说:那时候第一感觉很兴奋,觉得看到了自己远方的家人,想走过去打招呼却感觉到不知道该说什么,虽然是同一个民族,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像是一堵巨大的墙横亘在同胞的心灵之间。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间谍卫星发现朝鲜平壤以北90公里处宁边的核研发基地有些异动,怀疑朝鲜在秘密研制核武器,便以朝鲜已签署《核不扩散条约》为名要求核查。对此,朝鲜方面坚决拒绝。于是1993年前后形成了第一次朝核危机。当时,由  相似文献   

12.
朝鲜于不久前宣称其成功进行了地下核试验,这条消息迅速传遍全球每个角落,其爆炸威力绝不亚于这枚核武器本身。《纽约时报》立即发表评论说,朝鲜成功地闯进了核俱乐部国家行列。不过该报的判断并未立即受到周边各国的证实,各国均以十分慎重的态度来对待。作为朝鲜半岛的另一半,韩国表示要评估出朝鲜是否核试验的真伪,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从目前的情况看,对朝鲜核试验的判断具有四种可能的结果,而可能性最大的是核弹只有一部分爆炸,即核试验取得“部分成功”。  相似文献   

13.
时政 5月17日,朝鲜和韩国同时举行连接朝鲜半岛南北方的京义线铁路和东海线铁路通车试运行仪式。来自朝鲜和韩国的列车分别从朝鲜金刚山站和韩国汶山站出发,开始56年来首次跨越朝韩军事分界线的运行。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朝鲜挑战国际社会的核禁试规则,公然进行核试爆,持续了10余年的朝鲜核问题陡然升级。在动荡不安的中东地区,险象环生的伊朗核危机持续炙烤着国际社会的神经。在核武器出现60多年之后,面对着似乎难以控制的核扩散阴影,人们发现自己处于一个焦虑的年代。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5,(6):40-40
中国首脑在岁末密集出访。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5年10月28日至30日对朝鲜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访问期间,胡锦涛与金正日总书记等朝鲜党政主要领导人进行了会谈,就两党两国关系以及朝鲜半岛核问题等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取得了广泛共识。10月31日至11月2日,胡锦涛对越南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此外。胡锦涛还定于11月8日至17日对英国、德国、西班牙和韩国进行国事访问。11月18日至19日出席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10,(5):88-88
韩旭东(国防大学副教授):(美韩联合军演意图)一是向朝鲜施压。对于“天安”舰事件,朝鲜并没有“承认”之意。在不适宜也没有找到理由对朝鲜动武的情况下,韩美选择了军事演习的方式。美国从全球战略需要出发.目前不愿意看到朝鲜半岛燃起战火,支持韩国军演意在“安抚”韩国,震慑朝鲜不要轻举妄动,并侦察朝鲜的军事动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的亚洲局势和美国的亚洲政策,充满变数。就在几年之前,人们还似乎能真实地感受到山姆大叔要逐渐淡出亚洲:韩国热议要美国将美韩联军的指挥权还给自己,日本讨论要让美军撤出冲绳基地,朝鲜也期待通过一系列的核事件与美国直接对话。  相似文献   

18.
据韩国《中央日报》、《朝鲜日报》报道,朝鲜最近播出的一则纪录片中出现了130公里射程的新型反舰导弹,这将对韩国的老式警戒舰造成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19.
在朝鲜核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伊拉克战后陷入困境之际,伊朗核问题又愈演愈烈。对于美国人来说,伊朗,是一个敏感的画家;核问题,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因此,美国会不会在伊拉克战争之后,再次将战火烧到伊朗,也是一个值得玩味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朝鲜选择核道路与其所处的国际环境密不可分:美国的半岛政策造成了朝鲜的安全困境,为朝鲜核道路提供了必要;核武器作为现代武器中的"杀手锏"具有多重功能,为朝鲜核道路提供了选择;美国不合理的防核扩散战略和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的缺陷无法完全阻止核武器的扩散,为朝鲜核道路提供了可能。因此,要解决朝核问题,大国主宰的国际环境必须作出适度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