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热词     
无手机恐惧症如果有一天出门太急忘了带手机,你会怎么样?估计很多人都会说,要是走得不远的话一定会回去拿的。从什么时候开始,手机成了我们生活的必备品?而且是时刻要在视野范围内的一个必需品。  相似文献   

2.
热词     
当他人或舆论以道德来要求一个人必须做某事,或不得不做某事的时候,就是实施“道德暴力”。比如逼人让座的行为,不从者遭到殴打,以及早几年备受争议的逼捐等行为,都是典型的“道德暴力”。由于道德暴力在现实社会中无处不在,且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人们很难对其分辨是非。道德暴力的倡导者不满当下风气,但往往以“真理在手”的圣人形象出现,其行径常常违背了道德设定的初衷。  相似文献   

3.
热词     
寄生人 寄生人(Sponget)指利用别人的慷慨、完全依赖别人的供给生活的人。之所以叫sponger,是因为sponge(海绵)会吸干它周围所有的水分,而这些“寄生人”就像海绵一样吸纳各种馈赠、食物和钱财,却不曾付出一分。  相似文献   

4.
热词     
2012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海南绿色发展指数全国第四海口在38个城市中排名第二  相似文献   

5.
EVERY morning at the stop for No. 344 Bus at Huilongguan, a residential community in Beijing, a 36-year-old driver sits behind the wheel of l(is black S350 Mercedes-Benz offering people a lift - free of charge. He rolls down the window and greets those assembled: "Anyone going my way? Come for a ride. It's free!"  相似文献   

6.
道德的底线     
看到别人乱丢垃圾,我虽然无法阻止,但自己不乱丢也是一种道德。 有人被诬陷,我不能为他澄清事实,自己不跟着别人起哄也是一种道德。 别人吃喝嫖赌,我无权制止,自己不干就是一种道德。 有人说脏话,我不能改变他,自己不说就是一种道德。 公交车上别人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自己不抢座位就是一种道德。  相似文献   

7.
当前,对民族道德生活的研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所谈论的问题都太过于抽象,并无任何可比较性和对民族特色的凸显性,没有为不同民族道德生活的发展给予足够的探讨空间。因此,笔者从呈现空间的视角出发,探讨道德生活的存在要素,为寻找不同民族的道德生活之所在提供纬度,为民族道德生活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矿上村庄     
许多美好事物因为过分亲近反而觉察不到它的美,就像我生活了数十年的村庄,虽然天天都在变化,但在我的潜意识里永远都是那么平常。直到有一天陪同几位外来的文友一起深人到田间和矿山采风,从大家的一声声赞叹中才发觉,原来我的家乡大田也是如此的迷人!  相似文献   

9.
SHEN Ning is regarded a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documentary writer among overseas Chinese literary circles. His latest book, A Family's Moral Standards over a Hundred Generations is leaping off bookshelves in China today, boosting his already large fan  相似文献   

10.
刊中报     
《精神文明导刊》2007,(4):32-33
讲道德是为了谁?去陋习 光喊口号不行;拜访礼仪;  相似文献   

11.
买二手车,最让人担心的就是不知人不知面,更不知车。类似的经验已经听了一箩筐:要是车子打扫得特别干净,你就要格外地睁大眼睛、竖起耳朵——说不定车子一买回来就要换整套的离合器。  相似文献   

12.
“你穿得这么脏,就不应该坐公交车,应该自己走路回家!”12月28日,某城市公交车上,一名老太呵斥身旁风尘仆仆的农民工,指责其影响市容。当时车上的其他乘客无不对这名老太的话感到愤怒,“真正影响市容的是这名老太!”该事件被网友上传到新浪微博,经媒体转发后引来众多网友关注。  相似文献   

13.
网络生活方式是造成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由网络生存方式带来的大学生的“信任危机”与道德信仰的心理结构中的认知因素是冲突的;由网络生活方式导致的大学生的情感冷漠、飘浮与道德信仰的心理结构中的情感因素是冲突的;而且道德信仰价值结构的一元特性与网络信息的价值多元性、信息量的爆炸性也形成了冲突。  相似文献   

14.
助人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慧欣 《前沿》2008,(7):156-158
助人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笔者通过对助人行为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发现研究者对助人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上。按照影响因素起作用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即直接因素(助人者和情境因素)和间接因素(环境因素)。助人行为是直接、间接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助人行为最终是由助人者来完成实现的,助人者自身因素在助人行为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蓓  李洋 《前沿》2014,(1):21-23
目的:探究道德判断对象的吸引力、典型性对于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方法:采用情境问卷法,以一件虚拟谋杀案的文字描述作为研究材料。以案件中被告的吸引力、典型性作为自变量,以470名非司法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施测。结果:(1)吸引力对事件的责任性存在主效应;(2)典型性对情境的可控性存在主效应;(3)吸引力和被试性别对证词可信性存在交互作用;(4)典型性和被试性别对情境可控性存在交互作用。结论:对象的吸引力和典型性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判断。  相似文献   

16.
不可否认,因特网——互联网的诞生,给地球上的人类带来了生存方式的彻底革命。无论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任何一件事情,通过互联网,从理论上讲,不出两秒钟,就可以让全世界都知道。如此的快捷,如此的高效,如此的无所不至,信息革命带给人类的好处真是太多了。  相似文献   

17.
我到法国已快两个月时间,期间发生了几个小故事,折射出法国社会的诚信度之高。  相似文献   

18.
正星期三,清晨七点半,十字路口的公交站。这是我与杨铁梅老师约定的地点,也是她今天送教的起点。每周这个时候,杨老师总会从这里出发,开始她为脑瘫孩子送教上门的一天。送教上门,对我而言有些新鲜,但对杨老师来说却早已成为她的生活,因为从2005年起,杨老师已经送教了8年。8年里,杨老师教过的孩子在不断更换,但杨老师的送教路却始终没有中断。通过这条路,杨老师走进了一个又一个脑瘫孩子的家庭,感受了他们的甘苦,  相似文献   

19.
女大十八变     
白驹过隙,光阴苒苒。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总觉得女儿还是个用胖乎乎的小手紧紧抓住我衣角和手的步履蹒跚的小孩儿,所以生活中也常常有意识地用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来关照她的一切生活起居,这样还觉得自己是出于一种母爱和责任呢.  相似文献   

20.
公德与私德     
公德与私德的关系,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对此,伦理学工作者应该作出深刻阐释,以指导社会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