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十年前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是我们党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先声。今天,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从理论上深入认识真理标准问题是非常必要的。要准确理解实践概念,深入认识真理的客观现实性、价值性和过程性,以利于进一步发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命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如何看待我们时代的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是对问题应有的态度、然而,如果“唯以问题识天下”,“问题意识”本身就也成了问题。今天的中国,发展很快,矛盾高发,问题不少。  相似文献   

3.
科学认识“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这一重大命题,应针对官兵认识上容易困惑的问题加以深化理解,主要在“生命线”作为形象化比喻与作为科学规范命题的辩证关系上深化理解,在强调“生命线”和“服务保证”在实现“三个确保”任务的内在一致性上深化理解,在坚持政治工作的“适当地位”与防止和反对“左”、右两种倾向上深化理解.  相似文献   

4.
社会组织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而“国家”或“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问题始终是社会建设的核心命题。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长期“弱社会”的社会状态与结构日益分化、利益日益多元的社会需求下,催生了我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的理论话语与实践命题。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少数民族社团已经是我国多民族社会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同样也面临着少数民族社团的公共性议题。  相似文献   

5.
一、“非左即右”让改革发生严重偏差。右对市场经济的错误理解。造成了今天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遭到“左”的反弹.而“左”右相争使改革陷入停滞甚至倒退。二、“非公即私”,僵化了经济,割裂了社会。“非左即右”造成的恶果之一就是形成“非公即私”的错误思维。进而导致我们习惯把所有问题都当成经济问题来解决。“非公即私”的思维不仅割裂了“政府与社会”、“经济与社会”的天然联系,也人为地造成了社会的对立。  相似文献   

6.
贺立龙  陈中伟 《求索》2013,(10):223-225,145
关于社会成本问题,人们倾向于认为科斯与庇古观点对立。我们认为,科斯摒弃了庇古“致力于消除社会和私人产品差异”的方法论,坚持了庇古确立的“社会成本理论命题”、“社会福利最大化取向”及“资源配置分析方式”,并在市场再造、法律判决、政府管制的综合运用方面,拓展了庇古开启的社会成本理论。科斯对庇古的理论之争,是社会成本问题现代分析范式的理论共建。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各地大力打击狗患的今天,“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个新闻学的命题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仅一个北京市,不到一年时间,狗咬人已经超过10万起,而这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并不只来自一个城市。“狗咬人”这个曾经不再是新闻的新闻,在今天何止仅仅是新闻,简直就是一出悲剧。  相似文献   

8.
误区一:“营养”越多越好今天,人们已普遍认识到营养在少年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在安排孩子的饮食生活中也特别讲究“营养”。但是许多家长对于什么是“营养”、如何保证孩子获得充足的营养等问题存在着不少的误区。例如,许多家长认为鸡、鸭、鱼、肉很有“营养”,只要多吃就可以得到充足的“营养”了;有的认为“营养”越多越好、越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还有的家长觉得,光从食物中得到的“营养”是不够的,因此,今天给孩子补点什么“灵”,明天喝点什么“液”。结果事与愿违,孩子不是瘦得像“豆芽菜”,就是胖得可以当“相扑”…  相似文献   

9.
叶建国 《前进论坛》2012,(11):50-51
在“当代企业家的公共价值”这一研究框架之下,对锦绣集团董事局主席管飞先生采访的问题设计,从一开始就单纯而清晰,就是针对其目前的身份和社会兼职所涉及领域的公共价值命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文如其人”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命题,早就在美学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对此曾经有过林林总总的论述。近几年来,仍有不少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围绕这一命题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得出的仍然是各各不同的结论。无论是其者,还是非其者,个个都是言之凿凿。那么,今天,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再次审视这一命题,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一命题呢?笔者通过对该命题的理论内涵、文学创作活动的特质和文学实践状况进行考察。一“文如其人”的理论内涵“文如其人”这一命题的正式提出,从现存的文献查阅,最早应见于苏轼《答张文潜书》。该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子由…  相似文献   

11.
文学:面对21世纪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虹 《理论月刊》2002,(1):93-95
一、当今文学缺失什么? 王庆生: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当代中国文学,在迈入21世纪之时,如何面对新的世纪提出的挑战。我们刚刚走过20世纪。在20世纪里,中国发生了伟大的变革,中国文学也发生了伟大的变革,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1919年的“五四”运动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给中国文学带来了一种新的文学精神,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承续“五四”传统的中国文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今天,文学在摆脱了“四人帮”的桎梏之后,呈现出多元的、繁荣的、蓬勃发展的态势。 谢维强…  相似文献   

12.
吴安臣 《创造》2010,(10):106-107
吕江是个健谈的人,还没等记者提出问题,他率先开口说,“我今天想和你聊一聊‘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问题’,我说的这个话题或许很拉杂”等他的话匣子打开你会发现,其实他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像一篇构思好的文章,比记者落笔成文还要缜密,一流律师的思维或许都是这样。  相似文献   

13.
“高度关注民生”,是一个以政治语言来表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命题,抓住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只有高度关注民生,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真正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4.
学生自主命题是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是反映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自主评价方式。学生自主命题应聚焦“谁来命题”“为谁命题”“怎样命题”,面对主体困境、视角困境和质量困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素养发展为宗旨,以既有素养为基础,以学业质量为标准。结合高三哲学复习案例,采取逆向设计,在准备阶段设计基本流程、明确学习需求、制定评价标准;在实施阶段落实四个环节,即选择试题类型、选取问题情境、编制参考答案、评价与再优化,探究学生自主命题的设计与实施,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会议,veryopen!(很开放)”。英国路透社记者欧阳德对笔者说,这种开放让外国记者有机会了解上海及市领导的理念和思路。“迪斯尼主题乐园建设问题”“磁悬浮项目进展情况”、“房价问题”、“金融问题”等记者最关心的问题,都在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的开放团组活动中一一得到了坦率、翔实的回答。这样的代表团接受中外记者的集体采访活动方式在全国人代会中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6.
命题是考试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必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命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考试的成败。我们知道,考试的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命题上,教师意在考什么?如何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一般来说,科学规范的命题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而呆板、粗糙的命题往往会使学生形成猜题、押宝、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气,因此,必须十分认真、严肃地对待考试命题,提高命题的质量。一、命题过程中现存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公安教育正规化办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的命题水平…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化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许纪霖自林毓生教授提出“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命题后,这一命题就成了海内外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最近林教授对这一命题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指出,所谓的“创造性转化”是指以多元的思考模式,将中国传统中的一些符号、思...  相似文献   

18.
精神与物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本原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对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问答。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精神,这成为马克思主义和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在现代,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哲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得到不断深化和拓展,但随之也产生一种错误的倾向,即淡化哲学的基本问题。《求是学刊》1997年第6期发表了陶同同志的《世界本原:非哲学命题》一文。(《新华文摘》1998年第2期作了搞转)文章提出:“世界本原:非哲学命题”;“涵盖一切的哲学的命题”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和平与发展”的真实性是这样理解的:不管是在雅尔塔体制背景下,还是在90年代乃至于今天,世界的和平都是一种“霸权和平”。不同之处在于这种霸权的内涵,先是美苏霸权,冷战后则是西方霸权。而“发展”同样地具有特定的内涵,最先它反映的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第四代工业化”的努力,但在90年代后,发达国家通过建立在技术创新和制度调整上的优势明显地主导着世界经济乃至政治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江帆  胡绍宝 《新东方》2008,(6):31-34
“安乐死”作为一个法律问题的讨论在经历了一阵沸沸扬扬几乎是全社会性的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估之后,到今天似乎应该尘埃落定。然而,当真正被问及“争鸣后的定论究竟为何”时,恐怕谁也难以给出一个明确公认的答案。正是基于此,本文将就“安乐死”特别是“安乐死”中国化的问题作一番力所能及的思考,但愿能为指明“安乐死”的中国化道路提供些许学术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