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物志     
韩寒“80后”作家韩寒卷入了一场舆论的漩涡,源自《中国青年报》刊登的清华大学教授肖鹰的一篇文章,作者直斥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猥琐”,许称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针对今年暑期档热门的“郭(郭敬明)韩粉丝影战”大加抨击。  相似文献   

2.
现在已经很难确定“80后”一词首次出现是什么时候了。从那之后,同一年代出生的人都被逐渐冠以年代的称谓:“70后”、“80后”,近两年又出现了“90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新生代农民工”一词的出现,对“80后”、“90后”员工来说,又衍生出另一个概念——“新生代”员工。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人职业生命的延长,“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等不同年龄段的职场人士开始在现代职场中共同逐鹿,他们通过释放各自的光华构建起职场最为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社会各个领域,都曾活跃着一个以“77、78”为名的群体,和目前常见诸媒体的“70后”、“80后”一类称谓不同,“77、78”这两个数字并不代表他们的出生年份,却实实在在成为他们的再生纪年—在这一年里,他们告别了田野、森林、矿山、车间。进入大学,从此开始了人生的新旅程。  相似文献   

5.
青牧 《今日广西》2010,(19):40-41
最近,一个名为“对号入座”的网站悄然在影迷间流传,只要轻轻一点,罗列出自己想看的影片名称,用不了多久,你就可以集合一群与你“影趣相投”的电影迷们,一起去影院看你们所钟爱的影片,实现“自助”看电影的梦想。据了解,这个网站是由“80后”男生蒋卓和朋友自掏腰包建的,如今已吸引了上千名会员,所涉猎的全是小众片。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已有文献、调查数据以及对“80后”和“90后”人学生的深度访谈,得以归纳卅“90后”与“8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并从恋爱动机、恋爱对象、同居现象及择偶方式、择偶标准、性观念、婚育观念等方面来进行差异性的对比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存:爱情与情爱,恋爱与结婚,主体与客体,传统与现代,理性与感性,线性与非线性。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当以青少年群体为研究对象的青少年研究进入新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中,以往的研究视野也应有所拓宽与创新。上个世纪70年代前:青年群体庞大,研究者极少;70年代后:青年虽然吸引了学界目光,但并没引起关注。而对“80后”的研究则是:从果断定论其为“垮掉的一代”到尴尬反思其为“鸟巢一代”,这促使青少年研究出现了目前从高调走向低调,谨慎对待“90后”研究的状况。实际上我们也需要从主观走向客观,理性对待“90后”研究,具体而言做到:理性——全面关注;客观——平等对待;公正——研究对象的扩展。  相似文献   

8.
春节刚过,压岁钱的话题再度热闹起来。小孩见面喜欢晒晒各自不菲的收获,有报道说,不少小学生收到的压岁钱甚至超过父母的年终奖。而一些踏入“大人”之列不久的“80后”们则大叹因派发红包而沦为“年光族”。  相似文献   

9.
电影故事片或电视剧,在显示渡江成功,解放南京这一节,都用了解放军登上“国民党总统府”大门楼顶。把挂在门顶的“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子降下来飘落在地,把镰刀斧头的红旗升起来,大家欢呼着胜利的镜头。这“总统府”三个字是1948年4月19日在富于戏剧性的“国民大会”上,蒋介石当选为“总统”后把原“国民政府”四个大字改换了“总统府”,虽然算来有一年零三天,实际更换时间尚不足1年!  相似文献   

10.
李双双是一个深刻烙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妇女生命状态、在时代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艺术形象。本文探讨这一妇女“新人”和她的“泼辣”性格的生成、演变与接受的历史。以小说《李双双小传》、电影《李双双》、豫剧《李双双》和社会对李双双的接受为文本基础,将李双双放回1958-1963年社会历史变动的土壤和李准写“新人新事”“问题”小说的脉络中,从李准对时代现实中的问题的敏感,调动乡土文化、伦理资源来回应政治政策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妇女的生活、生命史的理解等层面,探讨李双双和她的“泼辣”的生成史及其历史、政治、文化、思想意涵。在如上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小说、电影、豫剧中李双双的“泼辣”塑造,实蕴含着将时代要求的“集体精神”与传统中国人有关“义”“理”“公道”等价值进行有效连接,然后在此一亦新亦旧的义理的践行中通过细腻感通他人、以承担为乐的生命状态,以生成一种新中国妇女的精神风貌与价值形态。这些具有重要思想、实践意义和高度洞察的思考、文艺创作,并没有随着时代转换消失其意义,而有待关心中国妇女现实与未来的人们认真重访。  相似文献   

11.
梁朝伟曾在电影《花样年华》中说:“从前,当一个人心里有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会跑到深山里,找一棵树,在树上挖个洞,将秘密告诉那个洞,再用泥土封起来,这秘密就没有人知道。”一个“80后”小伙从中得到启发,将该创意成功移植到了网络上。通过向网友们提供大大小小的虚拟树洞,让“压力山大”的都市人倾诉秘密、抒发隐痛、宣泄情绪,他在两年间赚得盆满钵益,并带动了一个“树洞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在做志愿者、义工”,当你身边有人这么说时,我肯定你的第一反应是“不错啊!”时下,热心公益=有对生活的追求=有与众不同的经历=有自己的活动圈子和朋友=有善良、博爱、热情等品质。“70后”、“80后”,甚至“90后”,都在争取拥有志愿者这个让人引以为傲的身份。做志愿者、做义工已经成为年轻人中流行的“时尚”身份。  相似文献   

13.
“90后”常被人们认为有一种不知往何处去的生活迷茫。而造成生活失落的重要原因是“90后”不知道自己在生活中承担一份什么样的责任或者怎样“正确”体现自我。理解“90后”现实生活行动状况与社会融合状况等,需要对“90后”的形成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对“80后”的认知中,存在着“过山车”般大起大落的现象。这与成人社会的认知障碍有着直接关系。成人社会的认知障碍,主要与“80后”的独生子女身份、改革开放以来种种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成人社会期待回报的心理等等有着直接的关系。要准确认知和把握“80后”的特征和特质,成人社会必须加强对“80后”和新生事物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对“80后”、“90后”新生代员工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倍感困扰的一个问题。究其原因,“60后”管理层的“英雄式领导”和“80后”新生代的个体化倾向之间的巨大差异,导致在管理体制、领导行为等方面都存在一定;中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军事伦理重视“正义战争”的道德规范,维护“替天行道”、“以仁为胜”和“先德后武”的价值取向,以达到仁德治国的境地。“和平”理念是中国传统军事伦理最重要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7.
“80后”青年离婚率趋高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后”青年离婚率趋高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高离婚率不仅会使“80后”群体对婚姻产生恐惧,同时“80后”离婚率趋高也严重地影响着家庭婚姻结构的稳定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80后”青年离婚率趋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80后”婚姻观的变化、人口性别比失衡下婚姻挤压状况严重、自我意识增强和家业分离、婚姻替代资源增多、父母对婚姻的干预以及离婚成本降低和程序简易化等多个因素影响着“80后”青年的婚姻生活和婚姻质量,是“80后”群体出现“闪婚”、“闪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进行代际分析、历史分析和实证分析可知,尽管“90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发展使之具有成为新的一代的可能性,但是从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现状和特点来看,并没有证据表明“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完全不同于“80后”大学生;虽然“90后”大学生成长的时代为他们形成新的价值观创造了良好条件,但他们并没有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并且“90后”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和局限,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进行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19.
贵州有个地儿叫安顺。安顺有位市长叫王术君。2012年,贵州省委换届以后,王术君成为贵州最年轻的省委委员之一,“70后”的正厅级干部,仕途一片光明。王术君有一个“哥们儿”陆炫杰,是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80后”地产商。王、陆二人一度走得非常近,关系非同一般。陆炫杰为了能获取一笔很重要的贷款,求助于时任贵州农村信用合作社社长的王术君。王术君替他办成以后,陆分两次送上了200万元表示谢意。后来陆炫杰因为好赌,资产散尽,每况愈下。而王术君则成了一颗在政坛上冉冉升起的明星,觉得不能再与陆炫杰为伍。陆炫杰几次求助遭拒后,把最后一家饭店变卖掉,一封举报信将王术君拉下了台。此时,王术君做市长刚满三个月。一出“兄弟”成仇、官商反目的闹剧就此谢幕。  相似文献   

20.
青连斌 《人民论坛》2022,(23):60-64
“60后”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群体。“60后”出生的年代,既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又是简单纯真的年代;“60后”成长的年代,既是改革开放的年代,又是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年代;“60后”干事创业的年代,既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年代,也是各显神通、英雄辈出的年代;“60后”老去的年代,既是国家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年代,也是将要真正实现从家庭养老走向社会化养老的转型年代。“60后”群体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所作出的社会贡献也具有独特性。从“60后”中走出了“第一代农民工”;“60后”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60后”为执行国家人口政策作出了独特贡献。我们可以从生命历程与国家发展、时代进步历程高度契合的角度看待“60后”群体及其所作出的独特社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