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明确“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内涵“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是行国家为保障城市居民达到最低生活水平而制定的一种讨会救济标准。村干最低生活水平,应该从两个层次去把握:其一是“绝村贫困”即指维持生命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饮食、穿戴和居住条件:其二是“用对贫困”,是指享有和当地生产力则适应的数量最少的消费资料和服务,它并非指缺衣少食而是种相对于其他居民才有的“贫困”之感,目前,全国各地制定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基本上以“绝村贫困”为主,适当兼顾“相对贫,困”。在制定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时,应遵循公正和…  相似文献   

2.
《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公布的“2004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居民感到生活幸福,农村居民幸福感强于城镇居民。这是零点调查公司于2004年10月对全国7个大中城市、7个小城镇及8个行政村进行调查得出的结果。该结果公布以来,许多民众都觉得不可理解并提出了质疑。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社会心理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的沙莲香教授。  相似文献   

3.
《广东民政》2008,(6):22-24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社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社区建设,对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低保普惠浙江农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白红义 《小康》2005,(12):65-65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低保”)对大多数城市居民而言不是个陌生的词汇。从1993年6月上海市首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算起,这一制度在城市中已经施行了十三年,为保护贫弱群体与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年来,一些有条件的农村地区业已开始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不再是城市居民的“特权”。所谓低保制度是指“根据维持最起码的生活水平的消费需求设立一个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一个公民,当其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而生活发生困难时,都有权利得到政府按照明文公布的法定程序和标准提供的现金和实物救助…  相似文献   

5.
《江西政报》2006,(13):33-34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省政府决定,自2006年7月1日起,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扩大农村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范围,建立城市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现就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6.
许新良 《政策》2004,(3):50-50
“城中村”,是城市周边的“社会-经济塌陷带”,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武汉市为例,该市现有城中村168个,30%的“城中村”没有公厕,50%的“城中村”未设垃圾转运台,垃圾随意倾倒,脏乱现象突出。村内堵头路、断头路多,路面较窄(宽度多为3米左右),消防车通行较难。此外,58%的“城中村”排水未连接城市管网,均为明沟自然排污,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环境。因此,改造“城中村”,已成为武汉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称“低保”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在确保城镇贫困居民最低生活所需,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在城市全面实施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刚开始建立这项制度。本文在对我国东西部地区“低保”对象、条件、水平分析的基础上,对平衡地区闻的“低保”差异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史光辉 《创造》2001,(10):35-36
列宁指出“人们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随着社区居委会、社区议事委员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社区居委会党支部委员会的“四位一体”社区管理体系相继建立,加强城市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城市现代化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也就成为社区建设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而构成社区意识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感,将在整合社区资源、凝聚社区力量、实现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拟就如何培养社区意识,思…  相似文献   

9.
市政排水设施是城市的生产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和大气降水径流的接纳、输送、处理、利用和处置设施的总称,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各项“软”、“硬”投资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市政排水设施的质量及完好状况与城市生产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城市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标志。近几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淮北市的排水设施建设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城市排水功能有所改善,但排水设施仍然跟不上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从某种程序上讲,制约了城市建设的发展。一、排水设施现状淮北市地处淮北…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本溪市着眼于建立独立于全事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试验,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各方参与,以标准定补、特殊救济、政策扶持、社会互助为内容的“四位一位”城市社会救助工作体系,为保障困难居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标准定补──做到应保尽保 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建立独立于企事业之外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1月,本溪市政府发布实施了关于在全市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全国首批建立这项制度的七个城市之一。1997年9月,…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7,(4):35-36
200个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零 据新华社6月12日报道,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2006年度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简称“城考”)最新结果显示,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为42.55%,200个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零,占595个参加“城考”城市总数的33.61%。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作为2008北京奥运合作伙伴城市的青岛市,加大城市建设步伐,城市面貌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在城市建设“硬”环境日新月异的同时,政府管理城市水平如何便成为能否推动城市更快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民革青岛市委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出发,在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提案,着力打造城市发展的“软”环境,引起了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民革青岛市委在有关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调研中发现,青岛市城市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如:重建轻管,由于缺少建管合一的管理体制,造成建设和管理脱…  相似文献   

13.
郑明端 《福建通讯》2001,(10):35-3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预防疾病、追求身心的健康和长寿的需求在迅速增长,原有的医疗服务已无法满足人民对医疗服务日益增加的需求。因此,如何调整医疗机构布局、优化医疗资源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向炜 《重庆行政》2019,20(1):58-6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因此,提高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补齐居民生活的文化短板,是人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庆市大渡口区全力建设“高质量产业之区高品质宜居之城”,要全面提升大渡口区居民生活的品质,补齐居民生活的文化短板是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5.
“经济上解困、生活上解忧、精神上解闷”的“三解”工作法。早在10多年前,就被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泰安居民区党总支一班人率先运用于实践中。时过境迁,尽管辖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尽管居民中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层次性和差异性,但党总支一班人依然把小区647户、1724位居民的喜怒哀乐全装在心头,依然把需要给予重点关心与帮助的居民分为三类,创造性地运用这个凝聚人心的法宝。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提高城市社区建设水平,不断满足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2年10月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全面推进7个中心城区883个社区的建设(即实施“883行动计划”),全面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现在,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并正在继续推进。作为城区,目前如何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总结前段实施“883行动计划”的经验,明确思路,加大力度,不失时机地推进社区建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七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在中国内地实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制度”),旨在为城市贫困居民的最低生活需求提供制度性保障。这项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少数城市试点,到1997年9月,由国务院颁布《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进行推厂。1999年10月,全国668个市和1689个县全部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2年,政府部门转变认识,调整政策,加大投入,努力解决长期存在的“应保未保”问题,使低保制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实现了对于城市贫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居住条件得到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楼房。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新问题,社区居民“躲进小楼成一统”、“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格局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9.
刘志锋 《人民政坛》2006,(10):16-17
当前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水平低,“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普遍存在,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比较突出。如何解决这一带百普遍性的问题,一直为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所关注。本刊记者就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情况专访了简少玉委员。  相似文献   

20.
“村改居”可以理解为城市附近的农村,由于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从经济结构、村民就业方式和文化生活需求等发展到城镇水平或者接近城镇水平的条件下,自身产生了从政治体制到经济体制都渴望变革过渡到城镇社区的需求,政府因而取消原来已不适应需要的行政村建制,设立社区。“居委会”取代“村委会”之后原村集体遗留的资产如何处置,新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如何解决是摆在“村改居”工程中迫切急需解决的两个问题。厦门市莲前街道在实施“村改居”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储备基金,较好地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受到了新居民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