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3,(15):10-13
如果说网络问政是一辆高速奔驰的汽车,那么它就是前后驱动:思想引领和技术支撑。微博和微信两种新的网络技术的产生,让汽车载着整个社会不经意间已经驶入“微时代”。如果说2010年是微博元年的话,2011年则因为政务微博作为一支新生力量,成为网络问政的重要平台和渠道,被媒体称之为“政务微博元年”。2012年,政务微博大行其道;2013年微博仍然强劲,但已然面临微信的挑战。无论是晋中市公安局,还是肇庆市公安局。他们试水微信,并非要取代微博等其他网络问政平台。而是多一条联系外界的途径,进而改变沟通方式。技术进步倒逼观念更新。在网络问政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观念更新必将推进社会制度改革,这也是我们本期策划的题中之意。本期关键词:问政“微时代”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时代,党建如何顺势而为?张江高科技园区内,党员使用微博与微信的比例超过75%。园区党员普遍具有高学历高素质,思维活跃、个性强,热哀于新兴事物,对于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的兴趣越来越小,而微博、微信等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许多IT青年平时几乎不看电视,但微博和微信则总是在线。  相似文献   

3.
正自21世纪以来,各种社会关系逐渐走向电子化和扁平化。以博客、微博、各种搜索服务器(如百度等)、微信、facebook、网络购物等新型信息发布方式和云计算的不断涌现,导致各种数据、信息和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流动、传播和积累。它标示着我们已经全面进入大数据时代。在高度信息化和关系扁平化的今天,我们如何利用新技术整合数据、传播知识、引导信息流动、展开师生教学互动,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所必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早已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先后入驻我们的生活,并很快成为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对于公安机关而言,科技的发展在给公安工作带来巨大机遇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该文作者通过研读相关资料,并结合现实生活,总结概括出“微时代”公安群众工作面临的机遇和带来的挑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自21世纪以来,各种社会关系逐渐走向电子化和扁平化.以博客、微博、各种搜索服务器(如百度等)、微信、facebook、网络购物等新型信息发布方式和云计算的不断涌现,导致各种数据、信息和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流动、传播和积累.它标示着我们已经全面进入大数据时代.在高度信息化和关系扁平化的今天,我们如何利用新技术整合数据、传播知识、引导信息流动、展开师生教学互动,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身处微信、微博大行其道的微时代,"微运动"也成为一种潮流。久坐不动的上班族们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做一些低强度而有针对性的运动,让身体找回轻快的感觉。不在乎场地、无关乎设施,只要有想运动的心,哪里都可以成为运动场。"微运动"是一种心态在写字楼和格子间里,每个人的时间和空间都被切割、呈现碎片化的特征,所以微信、微博得以大行其道,这是我们身处"微时代"的特点。工作忙碌,自然很难有心情和时间去绿茵场跑跑跳跳。但是如果因此  相似文献   

7.
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深受当今大学生的追捧.从高校门户网站到官方微博微信、院系和社团微博微信、校领导微博微信、师生微博微信、QQ群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变得越来越便捷.在如此情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给全球的政治、经济等都带来了技术性的革命,作为信息化的产物,微博和微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的创立使公安工作的开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文对"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以及"公安微电影"的主要功能及意义进行分析,并试图针对利用"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以及"公安微电影"指导公安工作时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求推进信息化时代公安工作的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9.
楚梅 《今日上海》2013,(8):16-19
“大数据”即“巨量资料”。如今世界范围,大数据技术正从巨量资料中“提纯”出有价值的信息数据,逐渐广泛地运用于有关实践;大数据及其技术,也正是中国和上海希望发展的服务业,符合产业优化升级、向高端转型的方向。世界正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本刊从今年第六期起,连续刊出了“空中列车”、“3D打印”、“机器人”、“新能源纯电动轿车”,包括本期的“大数据”及其技术,结合我们这儿的进展或规划进行介绍,以期传播当今有关科学技术知识,面对未来,与读者一起提振“升级转型”的决心。——编者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众活跃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上;越来越多的百姓呼声、热点事件和网络舆情呈现在新媒体上;越来越多的网上呼吁和网下行动正透过新媒体的便捷平台有机互动、紧密结合。新媒体时代的深入发展,正深刻影响着国情、党情和民情,重新塑造着中国的政;台生态和执政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上海支部生活》2013,(3):60-60
从硅谷到北京,大数据的话题正在被传播。随着智能手机以及“可佩带”计算设备的出现,我们的行为、位置,甚至身体生理数据等每一点变化都成为了可被记录和分析的数据。以此为基础,“反馈经济”(feedbackeconomy)等新经济、新商业模式也正在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网络招聘来说,微博招聘的匹配率会略高,微博博主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关注方向。当网络成为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微博也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在微博上,只言片语的“微”信息,通过“围观”或“关注”(@某人),可以呈几何级速度传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作为网络信息的重要集散地,微博被开发出越来越多的实用功能。在各个领域彰显出巨大的影响力和魅力。如今,微博招聘也异军突起,被越来越多求职者视为“应聘新宠”。  相似文献   

13.
郭易如  郭峥嵘 《群众》2013,(9):I0057-I0058
微博、微信等“微工具”正在塑造全新的社会舆论生产和传播机制,形成微新闻时代重要的舆论力量。 微博、微信等“微工具”作为一种即时、开放的网络应用模式,将网络信息传递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微新闻时代的最大特点是信息流通的多向性和不可控性,信息不再是领导者或者特殊阶层独占的资源,社会所有阶层各自占有一定信息资源,使领导决策更加复杂,不仅考验领导者对社会整体情况和各阶层生存状况的掌握情况,更加考验领导的整体协调能力。徽新闻时代的到来不仅迫切要求领导干部提高领导能力,而且也为领导能力提升创造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田溯宁 《今日浙江》2013,(20):59-59
从硅谷到国内,大数据的话题正在被传播。随着智能手机以及“可佩带”计算设备的出现,我们的行为、位置、甚至身体生理数据等每一点变化都成为了可被记录和分析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微警务”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刚  冯晓龙 《人民公安》2014,(13):50-51
<正>尽管目前尚未对"微警务"形成统一、明确的认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公安机关已经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实践探索。这主要集中在以新兴网络工具为主导的"微博警务"、"微信警务"和以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为核心的"微民生警务"、"微社区警务"领域。从微博警务到微信警务自2009年8月"新浪微博"推出以来,这种基于用户关系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信息的社交网络平台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各地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自发注册建立的"警务微博",构成了"微警务"的起源和初始形态。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26日,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政法机关和政法部门公职人员共开通官方微博37500个,当年发布博文1.02亿条,拥有粉丝4.49亿个。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5,(5)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和高速发展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出现,在提高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思想独立自主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成熟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自媒体的发展带来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失范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正近些年来,随着新浪微博、微信等平台迅速崛起,活跃于此类网络平台上的大量"微博大V""知名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已经拥有不亚于主流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这固然是社会的一种进步,但侵犯他人名誉权的现象也愈演愈烈。继"狼牙山五壮士"侵害名誉案宣判后,9月20日,"侮辱邱少云  相似文献   

18.
马海燕 《中国人大》2012,(21):53-53
三年前,中国的几大门户网站为争抢名人资源开通本网微博扩大影响力打破了头。今天,抢先一步的网站大佬已坐享微博普及带来的群体效应。与此同时,从无聊时"织围脖"到"微博问政""微博打假",微博正在不知不觉改变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生  相似文献   

19.
微博、微信、手机APP等的出现标志着微时代的到来,微时代改变的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速度,更重要的是组织和个体观念的转变。公益组织应积极适应微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借助微时代的信息工具为大众服务,以大众需求为核心,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提升服务的针对性,更为细致、具体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20.
陈波 《人大研究》2014,(10):45-45
在微信、微博、APP迅猛发展,移动互联思维日益影响并改变国人生活工作方方面面的当下,提高媒介素养已渐成共识。大众媒介是政治传播的“扩音器”,作为重要的政治群体,人大代表在媒介素养的“补课”方面,显然比一般公众更为迫切和必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