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大学毕业从事民政工作已有13年了。13年间,常有困难群众走入我的生活,一个个急切求助的电话,一则则遭遇不幸的案例。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我常常回忆着和困难群众交流的点滴,思量着屏幕救助系统上一个个家庭。记得暑假入户调查时,一位中年妇女哭诉不幸遭遇,感叹:"我不要钱,就想有人听我说说话。"我所在的杭州市萧山区低保在册户有13737人,一年救助金发放1.68亿元。虽然救助力度不小,但我觉得,要使救助工作走得更远,在资金补助的基础上,更要努力满足困难群众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2.
新闻点击     
《公民导刊》2012,(7):3
陕西:在全国率先推行困难群众殡葬救助制度近日,陕西省民政厅、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我省困难群众殡葬救助制度的意见》,标志着该省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初步建立起了困难群众殡葬救助制度。《意见》指出,救助对象主要为城乡低保和重点优抚对象等城乡困难群众;对自愿选  相似文献   

3.
正甘肃省民政系统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以"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传党恩"为目标,切实将党的温暖和关怀传递给每位困难群众。一是创新摸排方式,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围绕强化救助信息聚合、救助资源统筹、救助效率提升,深入推进智慧救助体系建设。开展"找寻身边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活动,向市、区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及爱心人士发出倡议书,号召他们将工作生活中发现的困难群众信息线索及时发送到县级民政部门。二是提高救助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困难群众送温暖,在帮扶困难群众中充分展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巩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的重要内容。 2006年1月25日,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齐彦带领中心干部职工深入河北省顺平县,走访慰问部分农村优抚对象和特困户家庭,以“为困难群众送温暖”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干部职工受教育、困难群众得实惠的双重实效。  相似文献   

5.
加强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关系构建和谐河东的大局。区政协把加强困难群众救助作为常委会议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协商议政的重点课题之一,专门成立课题组,历时三个月开展了专题调研。在深入调研、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召开常委会议进行了专题协商,就进一步加强我区困难群众救助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政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张印忠,近日在山东走访慰问优抚对象和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时,要求各级民政部门时刻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千方百计地帮助困难群众和优抚对象解决生活困难。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民政部将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工作列为今冬明春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国开展对城乡困难群众生活安排情况的检查。民政部组成9个工作组,赴河南等17个省区进行抽查,主要检查了灾民生活安排、灾区恢复重建、冬令救灾资金下拨进度和使用情况,以及低保户、五保户、农村特困户和优抚对象的生活安排。总体上分析,今冬明春,绝大多数困难群众可以保证不挨饿、不受冻,平安过冬。但我们也要看到,仍有部分困难群众的生活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各级民政部门要紧急行动起来,认真履行职责,帮助困难群众切实…  相似文献   

8.
入冬以来,河南省新蔡县民政局精心安排部署,采取多项措施,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为困难群众"寒冬送温暖"活动,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强化担当作为,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县民政局把困难群众温暖过冬作为当前一项政治任务,及时召开党组会,研究措施,制定方案,印发了《关于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由局一把手为组长、各位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各乡镇(街道)民政所长会议,明确任务,夯实责任。  相似文献   

9.
正脱贫攻坚是当前重要工作之一,怎样才能让困难群众真脱贫?读了《当代广西》第20期《情系瑶山真扶贫》一文,我有所感悟:扶贫,除了靠政府部门的帮扶力量之外,还要让困难群众找到产业的支撑和保障。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穷,就穷在观念。"文中的第一书记陆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困难群众生活状况,3月下旬至4月上旬,烟台市民政局由局党组成员带队,组织相关科室及县、乡民政工作人员,深入到镇(街)、村开展了农村困难群众生活状况调研活动。通过召开镇(街)、村有关人员座谈会,听取了最基层干部对民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进低保户的门,见困难群众的人,看到了困难群众平时吃的什么,锅里煮的什么,米柜里存的什么,亲身感受到了他们对政府的期盼和对民政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地方传真     
正五层过滤滤掉困难群众就医难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探索建立"五层级过滤式"医疗救助体系,形成了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困难群众负担逐层递减、民政救助效能逐层递增的良好运行机制。第一层:按定额分类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农牧区新农合和城镇医保,完成普惠型医疗保障报销。第二层:按比例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商业  相似文献   

12.
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常住人口427万人,有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20余万人,年均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0亿元左右。2021年以来,孝感市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按照"切口小、能办到、广受益"的工作思路,推进救助金发放到账短信提示全覆盖,解决了困难群众特别是部分行动不便的对象往返跑银行、经常打电话的烦恼,保障和改善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困难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相似文献   

13.
民政肩负着基本民生保障的重要职责,在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方面责任重大。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守住民生底线,坚决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进一步保障好困难群众生活,确保他们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我们要深刻领会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重大意义,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办通知的举措要求,确保困难群众安心过年、温暖过冬。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慈溪市从深化社会困难群众帮扶入手,按照"统一平台、规范管理、集中数据、公开政务"的信息整合原则,开发了困难群众帮扶信息软件,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帮扶互动、资源共享、一口进出"的市、街道(乡镇)、居(村)三级困难群众帮扶信息网络平台,基本实现了"节约公共财政,开展有效帮扶、维护  相似文献   

15.
近日,国务委员王勇在内蒙古自治区调研民政和残疾人工作.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困难群众和残疾人民生需求,完善制度、明确责任、抓好落实,给他们更多关爱和温暖,让他们过好新春佳节. 王勇深入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孤残儿童特殊教育学校、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集中就业机构、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社会福利院和困难群众家庭,走访看望低保人员、特困供养人员、孤残儿童、残疾人和优抚对象,调研了解民生保障政策落实和困难群众生活情况,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王勇肯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和残疾人民生服务工作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最为牵挂的大事。寒冬已至,年关将临,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困难群众特别是受灾群众的过冬问题。近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就做好冬令期间困难群众特别是受灾群众生活安排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省委书记习近平,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也分别作出指示,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急困难群众之急、解困难群众之忧、暖困难群众之心,切实做好困难群众特别是受灾群众的过冬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及时送到他们的心坎上。近年来,我省经…  相似文献   

17.
《贵州政报》2013,(9):3-4,55
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13]14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最低生活保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作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方面发挥着兜底保障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下,我省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南平市劳动保障部门在就业援助、社会保险待遇、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一是重点对困难群众、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实施了就业援助和扶持。通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强化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等措施促进困难群众就业和再就业,并基本建立起动态援助困难群众就业的长效工作机制。二是将就业服务与企业、劳动者在不同时期的需求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9.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基础,是城乡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更好地维护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一)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要充分尊重困难群众的权利。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成员在年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委、省政府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民生保障工作的首要任务,大力创新四项社会救助机制,逐步筑牢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一)创新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一是建立低保标准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困难群众;二是及时建立了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影响;三是确定低保标准调整方法。确保低保标准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