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戈 《两岸关系》2006,(6):62-63
2006年5月27日上午,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管,中国书画万里行组委会、国务院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中国爱心工程委员会、中国公益事业联合会联合主办,华夏同根源(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公司承办,中国文联领导的中国书画家研究会负责艺术指导的“中国  相似文献   

2.
《今日中国论坛》2006,(8):87-87
由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主办、北京嘉和基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承办,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国际华商支持的中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暨海峡两岸企业合作高峰论坛,将于今年9月8-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本届论坛组委会领导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会长袁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组委会成员钉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秘书长陈炎兵等。组委会秘书长孙亮。会议主题:一是举办经济学家、企业家沦坛,拟邀清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秘书长保育钧、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全国政协常委萧灼基、国家发改委宏观…  相似文献   

3.
李现贵 《人大建设》2011,(12):56-56
编辑同志: 我公司曾与甲公司签订协议.承包该公司的建筑工程.并约定工程款付清之日竣工。施工完毕.甲公司尚有部分工程款未付清。该公司称其名下的土地、房屋已抵押给银行.且银行已主张行使抵押房屋的优先受偿权。请问,我公司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案情简介某软件公司开发出一种幼儿教育软件,并聘请甲为推销员向幼儿园推销该产品。公司规定:甲只能联系客户并谈妥价格,然后将客户介绍给公司的销售部门,由销售部门与客户进行交易。因该软件在市场销售情况较好,甲于某日夜晚潜入公司的电脑机房,窃取密匙打开公司电脑主机,利用公司空白光盘,将幼儿教育软件刻录于五张光盘上。而后,甲将上述光盘私自销售给幼儿园,获款人民币1.8万余元。对这种行为如何定性呢?一种意见认为:甲的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其理由是: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第三款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  相似文献   

5.
刘海 《民主与法制》2014,(23):67-67
编辑同志:刘某、周某拟共同设立甲公司。双方签订一份设立甲公司之协议,该协议主要内容为:刘某投入25万元,周某投入55万元;出资各方按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损失;公司筹备具体事宜及办理注册登记由周某负责,  相似文献   

6.
刘结 《台声》2001,(8):47-47
笔者在办案中曾办理过这样一件合同纠纷案件,该案简要情况是:(为保守当事人的秘密,文中单位及名称均为代用名)甲餐饮公司与乙餐饮公司(集体企业)于1999年10月10日签订一份“承包合同”,该合同约定的主要条款有:甲公司为发包方,乙公司为承包方,乙公司租甲公司正在正常营业的“美味餐厅”,租期5年,年租金30万人民币;甲公司协助乙公司办理营业执照相关手续等内容。双方签定合同之后,乙公司对“美味餐厅”进行装修,开始营业。3个月后,甲公司因其主管部门要求减少2年租赁时间,向乙公司提出将租期5年改为3年,乙公司不同意。双…  相似文献   

7.
杨和杰 《台声》2002,(8):48-48
广东台商林先生曾向笔者咨询有关计算机软件使用许可方面的法律问题。据林先生介绍:广州台资企业甲公司,因业务需要,于2001年11月10日与北京计算机软件开发乙中心,签订了一份“计算机软件使用许可合同”,合同约定:乙中心将其开发的,并已进行登记备案的一套绘图软件使用权有偿转让给甲公司,使用期限为8年。当甲公司支付费用后乙中心将绘图软件交付甲公司。甲公司为了开拓业务,2001年11月15日聘用赵某为业务经理,聘用期限为3年,2002年3月初,林先生借故辞职,离开甲公司。离开之前,利用职务之便将绘图软件…  相似文献   

8.
杨和杰 《台声》2003,(3):48-48
2002年11月19R,笔者接待广东省台商陈某的咨询,遇到了在民事诉讼中,被代理人因在委托书中授权不明,被代理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的问题。案情简介:1995年6月台湾甲公司在新加坡投资设立了一家独资企业———乙公司。1997年4月,台湾甲公司以来料加工的投资方式,在广东省的丙工厂投资了价值400万元人民币的设备。台湾甲公司是个家族企业,台湾甲公司的法人代表、新加坡乙公司的法人代表、广东丙工厂的投资方都为同一家族的不同自然人。2001年10月,新加坡乙公司在广东省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将台湾甲公司和广东…  相似文献   

9.
杨和杰 《台声》2002,(9):47-48
案情简介:北京台资企业甲公司因经营需要,于2000年4月15日承租了北京市朝阳区某写字楼的200平方米写字间,作为办公室。租赁合同的出租人为写字楼的乙物业公司,承租人为甲公司。合同约定:写字间租金每平方米每天人民币4元(含水、电及物业管理费),每月租金24000元。甲公司预先支付两个月租金48000元作为房租押金,另支付电话押金6000元,押金共计54000元。甲、乙双方签订合同之后,甲公司按期交付租金,双方均依约履行合同。2000年8月初,乙公司通知写字楼的所有承租人,两个月后写字楼拟作他用,…  相似文献   

10.
《民主与法制》2011,(2):71-71
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了租赁合同。双方约定,甲公司购买电梯设备,并将该电梯租给乙公司使用,乙公司按月支付租赁费。该融资租赁合同签订后并未实际履行。此后,乙公司向甲公司出具一份委托书,载明“乙公司向甲公司借贷400万元,现委托甲公司将款项转入乙公司下属丙公司的账户”。  相似文献   

11.
原军 《人大建设》2006,(1):56-56
在一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的审理过程中,上海甲公司作为该案被告郑州乙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提交了一份盖有乙公司公章的管辖权异议书。乙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得知后立即声明,因乙公司公章由甲公司掌管,甲公司未经其同意,私盖公章出具异议书,不能代表乙公司的意志。请问,公章与法定代表人到底谁能代表公司呢?  相似文献   

12.
《民主与法制》2014,(26):65-65
甲公司指派员工唐某从事新型灯具的研制开发,唐某于2009年3月完成了一种新型灯具的开发。2010年5月甲公司申请发明专利,2011年12月国家专利局公布该发明专利申请,并于2012年8月授予了甲公司专利权。此前,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10年7月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约定乙公司使用该灯具专利技术4年,每年许可使用费20万元。  相似文献   

13.
《民主与法制》2007,(8S):67-67
岳某和朋友甲、乙出资成立了某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岳某控股为50%。公司成立后不久,准备将一部分资金投到新项目上,岳某对该项目的投资持反对态度,但由于另外两个股东的压力.只能勉强同意。后来该新项目出现了亏损,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我从甲公司处购得两层商住楼。我到银行办理抵押贷款时,才知道这块地不是商品房用地。而是工业用地。我要求甲公司办理变更土地性质的手续.但甲公司称相关手续已遗失.无法办理变更。请问,如何才能维护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刘荣臻  包羽 《前沿》2012,(4):88-90
鳏寡孤独赈贷之制是有元一代社会救济制度的重要内容。该制度以因老弱疾病等原因无收入来源且无人抚养或赡养的各类人等为救济对象,以设立养济院,对救济对象实施钱粮和衣物等救济为主要内容。其所实施的救济内容几乎涵盖了救济对象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民主与法制》2011,(4):68-68
某公司注册资本是100万元,由甲公司出资60万元、乙公司出资40万元组成。工商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该公司实收的100万元资本全部由甲公司投入,乙公司实际并未出资。请问,这种情况下应当处罚谁?  相似文献   

17.
甲企业上世纪50年代末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包括引起争议的地块在内的土地使用权。60年代初.乙金业为拓展商业网点。同时甲企业为方便职工生活.经人民政府协调,由甲企业将面积为120平方米的砖水结构房屋出借给乙企业作开办商店之用,直至80年代初商店因故关闭.但房屋未归还甲企业。90年代中期甲企业根据法律规定及政府通知.申请办理了包括该出借部分的土地使用权证。乙企业得知后同期向国土部门申请办理该地块之土地使用权证,未获准许。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0月21—22日,“2011中国(重庆)女性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女性人才研究会和重庆女性人才研究会联合主办,重庆女性人才研究会承办。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四川、江苏、山西等10个省市的近160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9.
《民主与法制》2010,(17):65-65
甲公司和乙公司订立了加工承揽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按乙公司要求,为乙公司加工200套桌椅,乙公司应在合同成立之日起支付加工费。合同成立后,甲公司积极组织加工。但乙公司没有按约定期限支付加工费。后当地消防部门认为甲公司生产车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要求其停工整顿,  相似文献   

20.
《民主与法制》2008,(10):67-67
2007年2月,于某、林某、贾某三人签订协议共同投资设立甲公司,由于某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同年5月,于某以甲公司的名义与乙公司订立购车合同。约定:乙公司向甲公司出售贷车5辆,总计200万元。后于某以甲公司的名义接收了乙公司交付的汽车,并支付了部分款项。同年7月,甲公司取得营业执照。于某尚欠60万元未付,于某以甲公司的名义出具了欠条,但欠条上只有于某的个人签名,未盖公章。后于莱病故。乙公司向甲公司索要余款,甲公司拒绝支付,乙公司遂以甲公司为被告诉至人民法院。请问,于某以设立中的公司名义与他人签订合同,由谁来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