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琼 《党史文苑》2014,(4):36-38
李大钊是中共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他比较重视农民阶级的革命运动,并且依据中国实际情况对于大革命时期的农民问题提出了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和教育农民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动农村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当前阶段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有三位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一是彭湃,二是毛泽东,三是方志敏。广东有个彭湃,江西有个方志敏,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彭湃,广东海丰县人,1896年10月生,1918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学的是政治经济专业,研读了社会主义学说,1921年毕业后回到海丰,宣传社会主义。1922年他下决心“到农村去做实际运动”,脱下了学生装,穿上了粗布衣,深入农村,与农民谈家常,交朋友,后来把群众陆续组织起来,成立了许多的农民协会,使农民运动席卷了广东省。他创办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写出了《海丰农民运动的报告》一书,给全国的农民运动培养了许多骨干,传授了做农民运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从“城市中心”到“乡村中心”思想转变历程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关于“乡村中心”的思想是1930年1月提出的。而在此前后周恩来也提出了“乡村中心”思想,用词还更明确。从1927年底到1930年八九月间,他从提出“农民割据”是中国革命的“特殊方式”,到提出“农民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是今日中国革命的主要特征”,到明确提出“现在中心是在苏维埃区域,不仅党是[有]政权的党,而且有红军、赤卫队,而且是要发展及于全国”。同时他倡议成立“中共苏区中央局”,统一领导红军和农村根据地的斗争,并主动提出自己愿意到中央局工作,从而完成了他从思想到实践、由“城市中心”到“乡村中心”的思想转变历程。而且他从党中央领导的角度开始党的工作转变,因此更具有全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光辉思想,我认为大体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以1927年7月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划线,在其以前,主要是1925——1927年,为早期思想形成阶段;在其以后,主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思想逐渐成熟阶段。本文仅就毛泽东早期关于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伟大思想作些粗浅探讨。毛泽东早期关于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1925年“五卅”运动以前,毛泽东早就注意联系中国实际研究一些农民问题,对农民运动开始关注;“五卅”运动以后,毛泽东开始以主要精力领导农民运动,并认真深入研究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论,逐渐形成了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光辉思想。  相似文献   

5.
曹阳 《广东党史》2016,(10):30-35
彭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也是我国现代农民运动的先驱.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曾多次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陈独秀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多次接触,他们既交流农民运动的思想,又探讨农民斗争的策略,更在实践中互相配合,发展了中国早期的农民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农民运动理论提供了实践经验与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姜才凤  胡萍 《理论导报》2013,(11):40-40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经济落后,农民是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统治阶级压榨的主要对象,所以“中国革命的形势:不是土豪劣绅镇压农民,便是农民起来镇压土豪劣绅,所谓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即是农民运动”。为此,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农民运动,他向大会指出,湖南工人数量很少,国民党员和共产党员更少,可是满山遍野都是农民。因而他得出结论:任何革命,农民都是重要的。尽管毛泽东的提议在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但是后来党的革命实践证明.“农民运动”这个问题的提出足“这个农民子弟对于中共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张闻天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较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他一生坚持不懈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并用以指导中国革命运动,同时,又十分重视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研究。他强调应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和编写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并提出和运用了许多科学的研究方法。他对中国革命性质、形势、任务、对象、动力和重要党史人物的分析评价,为我党研究制定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抵制、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现状谈到1924—1927年的广东农民运动 ,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中共广东区委的农民运动委员会 ,想到广东省农民协会的领导人彭湃、罗绮园、阮啸仙等人 ,想到共产党人主持的历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想到共产党人占绝大多数的农民运动特派员 ;也就很自然地把广东农民运动 ,如同广东工人运动一样 ,看作是中国共产党史或中国革命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者亦多从中共如何领导广东农民斗争的角度去阐释 ,国民党只是个陪衬 ,仅仅作为发展农运的有利条件或阻碍农运的不利因素被提及。如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广东农民运动》…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关于制度建党的思想是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重大发展。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针对我党过去曾经搞过的“运动治党”的教训而提出的。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1963年的“四清”以及1966 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这些“运动治党”的形式虽然越搞越大,但收效却不佳,有的竟酿成一场灾难,给党的建设造成巨大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根据新形势,总结了“运动治党”的教训。他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因此,他鲜明地提出:“不搞任何运动和大批判。把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 邓小平的制度建党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邓子恢是著名的“农民运动专家”,他在中国农业经济改革方面的业绩有口皆碑,而他在革命文化宣传上的成就却鲜为人知。早在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他就以极大的精力从事革命文化宣传,为苏区文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党内教育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党内政治水平的重要举措。为了使新党员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老党员始终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就必须强化党内教育,确保各级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把握党内教育政治化、实际化的内涵要义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对于党的组织问题向中央提出建议:“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1]在他初步探索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萌发了党领导革命斗争要注重无产阶级思想领导。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陈独秀在领导中国革命运动的实践中,曾提出了“多党制”的思想,并对国民革命时期我们党的活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研究陈独秀的“多党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价他在国民革命期间的是非功过,更全面地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教训。陈独秀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主要仔务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多党制”的思想。中共“二大”后,陈独秀放弃了1919年12月他自己在(新青年)宣言中声明的“我们主张的是民众运动社会改造,和过去及现在各派政党绝对断绝关系”①的观点,提出要用政治革命和组织各…  相似文献   

13.
周耀宏 《世纪桥》2007,(5):32-33,39
在毛泽东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农民问题始终是他倾心关注的一个问题。20纪60年代,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把探索的成果付诸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他不失时机地抓住大寨这个典型,看到了要改变落后的农村面貌,把农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发挥人的无限潜力,依靠人民的自力更生的精神;毛泽东在探索中发现,要使农民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保证农村基层的当权者保持革命的纯洁性,就要持续地进行阶级斗争,向农民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判资本主义倾向,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占领农村思想阵地;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毛泽东认为“穷”是最大的资源,“穷”是中国跃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学术中国化运动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为适应变化了的国内、党内形势,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的一场运动。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由过去强调“统一”转向既强调“统一”又强调“斗争”。在这一运动中,马克思主义者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及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了斗争,并且在哲学、历史学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文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程克绳罹难     
程克绳,中国工农红军早期军事将领,鄂北革命武装和鄂北红色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他的老战友李实生前曾评价说:程克绳在鄂北的功绩有两个“最早”,一个是农民运动开展得最早,一个是武装斗争开展得最早,这使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政治远见。然而,就是这位在湘鄂西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的共产党人,最后没有牺牲在对敌斗争的战场上,而是惨死在“左倾”路线的“无情打击”之下。  相似文献   

16.
1920年代,中共早期党员沈定一,在其家乡衙前镇筹划了一场以消灭私有制,实现无压迫、无剥削社会为理想的农民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农民革命斗争,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滥觞。在这场农民运动中,沈定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中国农民的实际问题,并用它指导农民运动,使衙前农民运动在思想上、组织上和领导上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斗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7.
“五四”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有着极其深刻的内在一致性,突出表现在以下三点。一、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方向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七十年的斗争中,我们党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木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这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成功经验的集中概括,也是对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内在…  相似文献   

18.
大革命时期 ,湖南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影响全国。而湘乡的农民运动又是湖南最突出、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其组织之严密 ,发展之迅猛 ,斗争之坚决 ,声威之显赫 ,远非其他地区可比 ,土豪劣绅无不闻风丧胆 ,望风而逃 ;革命群众莫不扬眉吐气 ,拍手称快。对此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给予热情赞颂 ,高度评价 ,并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他指出 :“像湘潭、湘乡、衡山这样的县差不多所有的农民都组织起来了 ,几乎没有哪一只‘角暗里’的农民没有起来 ,这是第一等。”全体农民“都应在农会的领导之下” ,“在四个月中 ,造成一个空前的农村…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河北农民运动中,杨春霖占有重要位置。在京东早期农民运动中表明,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地方农民运动领袖。 一、出色的宣传鼓动家。 与杨春霖一起战斗过的张明远民志回忆说:“春霖是一位出色的宣传鼓动家。他性格爽朗,斗争勇敢,加之讲话旗帜鲜明,说服力强,富于鼓动性,所以群众和同志们多称之为李大炮”。(杨春霖曾化名李霖之,故有“李”大炮之称——作者注)。 第一,深深植根于群众之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就中国的国情来说,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党在成立初期,随着斗争实践的发展,对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所处地位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开展农民运动越来越重视。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有两位被称为“农民运动大王”,他们是广东的彭湃和湖南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