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霞飞 《世纪风采》2007,(5):11-16
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1968年,这两个反革命集团围绕着起草九大政治报告问题,展开了一场明争暗斗。这场斗争一直持续到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相似文献   

2.
《党史天地》2009,(6):55-55
“文化大革命”.是从1966年5月开始的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这场运动中,周恩来、李先念等同“左”倾错误、特别是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英勇顽强的斗争。  相似文献   

3.
叶介甫 《湘潮》2014,(11):27-30
林枫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打击,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同刘少奇的关系。如康生说:“林枫最重要的是刘少奇的问题。林枫是刘少奇的秘书,是最亲近的人”,“反对林枫的斗争是同反对刘少奇的斗争分不开的”。所说“林枫是刘少奇的秘书”,主要是指在1936年5月林枫担任北方局书记刘少奇的秘书的那个时期。  相似文献   

4.
1966年我国的政治体制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的发动与毛泽东对当时国际国内局势的错误判断有关,也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推波助澜相联。但毛泽东为何对当时国内的阶级斗争状况作出错误的判断,并在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内心不赞同的情况下,断然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究其原因,这和我国当时的政治体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大革命”中,党和人民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虽然是艰难曲折的,但却一直没有停止过。那些在“文化大革命”中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公开阐明自己的观点,针锋相对地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作斗争的英雄将永远铭记在各族人民的心中。这里撷取其中的一组作以简介。张志新:女。1930年生于天津市。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文革”开始时为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文化处干事。1968年12月以后,她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多次阐明自己对当时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认为林彪的“顶峰论”是错误的;指出“江青历史上到底是干什么的?审…  相似文献   

6.
问:公开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是20年前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您当时参加了审理林彪案的工作,那时您担任什么职务? 答:“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恢复了政法工作,任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在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时,我是总政审判林彪案办公室副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的检察员。当时总政领导负责的是黄玉昆、史进前副主任,总参是伍修权副总长。 问:“两案”审判是党中央的正确决策。这项决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作出的? 答:林彪、江青集团是危害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的反革命集团。对他们进行审判是…  相似文献   

7.
在“文化大革命”中,有数以百计的高级干部受到林彪、江青一伙的残酷打击,被迫害致死。这是十年浩劫中的一劫。为了进一步看清这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罪恶,让我们来对这个悲惨的事实作一次历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8.
林木 《党史博览》2006,(9):28-29
“文革”中的王洪文。被押上法庭的王洪文。“文革”中的张春桥。被押上审判台的张春桥。“文革”中的江青。被押上法庭的江青。“文革”中的姚文元。被押上审判台的姚文元。南京市群众举行集会和游行庆,祝粉碎四『人帮的』胜利。1976年9月,毛泽东主席逝世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加紧了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人,执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1980年11月20日至1981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开庭公审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数十名主…  相似文献   

9.
刘荣刚 《党史博览》2003,(10):15-19
1980年11月20日至1981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依法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10名主犯进行公开审判。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10名主犯,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拨乱反正、解决“文化大革命”遗留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彭真作为中央“两案”审判指导委员会主任,具体领导了“两案”审判,对“两案”审判作出了重要贡献。彭真认为,“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没有法制,要防止“文化大革命”的再度发生,就要制定法律“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一伙利用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失误,凭借他们窃取的权力和地位,加…  相似文献   

10.
文安 《党史博采》2001,(1):26-31
林彪集团和江青集团是"文化大革命"中产生的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祸国殃民,篡党夺权,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无尽的灾难,最后都身败名裂,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相似文献   

11.
孟东 《世纪风采》2009,(6):39-41
1980年12月,在“两案”(即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审判中,对吴法宪秉承林彪的旨意,诬陷、迫害贺龙元帅一事进行了法庭调查。  相似文献   

12.
孟东 《世纪风采》2007,(12):12-14
1980年12月,在“两案”(即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审判中,法庭对吴法宪秉承林彪旨意,诬陷、迫害贺龙元帅一事进行了法庭调查。  相似文献   

13.
1929年7月至1930年3月末,刘少奇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这近9个月的时间,对于中共满洲省委来说,是从比较幼稚走向比较成熟的关键时期;对于刘少奇来说,则是他“受命于危难之中”,在东北地区这样一个极其复杂险恶的环境中经受锻炼、积累经验,为其形成白区斗争正确工作路线准备条件的重要时刻.不仅如此,在这期间,刘少奇还有一段被捕的特殊经历.在“文革”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将刘少奇这段历史捏造成所谓“叛徒、内奸、工贼”的“证据”.所以,刘少奇在满洲省委这段历史,引起了史学界的关注,学者门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相继推出了一批回忆录、专题史料、研究论文和专著.现把这些著述的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依羡 《红岩春秋》2008,(5):85-85
担任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辩护人的六位法学界前辈联手抢救珍贵史料,联手合著《特别辩护》,首次公开近百幅珍贵历史照片。这一历史的审判,成为我国拨乱反正以来依法办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浩劫中,党和人民对“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千千万万人因此惨遭迫害,甚至含冤而死。 福建省福清县(现福清市)城关公社党委委员兼公安特派员陈寿图,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反对“文化大革命”,为刘少奇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鸣冤叫屈”,以付出生命的代价捍卫了真理的神圣。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大革命”以前 ,我担任国务院秘书厅秘书室主任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 ,国务院秘书长周荣鑫就被打倒了 ,几个副秘书长也靠边站了 ,国务院组成了一个国务院值班室 ,指定我担任国务院值班室主任。以后又叫我主持国务院办公室的工作 ,一直到粉碎“四人帮”。在这期间 ,我亲眼见到许多周总理为保护干部、解放干部不懈努力的事。“文化大革命”中 ,周总理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如何对待老干部 ,是周总理同这两个反革命集团斗争的重要方面。“文化大革命”一开始 ,林彪、江青两个反…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大革命”是我党历史上发生的一次严重的“左”倾错误。这个“左”倾错误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给全面清理“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创造了条件。一九七七年八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重申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但是,当时由于党对全面清理“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的思想准备不够,特别是当时担任党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同志在指导思想上还继续犯“左”的错误,以致这次大会没能做到  相似文献   

18.
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共福清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为真理而献身——记模范共产党员陈寿图烈士>一书,于6月28日在福清举行首发式。 陈寿图烈士是福清市普通的党员基层干部,在“文化大革命”中,为保卫刘少奇、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不懈的英勇斗争,直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表现出  相似文献   

19.
1980年11月20日,在北京正义路1号的公安部礼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10名主犯押上法庭,开庭进行了公开审判。 笔者当时参加了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十名主犯之一吴法宪的检察预审工作。今日,我就当时参与审理和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回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湘潮》1992,(4)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运动初期,党政军不少领导同志都不自觉地卷入了这场历史动乱。他们当时对发动“文革”的决定没有怀疑,以“反修防修”为出发点,去参加这场运动。然而,他们后来在实践中发现许多现象不正常,许多做法越来越不对头,逐渐对“文革”产生怀疑,进而发展到抵触。以至最终背离“文革”的“大方向”,成为运动的“阻力”,纷纷被林彪、江青一伙所打倒,成了“革命”的对象。“文革”之初,刘志坚同志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主管总政的宣传、文化部门的工作,也是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到这一历史内乱的漩涡之中的一个。他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