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6年,佐藤富子在日本东京圣路加医院与郭沫若相识,随后,23岁的佐藤富子与24岁的郭沫若在日本同居,为此,佐藤富子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郭沫若为佐藤富子取了个中文名“安娜”。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郭沫若离开日本,与安娜断绝了联系。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1948年,安娜带着孩子到香港见郭沫若,当她知道郭沫若又有新老婆于立群后,  相似文献   

2.
1978年4月,86岁高龄的郭沫若在病危中对夫人于立群和身边的几个子女郑重交代后事:“我死后,不要保留骨灰。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寨,肥田。”从此,虎头山上耸立起一座“郭沫若同志纪念碑”。郭沫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镇,虽邻近农村,但一生行状甚少  相似文献   

3.
文坛巨星郭沫若逝世,于立群郑重向党中央提出一个具体请求/邓小平指示“一定要尽快把郭老的入党时间搞清楚……”/邓颖超提出两条证据  相似文献   

4.
郭老游览剑门关王正理1966年4月20日上午10时,从广元方向驶来一部银灰色的小轿车和一辆北京吉普车,在雄关隘口“剑门关”石碑前停下。下车来的是中国科学院院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一行五人。郭老下车后,戴着助听器,拄着拐杖,与早在这...  相似文献   

5.
1978年四五月间,86岁高龄的郭沫若在病危之中对夫人于立群和身边的子女们郑重交代后事安排:“我死后,不要保留骨灰。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寨,肥田。”  相似文献   

6.
1978年四五月间,86岁高龄的郭沫若在病危之中对夫人于立群和身边的几个子女郑重交代后事安排:“我死后,不要保留骨灰。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寨,肥田。”6月12日,这位文坛泰斗走完了86个春秋的人生历程。在举行了高规格的追悼大会之后,根据逝者的遗愿,这位文坛泰斗的骨灰于6月下旬撒到大寨的层层梯田之中。从此,虎头山上耸立起一座“郭沫若同志纪念碑”。5年之后,陈永贵在北京病逝。陈永贵作出魂归故里的后事安排是不难理解的。于是,虎头山上出现了一道奇特的人文景观:文坛泰斗的纪念碑与农业劳模的墓碑并峙相映。郭沫若出生于四1;1…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当代诗坛,与毛泽东交往最多、切磋诗艺最勤者,当属郭沫若了。毛泽东与郭沫若同为文豪巨擘,诗词,则成了他们相知相交的纽带。以致郭沫若两次到韶山时,都充溢着诗情雅意。  1963年11月12日,身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的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连贯等乘车从长沙经湘潭来到韶山参观。这是他第一次访韶山。是日,正值韶山秋雨纷纷,71岁的郭老游兴甚浓,在参观了毛泽东故居和毛泽东革命活动陈列室后,执意攀上楠竹坨,满怀虔诚地拜谒了毛泽东父母亲合…  相似文献   

8.
1963年3月,广西历史学会在南宁召开成立大会。郭沫若、于立群夫妇和翦伯赞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结束后,他们先后到南宁、柳州游览。3月24日,他们到达桂林,下榻于榕湖饭店。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与陈毅论诗许虔东毛泽东与臧克家、郭沫若、田家英、胡乔木、邓颖超、于立群等许多同志谈过诗,但关于涛的写作,特别是古体诗词的写作问题,与陈毅谈得最详也最深。毛泽东对陈毅的诗词赞扬过好几次。1957年4月20日,毛主席读了陈毅的《游玉泉山纪实》后,在...  相似文献   

10.
报刊文摘     
郭沫若与沈尹默 郭沫若与沈尹默是半个世纪的老朋友。早在1921年,郭沫若在日本求学期间就结识了沈尹默。那时,沈作为北大教授在日本京都大学进修。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郭沫若在祖国的召唤下秘密潜回上海。一下轮船,便奔大西路美丽九号沈寓。沈当时任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他安排郭隐蔽在该委员会办公处。“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郭沫若在归国途中,曾用鲁迅的诗韵写了一首极为著名的七律。沈为郭的爱国激情所感动,也曾和诗,并载诸当时报刊。 抗战期间,郭、沈在重庆亦有来往。1941年11月16日…  相似文献   

11.
李丽 《世纪桥》2009,(16):14-15
毛氏宗祠敦本堂的两柱上,极为古朴的白底黑字隶书联日:“太极所生历钟瑞气,华胄出后定有达人”。此联意思是:天地万物聚集生成了吉祥之气,毛太华的后世子孙中必定会出能人。毛太华,被韶山毛家奉为始祖。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夺天下之时,毛太华为避祸乱由江西吉水县迁至云南澜沧卫,明朝建立后,毛太华应召参军,因为立了军功,受到嘉奖,赐封为“武德将军”。  相似文献   

12.
书讯     
渠柳 《党史文汇》2008,(4):53-53
上海学者冯锡刚新著《郭沫若人物与春秋》2008年1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视角比较独特的郭沫若研究专著,分为“郭沫若与当代人物”、“郭沫若与文化批判”、“郭沫若春秋与亲情”三个版块,由20多篇散文笔法的研究文章结集而成,既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党的建设》2014,(4):43-43
战国时期秦文“隶变”过程中的潦草化倾向促进了隶书、草书的分途发展。秦汉早期,一种书写简易快捷的隶草书体己经初具规模。许慎所言“汉兴有草书”即此。东汉赵壹《非草书》一文曾对当时盛行的“草书热”加以批评。文中生动描述了时人学习章草的盛况,却对“草本易而速,今反难而迟”的现象感到困惑不解。从书法艺术发展进程来看,章草是衔接隶书和今草、行书的重要环节,也是以其独特魅力引发书法艺术全面自觉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郭沫若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重要人物之一.如何对其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所关涉的并非 郭氏个人,而是牵涉到对中国现代文化史的整体评价。书肆上曾有一木《反思郭沫若》,“基本上都是反思郭 沫若的悲剧和弱点”(编者后记)。编者称是书主要以收集批评郭氏的文章为主,并无意全盘否认郭氏的历 史地位。即便如此,此书一出,便引起争论,反驳文章相继出现。曹剑编的这本《公正评价郭沫若》,就是这类 文章的汇编。其中较重要的文章有林甘泉的《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作家和史学大师》,“比较全面 地多角度地向我们介绍…  相似文献   

15.
周婷 《湘潮》2023,(2):46-47
<正>南岳衡山上,有一座古朴、典雅的书院——邺侯书院,该书院门口一处石刻上,刻有《登衡山邺侯书院》诗一首,其中最为人称颂的是尾联:“犹有邺侯遗迹在,寇平重上读书堂。”诗中充分展现了令人热血沸腾的抗战豪情和决心。而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名扬四海的郭沫若。  相似文献   

16.
杨敏  王庆 《世纪桥》2012,(13):23-24
允许译文不忠实于原文,是郭沫若“风韵译”理论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引起众多批评和争论的主要原因。《英诗译稿》是郭沫若的最后一本译诗集,本文试着从其中一篇译诗——“真的美”来分析郭沫若“风韵译”理论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7.
“山雨欲来风满楼”,1966年的飓风吹来时,文化人的尊严便正是“斯文扫地”了,郭沫若与他的那些文友们都各自有些什么表现? 他的人格人品得到一种什么样的考验?  相似文献   

18.
这是70多年前中国现代文坛的一桩“官司”,从中可以引发许多思考。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处于低潮。郭沫若为了加强创造社的实力,扩大文化统一战线队伍,扩大左翼文艺在青年读者中的影响,便很想和鲁迅联合起来,以利于在同一阵营中共同反对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并已采取了实际的行动。他说:  相似文献   

19.
北京前海西街18号,是文化巨人郭沫若晚年的寓所。从1968年11月到1978年6月,他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15年。在郭老病逝的第二年,于立群夫人故去。而两个儿子郭世英、郭民英竟还走在了父母的前面。1967年、1968年连续两个春天,郭  相似文献   

20.
鲁迅有首很有意思的诗:“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他这样告诉冯雪峰:“‘东云’,指日本,‘春兰秋菊不同时’,我与郭沫若不是搞不到一起吗。杜荃骂我的话,怎能忘记得干干净净。我也曾有过向郭沫若组稿的念头,但终究打消了。”在“文章如土”、“芳林寥落”的中国文坛,鲁迅翘首东望,时在日本的郭沫若总引起他不尽的思绪,他何尝不愿化解他们之间的是非恩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