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20年7月,毛泽东回到湖南开展革命活动,他联合新民学会会员创办了以传播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的文化书社。该社及其各分社一直存在到1927年“马日事变”,为在湖南传播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初期建团、建党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是20世纪在中国最伟大的人物,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军事家、政治家,同时又是对中华民族新文化建设作出独特贡献的文化巨人,是中华民族现代新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推进者.毛泽东同时具有思想家、著作家、诗人的品质,从而取得了与政治、军事并驾齐驱的文化成就.毛泽东在"思"、"诗"、"志"、"事"四个方面铸就和塑造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不朽灵魂、崇高品格,高扬了代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进步的历史要求的坚韧意志,规划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模式和指导方针,开拓了新文化的建设大业.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对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里所创造、倡导、坚持的思想、精神的背离,因而不能以此抹杀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巨人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刘松林 《世纪桥》2004,(3):10-12
建国初期,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中央提出了向苏联学习的方针。其中,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是中国人民教育事业奠基阶段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当时向苏联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从50年代初开始,我国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崇苏思潮。 一、教育领域崇苏思潮的提出 早在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就提出了:“苏联创造的新文化,应当成为我们建设新文化的范例。”苏联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4.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新文化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历程.毛泽东对中国新文化的探索和贡献,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而且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探索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以后,衡阳反帝爱国斗争蓬勃发展,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得以广泛地传播,湘南学生联合会、衡阳文化书社、革命团体“心社”、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进步组织相继成立,此时衡阳已成为湖南各县开展革命斗争的枢纽。毛泽东同志对此地极为关注,曾多次前来进行革命活动。 (一) 一九二一年十月,毛泽东同志为书记的  相似文献   

6.
选择马克思主义和学习苏联经验,借鉴西方政治体制的某些优点,是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在政治领域的体现;立足于中国实际和民族特点,批判地学习和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建设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是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7.
<正>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丰碑式人物,一位深受景仰的现代文化宗师。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武装的缔造者之一和主要军事领袖,大部分精力花费在与敌人生死决战的残酷战争中,但由于他骨子里的“革命文化情结”,心中始终不忘另一条战线——风云变幻的文化战线。在南征北战的枪林弹雨里,他“指点江山”;在马背上、窑洞里,他“激扬文字”,关注“文化同行者”的种种心迹与表现。这个时候,影响毛泽东最深的当算鲁迅。毛泽东说过,鲁迅是中国新文化的旗手,是伟大的革命家,他尊称鲁迅是“中国第一等圣人”。  相似文献   

8.
选择马克思主义和学习苏联经验,借鉴西方政治体制的某些优点,是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在政治领域的体现;立足于中国实际和民族特点,批判地学习和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建设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是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把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革新规律运用于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改造、更新和超越。毛泽东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而成的文化传统的精华,同时结合实践和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规律,提出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方法论原则来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从而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开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作出了具有奠基意义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一.正当毛泽东立马黄河,唱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之时,他和战友们收到了鲁迅和茅盾从上海发来的一封电信。 就在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会师的前两天,即1936年10月19日,毛泽东心仪甚深的鲁迅,在上海病逝了。 鲁迅在上海文坛举了10年进步文化的大旗,聚集了一支新文化大军。毛泽东从南方到北方钻了10年的山沟,带出一支“武化”大军。这10年,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极其特殊和辉煌的一页,而毛泽东却和这一页无缘,甚至无缘来阅读这一页的粗略梗概。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对中国文化的探索带有革命性特征,其探索的目的在于复兴中华文化,启迪民智,重塑民魂,振兴民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思想基础。毛泽东对中国新文化的探索,无论成功经验还是挫折教训,都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中华文化复兴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村文化建设与传统民间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近些年,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为建设与新农村相适应的新文化,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将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工作重点之一。我国民间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优秀的民间文化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既体现着民族之魂,也象征着民族之根。通过挖掘和发扬优秀传统民间文化来激发农村文化自身的活力,对于促进农村新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后,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带来的农民思想观念和审美趣…  相似文献   

13.
一毛泽东同志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福建也开始传播。当时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著名刊物如《新青年》、《每周评论》、《晨报副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湘江评论》等陆续传到福建各地。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相似文献   

14.
张闻天在延安时期主管中共中央理论宣传教育工作,于1940年发表了题为《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的长篇演讲。当年茅盾拜读此文后深表钦佩,把它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并称作“运用马列主义理论,对过去作了精密的分析,对今后提供了警辟的透视与指针”,是“中国新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然而,由于《张闻天选集》仅收入该文第三节,未全文辑入,故其“新文化”思想迄今未能为学术界所系统阐发、研究;其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贡献,也长期缺少研究。笔者不揣浅陋,欲以此文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于冰 《世纪桥》2008,(3):43-44
导致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断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国际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苏共20大和波匈事件引发毛泽东对国内阶级斗争的错误判断,继而毛泽东草率发动整风运动,把极少数右派分子的进攻,当成全局来抓,使得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阶段的指导思想在“左”倾的轨道上越走越远。在经济方面,“超英赶美”目标促使毛泽东在经济建设思想上急于求成,导致党在经济建设上全局性“左”倾错误。在中苏论战中,把国际上反修斗争引入国内,使毛泽东“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体系化,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相似文献   

16.
陈允钰 《实事求是》2001,(1):15-17,21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正确认识毛泽东对外开放的基本思想,对我国今天所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启示意义。一、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提供了客观依据早在创办新民学会时,毛泽东就认为“凡是社会主义,都是国际的”,不应带有单一的国家色彩。因此,毛泽东提倡“世界主义”,主张新民学会的会员要走出国门,“向外发展”。延安时期,毛泽东站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高…  相似文献   

17.
乡镇宣传工作直接面向广阔农村,是宣传战线的“正面战场”;乡镇宣传工作直接面对广大农民.是宣传工作最实际的“落脚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我们的使命和职责就是探索新思路,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设新文化。当务之急.是要明确乡镇宣传工作的四个“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如何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是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进程中,毛泽东在对文化专制主义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民主的思想,有力地推动了革命事业和新文化的发展。毛泽东的文化民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民主观在中国的新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文化民主的主体、基本政策、基本精神与基本前提等。研究毛泽东的文化民主思想,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早期文化观大致形成于1915至1920年间。此间,李大钊已成为中国进步思想文化阵地的主将并有相当影响。毛泽东从1918年开始结识李大钊,与之有直接的交往和联系,这在客观上使李大钊文化思想对毛泽东产生影响存在着可能性。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内容与李大钊文化思想表现了诸多的联系和一致性,这并非偶然的巧合,表明了李大钊文化思想对毛泽东有较深的影响。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对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影响是重要而深远的。毛泽东早期文化观能超越诸多近代思想家并最终走向科学,以及他能迅速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并对中国新文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与李大钊影响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重要原理 ,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精髓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在深入学习江泽民“七一”讲话、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形势下 ,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重要原理 ,对于全党同志实践“三个代表”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一、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把党的思想建设和思想领导放在首位 ,是决定着党的性质、前途与命运的根本性问题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