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旅游是旅游业的新兴发展方向,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但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对生态旅游的认识还不完善。笔者着眼于此,通过对生态旅游内在运行规律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三位平衡”模式,以探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四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 ,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 ,有利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四川省旅游业的发展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走一条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新路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难点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其生态系统也极其脆弱。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立足实践,应从区域合作规划、管理体制、社区参与等方面健全完善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法律措施,确保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慧 《学理论》2012,(13):93-94
中国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是其重要内容,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一部分,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洋生态旅游在我国已经得到了蓬勃发展,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我们要以保护海洋为前提适度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业,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法规等手段,构建科学的特色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5.
赵超 《学理论》2013,(11):100-101
近年来旅游业如雨后春笋迅猛地发展起来,青海湖作为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已经逐步成为青海省旅游业的支柱。青海湖旅游区的营销发展目标和营销策略有四:塑造青海湖生态旅游形象;做好市场分析工作;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政府鼓励,各部门参与。  相似文献   

6.
《民主》2014,(6):31-31
我国许多省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迷人,走自然与文化融合发展之路,是实现旅游与文化互融共进,促进各地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虽然各地生态旅游发展成效显著,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周边省、区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为了进一步促进各地生态旅游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绿色文明产生了对旅游业的绿色需求,生态旅游正迎合了这一潮流。新疆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在旅游开发规划中,其旅游开发模式定位为"生态旅游",因而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较具代表性。本文以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为例,介绍了景区内的生态旅游资源概况,进而分析了其特色优势资源。并从市场营销的角度,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原则,运用营销理论进行深入的思考,重点分析其生态旅游营销战略,并对如何实现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良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部虎 《学理论》2014,(20):77-78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撬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结合甘州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规划利用旅游资源、推进旅游资源整合、推进文化产业的整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能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服务素质、强化旅游市场监督管理七个方面的建议和对策,为甘州区发展旅游业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余安琦 《学理论》2013,(15):97-98
新疆地区区域辽阔,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具备了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和可能,是我国旅游业跨世纪大发展的主要后劲所在。而其中新疆喀纳斯风景区是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然而在喀纳斯景区开发的同时,还面临着生态保护的繁重任务,也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就喀纳斯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生态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题中之意。建设张家界生态旅游城市必须从搞好规划建设、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色营销、加强生态建设、培养生态意识入手,系统推进。  相似文献   

11.
湘粤赣“红三角”旅游区域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一体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旅游经济的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红三角"经济圈是2002年8月由霍英东先生正式提出,是指由湖南郴州、广东韶关和江西赣州三地组成的大三角地区,其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整合旅游开发优势,创造红三角区域旅游发展良好势头。本文从湘粤赣"红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资源、人文环境、地理位置和旅游交通方面对该区旅游区域一体化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指出现存问题和实现旅游区域一体化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山区县域由于独特的地缘因素,通常难以很好地发展工业,所以经济发展稍显落后,但山区县域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厚旅游资源。本文以湖北保康县的旅游业发展现状为例,分析了山区县域发展旅游的优势、不足、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贫困山区县域的旅游发展之路,既要集中精力通过寻找突破口以点带面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还要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陕西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就要建立对保护生态的奖励机制和对破坏生态的重罚机制;形成统一高效的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稀缺资源并发挥其经济效益;因地制宜发展药用植物种植和加工业,走高附加价值的产业化之路;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生态旅游大省。  相似文献   

14.
程海燕  褚思翔 《学理论》2009,(19):155-156
旅游业作为一个无烟产业,已经和正在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而新兴的生态保健旅游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发展最快的旅游部门产业。本文在分析生态旅游、保健旅游等相关概念基础上,总结了生态保健旅游的。提出在发展生态保健旅游过程中,应考虑生态、社会与经济三方面的利益,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推动产业化发展,另外还要注意活动中的案例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休闲农业能促进农业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确保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被视为未来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型态,因此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发展.深圳大鹏新区具备发展休闲农业的优越条件,为实现将大鹏新区建设称为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目的,提出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在规划上予以指导、在经营上予以服务等关于促进发展休闲农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11)
京津冀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战略给承德生态旅游发展带来了区域信息共享、区域资源整合、区域互联互通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提高承德生态旅游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促成承德生态旅游融入京津冀旅游圈、实现承德生态旅游效益的持续快速增长。而以京津冀一体化的视域审视承德生态旅游集聚状态、服务水平与文化内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为承德生态旅游进一步适应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提高旅游效益、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文化内涵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考与现实观照。  相似文献   

17.
在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的大环境下,武陵源区积极探索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之路。运用SWOT分析法对武陵源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发现,地质地貌景观资源丰富、水体生态旅游资源丰裕、人文与民俗生态旅游资源优越,是区内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但传统旅游产业开发中生态环境破坏、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理念和观念落后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发展武陵源区生态旅游产业要树立开发保护并重的理念,加大开发力度,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和生命线。只有以生态的视角去认识和研究旅游资源,才能科学分类生态旅游资源,深入研究生态旅游的相关内容。通过梳理国内外生态旅游资源概念和类型,指出各分类方案的不足,在反思中明确三个问题,即生态旅游属于交叉学科,具有生态学与旅游学的双重属性;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的目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最后,尝试性地构建基于生态学--旅游学的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和谐动因、价值及发展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蔡永立 《理论探索》2008,(1):99-102
构建和谐社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与环境等多个方面.作为人类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旅游以其特有的方式为理解和实现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地区间的和谐发展及旅游市场的供需和谐共同成为生态旅游产生、发展和实现的重要因素,体现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和谐动因.生态旅游的自然与文化的融合、文明与科学的传播、保护与开发的协调、财富与科技的补偿等四方面价值,也很好地融入了和谐观.在和谐社会框架下生态旅游的发展取向,应当体现在环境生态化、科学大众化、经济平衡化、利益社区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加快陕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贺新宇一陕西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西安与古罗马、雅典、开罗被誉为世民四大文明古都,地上地下保存和埋藏着数不尽的奇珍异宝,堪称一座天然的"西安搏物馆"。其中,以"古、独、多"为特色的历史文物丰富多彩,人文景观为全国之最。先后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