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该文系统梳理了国际上关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依据政府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干预深度、广度和手段的差异,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划分为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型三种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特点,提出了实现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安研究》2013,(4):89-89
张友祥、支大林在《学术探索》2012年第7期撰文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城市转型发展所涉及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既包括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统筹解决的诸如政府财力支持与长效机制建设的关系,也包括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协调处理的诸如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的关系等。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合理运用计划和市场等手段,科学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煤炭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要求资源利用型的煤炭产业也要积极参与到转型经济的队伍中,努力实现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煤炭企业的转型发展也要求有有效的途径和合理的配置。煤炭企业的经济转型,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加强市场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能够响应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对于企业来讲是必要的,必须的。  相似文献   

4.
实现云南资源型经济转型,就是要把云南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兼顾经济社会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基础;提高资源型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打造资源型产业的技术竞争力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关键;推进横向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推动纵向产业链的延伸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增加研发投入,为新兴产业提供优惠政策是资源型经济转型不可或缺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随着资源的过度开采、环境的破坏,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成为迫在眉睫的难题。分析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的经验,对辽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淑芬  张玲 《求索》2012,(11):230-232
新经济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个体经济行为的一门学科,在新经济社会学视角下,集群型企业家行为实际上是以企业家为中心构成的集群型社会关系网络组织行为。其间,由于企业家处于网络的"结构洞"位置,企业可据此获得对关键资源的拥有或控制;另一方面,企业还可利用企业家不同的网络"弱关系"特性获得多样化的社会信息或知识资源,进而提升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集群型企业家行为的上述性质即为集群型企业家行为的网络效应与衍生效应,在创新成为时代主流的背景下,忽视集群型企业家行为的网络效应与衍生效应,就不能把握企业集群所创造的地区竞争优势。然而,集群型企业家行为趋同也会促使集群内创新行为的减少,引发集群企业间同质性竞争,影响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为此,应积极调整相应的产业结构政策,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并逐步完善行业协会作用,为创建优秀的集群品牌聚力。  相似文献   

7.
赵建英 《前进》2012,(9):40-42
产业转型是经济转型的核心,离开了产业转型,经济转型就失去了载体。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其路径就是要培育和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使其代替资源型产业而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实现产业转型从而实现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8.
在中央的顶层部署和努力推动下,各地政府纷纷推动治理方式的数字化转型。然而,就其数字化转型方式和治理成效而言,各地政府存在着明显的地方性差异。本文以31个省的政府数字化转型方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混合方法集合理论,基于“资源-压力”分析模型,实证探索影响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因素和机制。本文研究发现,对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基础资源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创新资源和社会压力能够有效带动数字化转型。以“资源”和“压力”为轴建立类型学分析矩阵,由此产生双向驱动型、资源依赖型、社会压力拉动、创新资源刺激型四种转型类型。总体而言,我国地方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是资源和压力相互依赖作用的结果,资源是塑造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前提,但压力也在调适着资源对于转型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民论坛》2012,(4):64-65
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作为我国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辽宁葫芦岛市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近年来抢抓国家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机遇,以培育和发展新兴接续替代产业为核心  相似文献   

10.
《今日浙江》2010,(7):21-21
绍兴将紧紧抓住今后5至10年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型升级平台建设、企业提升发展、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和政府服务保障等五方面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加快实现工业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转轨、经济发展模式变化的形势下,遵循经济发展理论,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发挥其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培育能源支柱产业,实现其资源优势最大化,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铝工业是公认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消耗型的产业。能源问题是制约广西铝工业发展的瓶颈。在节能减排背景下,广西铝工业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压力。文章分析了广西铝工业发展的状况及其碳源特征,提出向"水能→水电→铝液→铝深加工"产业集群一体化方向发展低碳的循环生态型的广西铝产业。  相似文献   

13.
该文简要介绍了黄石铜矿资源的特点及现状,论述了黄石发展铜产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黄石发展铜业循环经济的途径要以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构建"矿山铜—粗铜—电解铜—铜箔(铜管铜杆、铜合金)—电子元器件(电线电缆、高精度装备部件)"和"矿山铜—粗铜—电解铜—铜型材—铜板带—高档家电部件等"延伸产业链;剖析了黄石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特点及黄石市发展铜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贵州作为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资源型省份,必须紧紧依托我省丰富的资源优势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和发展观,建立资源可持续发展机制,加大后续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加快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社会发展机制,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发展转型,使资源型城市和地区...  相似文献   

15.
在厦台资企业对厦门投资环境评价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环境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决策的关键要素。针对厦门市台资企业的调查访谈结果表明:台资企业对厦门市的经济环境、公共服务环境与基础设施条件基本认可,对于投资“软环境”中的产业经营环境的评价则较低。为了切实改善厦门市的区位投资环境,应遵循先软后硬的改善路径,当前应着力于政府行政观念、作风和效率的提升,人力资源的开发储备,产业集聚与产业供应链的培育,以及城市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黔东南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约条件,发展旅游业是黔东南经济发展的钥匙.通过旅游这个平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工业,也就是说"旅游搭台,产业唱戏",就会提高黔东南的特色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和加速工业化进程,就会加快黔东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17.
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产业转化过程中的人才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文化资源是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人才要素在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文化产业链中不可脱节的重要一环,对创意人才的重视和培育,是提升贵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8.
关于学术期刊编辑学者化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学者化问题 ,是在编辑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下提出的 ,但是如果让每个编辑都成为在学术上很有成就的学者也是不现实的。编辑学者化是为编辑主体树立的职业目标 ,使其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逐步完善自己的职业能力 ,以期从事各种编辑工作的人员在各自的编辑生涯中达到更高的职业和人生的最高境界。编辑学者化是编辑主体永无止境的追求 ,是职业和人生有机统一在一起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9.
田鹏 《长白学刊》2022,(2):127-136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及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人口、产业、生态等资源要素在城乡互惠流动的同时,传统乡土性逐渐消解式微,如何重塑后乡土社会地域认同及整合机制是农民集中居住区重建的关键。基于后乡土社会理论视角,从地域空间、组织体系及社会结构维度考察苏北农民集中居住区秩序重建的实践过程发现,完成物理空间整合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依然不同程度延续着传统乡土社会整合机制,使得现代普遍主义价值取向的地域关联及社会认同机制难以有效建立,后乡土社会样态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公共性重建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因此,如何突破制度红利型动力机制及行政主导实践逻辑重塑后乡土社会整合机制,就成为农民集中居住区重建地域公共性并顺利过渡到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该文构建了中国金融产业集群的环境支持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和聚类方法分别分析了金融产业集群环境支持能力大小和结构的区域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总量资源,人均资源和开放资源共同支持了中国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金融产业集群的环境支持能力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友好型、政府型、市场型和滞后型四类。金融产业集群环境支持能力和结构均在地理上呈现出板块性特征。该文提出,政府在保证总体经济增长情况下,要加强金融改革,发展"普惠"信息产业,完善内陆沿边省份跨境合作机制;在区域政策方面应当依照板块,对属同一板块的省份进行统一的金融政策指导,并对属于不同结构的区域采取差异性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