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礼群 《小康》2012,(5):101
正我们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问题不少,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有些问题也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徐珂的著作《"管"出幸福》,标题就是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通过加强和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亟需解决。对此,胡锦涛同志就社会管理及其创新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政策调整与农民工城市融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群体正在发生整体性变迁,应加快"事实城市化"、"事实市民化"的进程。从社会政策角度看,农民工处于"半城市化"状态的关键在于,其融入社会的公平性存在诸多问题。不仅如此,中国社会政策对于农民工群体还存在较为严重的缺位,即使涵盖农民工的社会政策,很多也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农民工现在与城市社会之间出现种种张力,给当前社会政策提出许多新的挑战。加快社会政策的整体性改革和创新,构建以社会公正为机制的社会主义公民权体系,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4.
秦俊林 《前进》2005,(3):27-29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发生着急剧嬗变,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构成要素也进行着深刻的分化、重组和调整,给社会建设与管理带来大量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组织的整合与管理对此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为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强化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文章阐述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治安防范管理水平,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民生幸福既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当前,我国处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凸显期,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一是充分利用市场机  相似文献   

7.
童星 《中国减灾》2012,(11):22-23
在当代社会,政府职能在于"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防灾减灾是政府行使"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容懈怠!防灾减灾是当前实施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责从一般意义上讲,社会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社"的管理,即社区管理;对"会"的管理,即民间组织管理;对"社会"(事业、事务)的管理。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各级民政  相似文献   

8.
肖任 《长江论坛》2014,(1):53-5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基层内在矛盾和机制问题日益凸现,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体制刻不容缓。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存在部分行政村党组织空虚、部分行政村集体经济空壳、农村基层人才资源空缺以及村民小组管理政策空白等现象。其中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既有政策的因素,也有社会因素。需要建立"加强县委领导,缩小乡镇规模,撤销行政村机构,强化自然村管理"的新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当前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违法犯罪问题主要是黑恶势力犯罪、杀人犯罪、侵财犯罪、经济犯罪、毒品违法犯罪以及网络违法犯罪案件.今后一个时期,犯罪案件总量仍将在高位运行,新的犯罪形式、手段和类别还会不断出现,社会治安稳定继续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公安机关要着眼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大侦查"格局,强化严打整治,夯实基础防范...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经济无论是在经济数量水平上,还是在经济质态结构上,都已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进入工业化后期加速完成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深刻的挑战,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进入新常态,我国宏观经济失衡具有新特征,表现为既有通货膨胀巨大的潜在压力,又有经济下行的严峻危险的"双重风险"。适应新阶段下经济失衡的新特点,宏观经济策略需要作出新的调整,采取新政策、新方式、新制度,即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方式上在关注需求管理的同时关注供给管理,关注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技术结构、分配结构一系列结构政策目标在内的长期总量均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实现我国制度创新的根本,是推动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王全建 《天津人大》2011,(10):20-21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任务非常艰巨繁重,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要增强紧迫感,又要长期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也为人大常委会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推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相似文献   

12.
戚攻 《重庆行政》2011,(2):34-3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着重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深化、社会转型、企业转制、政府转变职能,大量"单位人"成为"社区人",社区处于社会管理的第一线,社会管理工作成为社区基本、首要、核心的任务.如何充分发挥社区的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破解制约社区发展的瓶颈,成为当下社区和社会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在社区发展方面 (一)完善社区基础设施.积极筹措资金,加强社区办公服务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4.
旅客列车处于铁路运输生产的前沿,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是我国社会的“窗口”。旅客列车治安管理是社会复杂公共场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就当前旅客列车治安管理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旅客列车治安情况新特点随着我国“开放、搞活”政策的深入发展,铁路客运出现了“人财物”大流动、运能与运量明显不协调的新情况,旅客列车治安管理面临十分复杂的局面。其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5.
吴胜祥 《公安研究》2007,157(11):36-42
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惑,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有效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安行政管理体制,实现"社会的事社会办"。具体要落实六个方面工作:强化社会意识,形成管理合力;强化法治意识,促进依法管理;强化信息意识,夯实管理机制;强化市场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效率;强化人本意识,完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亟需解决。对此,胡锦涛同志就社会管理及其创新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此,如何形成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应该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更是管理者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11,(11):34-37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使社会处于动态平衡、动态优化的健康运行状态,成为当前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和紧迫的任务。对此,成都市妇联围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新要求,牢牢把握“充分发挥社会协同的作用”这一工作定位,以维护广大妇女群众的合法利益为核心、以服务妇女民生为重点、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其中,在社会管理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就是解决好安全预警问题。所谓安全预警,就是为防范和处置由各种因素造成的社会安全问题或突发性事件,而对决策机构及时提供预先警报,从而便于适时启动应急管理机制,以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剧烈而深刻的转型,社会管理领域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挑战,特别是"不稳定群体"成为当前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重新认识社会上的"不稳定群体",探究群体形成的因素,了解他们的诉求,从而制定对症的政府政策和执行方案。  相似文献   

20.
胡宁 《求索》2012,(1):101-103
企业管理"道德无涉"工具理性造成的"现代性危机"使人与自然、企业与社会处于价值迷失的紧张冲突之中。以"各特殊利益集团相互制衡的多元社会"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结构深度整体变迁推动了企业对"私利恶德成了公众利益"的理性逻辑的伦理反思。建构和践行对变化了的"真在"世界更具适应力和一定程度超然性的企业伦理管理这种"企业-社会"互构的共生行为机制,仍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许多问题需要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