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政治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最佳可行方案。中国政治学也要在政治体制改革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得到发展。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国家政权。政治学的任务是研究国家政权的性质、体制、机构、活动和政权与人民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政权问题,包括夺取政权与巩固、发展政权两个方面的内容。前者是政治革命问题,后者是政权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
沿线国家内部政权更迭逐渐成为影响"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沿线国家既存在颠覆性政权更迭的可能,又存在常规性政权更迭的可能。颠覆性政权更迭发生的频率较低,但影响较大;而常规性政权更迭发生的频繁和可预测性均较高,并且其影响通常可控。一些沿线国家政权更迭具有周期性、区域交错性、反复性与意外性等特点。因此,"一带一路"建设中将长期面临政权更迭的风险,而且将对当事国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具体项目的推进产生重要影响。在政权更迭初期,当事国国内稳定与经济发展将受到冲击,直接威胁"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建设;从中长期看,后续影响将取决于政权更迭对当事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稳定的破坏程度以及相关经济合作项目与该国国内政治的关联程度。如果当事国在政权更迭后仍能保持政局稳定,并且继续对"一带一路"合作持欢迎立场,就不会对中国的对外经贸合作造成持续的负面影响。今后,中国应高度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权更迭,及时制定预案,综合施策,有效管控其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据历史学家考证,中国历史上的年号,包括历代帝王、农民起义政权、地方割据和少数民族政权使用的年号,共有800多个。  相似文献   

4.
在战争年代,是“枪杆子里出政权”;在市场经济年代,是“钱袋子里出政权”。没有财权,就没有事权,最后会没有政权。改革总动员,就是对“钱袋子”的争夺,就在于如何“开源节流”。  相似文献   

5.
正苏维埃政权和苏共执政合法性问题,是随着十月革命胜利、新政权诞生而遇到的问题。在列宁的著述中,虽然没有关于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直接阐释,但在政治实践中,他对这个问题是相当重视的。苏维埃政权初期经历了十分复杂而艰难的斗争,斗争的焦点是这一新生政权的合法性问题,与此相联的是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执政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魏伟 《当代世界》2009,(10):40-41
2009年第三季度,各国政党围绕执政权的斗争不断升温,推动世界政党形势进一步复杂化发展。一些国家政党明争暗斗,选举中互相纠缠;一些国家政党合纵连横,蓄力挑战政权;还有许多国家政党加强自身建设,主打革新、惠民牌,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凝聚党心民心,为取得政权或巩固政权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7.
王林聪 《当代世界》2013,(11):35-38
政治转型涵盖了政权形态变更、政治制度重构、政治关系调整等多个层面。对于中东变局后的埃及而言,政治转型的核心指向是国家的定位和政权属性的确立。  相似文献   

8.
从执政权力运行机制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长期执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能在竞争性政党政治体制中长期垄断国家政权,与其独特的执政权力运行机制是分不开的,这就是竞争性政党制度中一党独大的执政权力掌控机制、党权与政权高度统一的执政权力运作机制、保持党政清廉公正的执政权力监督机制。这种执政权力运行机制具有党权和政权统一、威权和民主融合、善治与严管并行、“人治”与法治结合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以萨达姆·侯赛因为首的伊拉克复兴社会党政权利用新闻媒体、伊斯兰教信仰、传统道德和文学作品灌输官方意识形态,控制伊拉克人民思想,为萨达姆政权的对内镇压和对外战争服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历史发展为基础,围绕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一命题阐述了自己的若干意见,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根据地政权,是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历史形态,属于无产阶级专政范畴。建国后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但是从中共中央的解释看,人民民主专政又是一个具有相当大政治弹性的命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统一战线性,在巩固人民专政的同时,更应加强人民民主的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11.
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在2010年国民大会选举中失去议会2/3控制权后,查韦斯领导的左翼政权逐步调整政策与策略,确立党和国家的政治目标,在党内开展新一轮“3R”运动,调整对待中产阶级的立场和本国的经济与农业政策.然而,左翼政权仍面临国内外各种反对势力的威胁与挑战,左翼联盟和党内思想也有待协调.委内瑞拉左翼政权的未来充满...  相似文献   

12.
普京执政两年来的俄罗斯政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来,俄罗斯政局逐步走向稳定,具体表现为四大特点.一是普京政权越来越稳固;二是中央政权大大加强;三是寡头势力得到遏制;四是政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林华生 《南风窗》2008,(21):78-80
麻生政权能维持多久,主要看执政党在下次的众议院选举中能否旗开得胜。下次大选中民主党的议席肯定会增加,但能否激增至威胁到自民党、公明党联合政权,还要看今后的经济政治走势而定。  相似文献   

14.
南书房     
《南风窗》2014,(8):96
《危机时刻:德国保守主义革命》曹卫东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2月版1933年纳粹政权前后,德国思想界的保守主义知识分子一方面拒绝与希特勒政权合作,另一方面却又为它在思想层面的合法化提供了智力支持。本书收录众多  相似文献   

15.
再造基层     
农村政权的稳定,归根到底是农民尊重现有政权的意愿,而不是对他们严防死守。农民守法使农村完全有可能形成自稳定体系,而不需要外在的强力维持稳定。  相似文献   

16.
始于2010年年底的西亚北非政治动荡,掀起了多个中东国家出现政治不稳、当权者倒台的政治海啸,继突尼斯本·阿里、埃及穆巴拉克、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垮台之后,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亦面临严重危机,成为下一块摇摇欲坠的多米诺骨牌。  相似文献   

17.
意见与媒体     
俄罗斯《总结》杂志2006年4月4日第14期文章:《乌克兰政权再分配》乌克兰议会大选结果对俄罗斯无疑是一份好礼物。尤先科总统失利, 该国形成三大赢家的鼎立局面,权力重新分配。今后无论该国新政权如何构成,对俄罗斯工商界而言都将是一个重新对该国政治经济发挥现实作用的极佳机会。但是应该看到,乌克兰政权的任何新  相似文献   

18.
周琪 《当代世界》2013,(5):19-22
2010年底爆发的“阿拉伯之春”浪潮首先推翻了突尼斯的本·阿里政权,此后,在埃及、利比亚、也门等同长达几十年的强权统治相继倒台,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阿拉伯之春”来势之迅猛使美国措手不及。由于大规模的民众抗议运动主要发生在美国的阿拉伯盟国,美国担心这些国家的政权变更将会导致政权落入伊斯兰激进势力或伊朗代理人之手,从而动摇美国在这一地区多年来精心构建的有利于美国的地区稳定框架,因此,美国最初的态度是踌躇不决,并一再表示美国政府希望埃及的穆巴拉克政权能够通过与民众对话和改革来缓和国内局势。  相似文献   

19.
江洛生 《南风窗》2014,(10):84-87
试图否认“河野谈话”和“村山谈话”的第二次安倍晋三政权,与第一次安倍政权时代一样,都在践踏1990年代以至2000年代近20年来形成的历史共识,应被视为以极为深刻的形式在重复同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20.
在伊斯兰教史上,围绕权力交接、政权更迭所产生的哈里发学说不仅反映了伊斯兰教的教派分化与教义演变,而且与伊斯兰世界的政治继承与政权更迭具有密切关联。哈里发的继承权与代治权的来源问题是论证其领袖地位与政权合法性的关键。政治权威与宗教权威的分化、宗教理想与政治现实的较量与世袭制与选贤制的角逐这三组力量的消长是影响伊斯兰教与当代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的政治继承与换代问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