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先行先试属于法律试行的立法模式,以人的有限理性为理论依据,试图在集体行动中形成自发秩序,是国家推进和社会推动相结合的社会改革方式。通过对"先行先试"立法模式进行制度经济学上的供给需求分析,先行先试立法模式是依赖市场主体利益而进行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并以法律供求均衡作为法律试行效果的检验标准;对其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先行先试立法模式付出的成本为试错成本和边际成本,所获得收益为立法的学习收益和反思收益。这启示我们,需要在法律试行过程中坚持立法科学和立法民主的结合,实现法律与其他社会控制手段的互动,从而实现法律运行的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制定自己的气候变化法时,都打算将碳关税条款纳入相应的气候变化立法中,它们认为碳关税条款有助于解决碳漏、保护公平竞争和控制气候变化.欧盟的碳关税立法和美国的碳关税立法是两种风格不同的碳关税立法模式.根据欧美碳关税条款的基本规定来看,发达国家一旦实施碳关税措施,我国的对外贸易将受到巨大的负面影响.为了维护我...  相似文献   

3.
我国碳金融发展制约因素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金融作为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重要新型机制创新,构成了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碳金融的基本涵义及对形成与发展的描述,分析了我国发展碳金融的现实意义及国外碳金融发展的经验启示,揭示了我国未来发展碳金融所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是全国制定专项涉台地方法规最多的省份,因此研究福建涉台地方立法具有标本意义.福建省涉台地方立法以创制性立法为主,实施性立法为辅;以维护台湾同胞合法权益为主线;在立法技术上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涉台地方立法巩固和发展闽台交流交往的成果;推动涉台事务管理迈向规范化、法制化;丰富了福建地方立法.今后福建省应当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以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为目标,先行先试开展涉台地方立法.  相似文献   

5.
《规划纲要》赋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先行先试的权力,为延边实施对外开放、建设沿边少数民族先行区和示范区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延边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在对外通道、经济技术合作、利用外资、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等方面先行先试,全力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福建涉台地方立法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对于促进闽台关系发展乃至推动两岸合作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新形势下必须加强福建涉台地方立法。《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赋予福建先行先试权,要求福建“健全涉台法律法规”。今后福建应按照先行先试的要求,充分利用涉台地方立法空间,继续深化、完善经济领域方面的立法,充实、加强社会领域方面的立法,探索、创制文化领域方面的立法,落实、实现政治领域方面的立法,进一步加强闽台两地人员往来方面的立法,适时启动闽台关系综合性立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涉台立法具有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中央与地方立法并进、内容侧重于经贸领域、完整的立法体系尚未形成等特点。因此,涉台立法应遵循:一个中国、保护台胞合法权益、法制统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等四项原则。基于立法较政策有自身优势,可通过中央统一立法与地方先行先试等方式完善涉台立法。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前,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厦门特区如何先行先试、把握规律、审时度势,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常态,积极引领和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常态,对于认真贯彻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掀起特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热潮新阶段,走内涵式集约化发展道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平潭综合实验区的立法应在立法观念、立法内容、立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创新,这是"先行先试"的应有之义,是平潭特殊角色的内在需求,是地方涉台立法的发展需要。这种创新在现行的政治与法律制度下,主要通过对政治制度的正确解读,对现有法律规定的充分诠释和对政策与法律关系的妥善处理来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应运而生。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有赖于法律制度的保障,其国家战略属性以及稳定发展目标急需立法层面的保障和支持。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立法对推进中央和地方立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依然面临立法支撑少、先行先试立法受阻、立法适用范围有限等难题,需要在法治思维的引导下,坚持科学立法和多元化立法,注重中央与地方的配合,构建区域法制协调备案审查机制和立法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地区毗邻地区的区域协作是该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欠发达省区毗邻地区应采取更加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协作模式,建立更加开放、富有活力的协作机制。在短期内,应在交通、旅游、物流、信息、生态保护等领域有所突破。应通过灵活的税收、金融和统计政策,对特定领域的投资作出兼顾地区利益分配的政策调节,促进区域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2.
民间借贷作为我国正规金融借贷的一种必要补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有效的外部监管和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民间借贷市场还存在诸多风险和不规范之处。必须通过完善立法、加强监管、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使其规范化、健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宪法》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并赋予人大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任免权的职能。其中,监督权更是起到了约束政府权力的关键性作用,应充分贯彻于预算的整个过程。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新形势下,人大在进一步完善立法的同时,亟须“一体两翼”地着力加强预算监督,促进工作重点向强化预算审批职能方面转移,不断提高理财治国能力,推动国家治理模式的现代化转型,从而与公共财政、良法善治的理念相契相合,顺应关注民生、防治腐败的时代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4.
区域协调发展机构是专门负责区域规划,制定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构.目前很多国家都通过立法特别设立了协调区域发展机构,其对于区域协调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层面的立法几乎是空白,因此没有依据法律规定设立的专门协调区域发展的机构.而现今存在的一些根据政策法规设立的协调区域发展的机构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制定专门的法律,并基于此设立专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构,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甘肃省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建设,宏观上要处理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关系,财政和金融的关系,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探索出规范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为全国立法提供重要理论基础、设计论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反恐立法在刑事实体、刑事程序以及反恐法律制定上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整体进步仍显得比较迟缓。从反恐立法整体层面看,已开创了反恐立法的新格局,但尚存不足,需要调整与完善;从法制与法治建设框架下分析,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在基本理念、定位上还不够明晰,推进方向、目标不够明确;从我国治理犯罪宏观背景透视,已开启了治理恐怖主义的立法思路,但需要加以完善与探索。展望反恐法律体系整体发展前景:以预防为主导的反恐治理的立法思路向前推进;惩治恐怖活动犯罪法制化与法治化的方向逐渐明确,凸显保障人权与被害人权益的立法精神;突出区域、国际合作反恐的立法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反垄断法》出台,以求超越微观交易层面对市场关系及其竞争秩序加以法律调整。国外的《反垄断法》都有适用除外制度,即基于社会整体利益,在某些特定行业或领域中允许垄断组织和垄断行为存在,中国的立法也不能例外。适用除外制度贯彻了反垄断法的社会本位、公平兼顾效率的价值理念,存在着经济学、法学和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金融风险的双刃性与必然性是金融诈骗罪刑事立法的金融背景;信用制度的缺位导致金融越轨和金融诈骗的弱道德约束性则是金融诈骗罪刑事立法的现实背景。刑法介入金融的必要性在于:社会制度化与市场经济的需要。在应对措施上,金融诈骗罪的法定刑设置有诸多缺憾,在构成要件上也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上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采购已经由单一的财政支出管理,演变成兼有财政支出管理和国家宏观调控双重功能的重要工具,其是政府介入经济运行的最直接方式之一。我国作为WTO的成员,加入《政府采购协议》、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对我国加入《政府采购协议》问题的研究应成为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0.
作为大陆法系起源与根基的罗马法,其所倡导的法学思想仍然对大陆法系国家的地下空间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追本溯源,从罗马法出发,探寻大陆法系国家地下空间权制度构建的模式,结合我国现状,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权制度之构建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