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寿明  司贺中 《台声》2006,(4):53-54
一、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3《.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4《.关于受理服务商标注册申请的通知》5《.商标评审规则》6《.关于拟受理台湾企业商标注册申请的函》二、台商与大陆申请人享受同等待遇1985年祖国大陆相关部门就提出,欢迎台湾商在大陆申请注册商标,并与大陆厂商、企业一视同仁,享受同等待遇,免于公证。对台商在祖国大陆申请注册商标将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对核准注册的商标将保护其专用权,并予以公告。此外,由于我国已参加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  相似文献   

2.
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是鼓励创新、发展自主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所必需的,是我国自身发展经济的需要。20多年来,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充分发挥商标行政执法网络健全、程序简便、快捷高效的优势,查处了大批商标侵权假冒案件,维护了中外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也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对中外商标注册人权益的保护,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商标事业的繁荣,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商标来华注册。日前,记者就外国商标在华保护等有关问题采访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李东生。记者:自2004年下半年以来,根据国务院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的部署,全国…  相似文献   

3.
彭东昱 《中国人大》2013,(13):39-40
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商标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草案二审稿从完善驰名商标保护制度、遏制恶意商标注册、加强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等方面对一审稿作出了进一步修改。进一步明确驰名商标的内涵和保护原则驰名商标制度是在发生商标争议时,对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提供特  相似文献   

4.
高校标识被侵权事件频发,不当利用高校标识的行为屡禁不止,让高校标识法律保护备受关注。利用商标专用权保护是最佳保护选择,其保护更加明确,保护力度更强。高校应强化对高校标识商标注册的法律保护意识,对高校标识进行全方位注册,健全内部商标注册流程体系,重视高校商标国际注册保护,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入世”与我国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商标注册在国家宏观调控全社会商标使用状况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通过注册程序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商标标识“专”的特性,从而避免商品或服务的标识的雷同或类似为商业活动带来的不便。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商标作为商品服务的标志,只有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功能。如果只是注册商标制度的实行,而对未注册商际不提供法律保护,不仅损害了未注册商标权人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还不利于保护从事诚实经营的市场主体、不利于维护诚实公正的市场交易秩序。因此,保护未注册商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存在着建立依使用和注册均可获得商标专用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为充分发挥商标专用权无形资产的价值,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物权法》、《担保法》、《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了《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程序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7.
随着祖国大陆加入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条约的增多,在祖国大陆注册的台湾企业商标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保护。 台商如何在祖国大陆申请商标注册?如何通过在祖国大陆注册商标而获得多国保护?在寻求商标保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国家工商局商标局有关人士对此作了详情的说明。请看:  相似文献   

8.
《今日浙江》2006,(18):47-47
1.注册商标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品牌大省建设基础扎实。商标是品牌建设的基础。自2003年以来,我省注册商标总量连续三年快速增长,到2005年底,总量迭25万件,申请量和注册量均居全国第二,商标国际注册5612件。农产品商标43910件,是全国境外商标注册最多的省份。  相似文献   

9.
西部12个省市区及成都、西安的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人近日汇集重庆签署西部商标联合保护协议,建立了商标联合保护机制。签署西部商标联合保护协议的成员将加强区间信息交流和对商标侵权违法案件的协查,对驰名、著名商标实施重点保护,保护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西部地区商标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去年西部12个省(区、市)商标注册申请总数为20494件,不如广东一个省同期的申  相似文献   

10.
程文堂 《山西政报》2010,(17):18-18
1983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正式施行,经过几个月的准备,1983年年底壶关县第一件注册商标也应运而生。由壶关县辛村油毡厂申请注册成功,由此揭开了新时期壶关商标工作的新一页。回顾近30年的商标工作历程,壶关县工商局商标注册工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1983年至90年代初,特点是集体企业注册商标由兴旺逐渐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11.
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加强商标印制管理,以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保障消费者利益,特制订本办法。第二条凡持有王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营业执照》,并核定允许承揽商标印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商标权是一种无形资本。由于我国过去一些中小企业的商标意识不强,我国中小企业商标意识滞后,导致我们丧失了一些出口产品甚至名牌产品的商标权。有的中小企业甚至遭受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影响了发展。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中小企业应依法采取防范国际商标权利遭受侵害的措施,包括:及时进行商标注册;了解出口国的禁用务款;了解商标保护时效;争创驰名商标;积极应对诉讼;不断提高商标执法水平,以保护商标专用权为核心,维护中小企业国际商标权益。  相似文献   

13.
立法     
《人民政坛》2013,(10):4-4
新商标法明年5月1日起施行 据中国人大网9月1日讯,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8月30日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新商标法首次明确商标注册审查时限,如商标新注册申请初步审查时限、异议案件审理时限、不予注册复审审理期限、驳回复审审理期限、宣告无效复审审理期限等法定工作时限;禁止生产、经营者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权利人因侵权受到的损失、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或者注册商标使用许可费l到3倍的范围内确定赔偿数额。  相似文献   

14.
理解是否“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不应拘泥于是否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而应该关注使用人是否获得了商标注册人的许可。认定“同一种商品”,应该是相关公众对商品或服务的一般认识。不论是完全相同的商标还是基本相同的商标,只要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就可以认定是“相同的商标”。假冒注册商标罪中的“违法所得”可理解为从违法行为中获利的数额。对于“全方位”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应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但对于其中有消费者“知假买假”情形的,应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5.
沈世娟 《人民论坛》2013,(8):118-120
商标注册是一种授益行政行为,应运用行政法原理对其规范,在设定商标注册行政职权方面,应遵循行政效率原则和相对人成本最低原则,重新调整商标局、商评委及地方工商行政部门的管辖权,使商标局专于商标注册审查,商评委专于商标争议解决,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专于商标使用管理及保护。  相似文献   

16.
商标是知识产权,同时又是工业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无形的然而又是十分宝贵的财富。特别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今天,商标已成为企业之间实行公平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据统计,从我国建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实施前的33年中,我国注册商标仅8万多件,而1992年底,有效注册商标已达36万余件,是过去33年总和的3倍多。来我国注册商标的外商涉及68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商标累计达54000多件。《商标法》的贯彻,保护了企业的商标专用权,促进了企业的商标工作,也为我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赢得了良好的国际信誉。但是,当前我国在商标的注册、使用和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引起足够的重视,予以认真解决。  相似文献   

17.
实施商标战略山西外贸出口的必然选择田明一、“十比一万比十万”成因探究据有关统计,目前,中国在海外注册商标已逾万件。其中占第一位的是上海外贸,在国外注册商标3411件,占全国外贸海外商标注册总数的36%。其次是广东外贸,在海外注册商标898件。占第三...  相似文献   

18.
人物     
安青虎这位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局长日前介绍,商标注册信息可通过“中国商标网”(http://www.ctmo.gov.cn)查询。提供查询的商标信息既包括注册商标信息,也包括申请商标信息。  相似文献   

19.
商标反向假冒行为是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去除其使用在商品上的注册商标或者将商品上的注册商标更换为其他商标,并销售这些商品的行为.作为商标侵权行为的一种,商标反向假冒行为比其他商标侵权行为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大.用民商事法律规制商标反向假冒行为,力度有所不够,但我国刑法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缺乏规定.有必要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进行刑法规制,以充分保护商标法益和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20.
持有“XX”注册商标专用权的A公司发现D公司在自己生产的商品上使用A公司“XX”注册商标并在B、C两家商场内大肆销售,遂将B、C两家商场及D公司一起诉至法院,要求B、C、D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法院判决:B商场和D公司立即停止侵犯A公司享有的“XX”注册商标专用权并赔偿经济损失;A公司对C商场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