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因应全球区域一体化的浪潮,台湾当局力推自由贸易协议(FTA)战略,但成效不佳。2008年马英九执政后,两岸关系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得以缓和并稳步发展,台湾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当前,台湾当局的FTA战略目标逐渐从传统的中南美洲“友邦”逐渐转向亚太地区,从单纯的“政治驱动型”向“政治经济平衡型”特征转变。未来,台湾当局FTA实践的进展,并不单纯取决于台湾当局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身份,更取决于两岸经济整合的深度和两岸政治互信的程度。台湾当局FTA实践的经验,对于未来参与TPP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9月15日,第54届联大总务委员会,拒绝了“台湾参与联合国”的提案。这是台湾当局企图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图谋的又一次失败,也是台湾当局自1993年发动“重返联合国”连续第7年遭到惨败。今年台湾当局企图藉“台湾问题提案”,向国际社会宣扬李登辉的“两国论”,增加联署国的支持。结果“末蒙其利,先受其害”,“两国论”在国际上不但没有市场,反遭到沉重打击。引人注目的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反对讨论“台湾加入联合国”的提案,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几个大国,7年来首次不寻常地明确表达了反对立场,向台湾传递出…  相似文献   

3.
6月3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与上海市民座谈会上,就台湾问题公开重申美国政府的“三不支持”政策,即: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对此,台湾有关各方深感震惊,反应强烈。台湾当局在克林顿方华已经备感来自中美关系改善的强大压力,一直如坐针毡、焦虑不安,并且或明或暗地频频活动,加紧对美游说,要求美国不损害台湾的利益,特别要求美国不能与中国政府签署涉及台湾问题的“第四个公报”和联合声明,不改变对台军售政策,不以任何形式重申“三不支持”政…  相似文献   

4.
朱显龙 《台声》2004,(7):18-19
台湾当局仗着比较发达的经济,怀着美国等国际社会支持“台独”侥幸心理,通过绑架民意来推行“台独”分裂政策,挑战大陆维护统一的能力与决心。然而从两岸的实力对比、台湾经济的脆弱性、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和台湾民众求和平求发展的主流民意来看,台湾当局根本无法达成“台独”目标。  相似文献   

5.
严峻 《两岸关系》2001,(10):22-23
最近,台“行政院卫生署长”李明亮到美国活动,企图游说美国继续支持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HO)。一些亲台的美国政府官员答复李明亮,称美国会“尽力帮忙”,要台方“不要放弃努力”。事实上,从1997年以来,台湾当局每年都唆使“邦交国”向WHO提案,要求成为这个国际组织的观察员。今年台湾当局在这件事上加大了动作力度。今年4月,陈水扁特别指示,在“行政院”下设立一个跨“部会”小组,由“卫生署长”李明亮任组长,全力推动台湾加入WHO。陈水扁要  相似文献   

6.
2013年3月27日,台湾当局正式出台建立自由经济示范区规划方案。这一新型经济特区的设立,主要是希望通过在特区内率先采取更加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为建立"自由贸易岛",争取对外签署更多自由贸易协定(FTA)及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议"(TPP)创造条件,从而开创台湾经济发展的新局面。然而,这一  相似文献   

7.
2008年以来,作为“再平衡”战略的重要部署,美国高调主导并强势推动TPP,对两岸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TPP成为美国对两岸关系施加影响的新切入点,对两岸的制度性经济合作造成直接冲击,也可能成为“台独”势力操弄影响岛内政治认同的新手段,给两岸务实解决台湾“国际空间”问题增添变数.大陆方面应该做好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准备、政策研究和行动方案,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以及中国的和平崛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台湾当局一直仰仗着美国的保护与暗中支持而抗拒统一。坚持不放弃“台独党纲”的民进党成为执政党后,更是拚命拉拢美国为其分裂路线“护航”。克林顿政府时期,台湾当局就想方设法地要求美国增加对台军售。小布什当选美国新一届总统,台湾当局更指望小布什能像曾经卖过150架F-16A/B战斗机给台湾的老布什那样,在对台军售上迈出大步伐。  相似文献   

9.
2002年5月13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55届世界卫生大会,再次拒绝了少数国家提出的有关“邀请台湾作为观察员参加世界卫生大会”问题列入本届大会议程的提案。至此,台湾已是连续6年妄图挤进“世界卫生组织”阴谋遭到挫败。自1997年起,台湾当局每年都要收买和唆使其所谓“邦交国”,演出一场企图使台湾挤进世界卫生组织(WHO)成为其“观察员”的闹剧。今年,台湾当局面对目前台湾难以直接进入联合国的客观形势,逐步开始把目光转向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下属的经济、环保、卫生等组织。因此,台湾当局把加入世界卫生组织  相似文献   

10.
6月25日至7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我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进一步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美国特别是克林顿总统公开重申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的“三不支持”,对台湾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台湾当局形成更大的压力,对民进党造成强烈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两反”斗争以来台湾政局的发展开明近年来,随着台湾政权进一步本土化及台湾当局加速推行分裂祖国的“两个中国”政策,台湾当局以各种手段提升其国际地位,“务实外交”的动作频频出现。1995年6月,李登辉与美国反华势力相互利用,以所谓“私人名义”访美,制造“...  相似文献   

12.
自1998年下半年以来,TMD成为台湾岛内外备受关注的话题。岛内某些媒体与学者主张台湾应加入TMD,也有不少媒作与学者从台湾的长远利益出发反对台湾参与TMD。台湾当局对TMD的态度则由谨慎逐渐转向积极。由于TMD牵涉到两岸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乃至亚太地区和世界局势的发展,因此台湾是否参与TMD成为一个十分敏感的政治议题。TMD的来龙去脉“TMD”系“TheaterMissileDefense”的简称,中文译作“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它是美国为在全球建立军事优势,称霸世界的一种所谓军事“防御”系统。其前身为美国前总统里根时代提出的“…  相似文献   

13.
近期以来,台湾当局领导人反反复复地对国际传媒说,反对以“港澳模式”或“一国两制”与大陆进行统一,而且还加大了对“一国两制”方针的攻击力度。究其原因,一是台湾当局坚持分裂立场、阻挠统一进程;二是“九六”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即将由构想成为现实,“‘一国两制”对祖国和平统一的好处看得见、辩得清了,对台湾将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也是台湾当局惧怕的因素。的确,香港回归后,台湾当局在抵制“一国两制”方针对台湾的直接影响方面遇到了难以化解的压力。首先,香港回归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事实,将使台湾当局再也难以…  相似文献   

14.
赵宇 《台声》2002,(12):22-23
今来以来,美国加强了对台湾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美台“实质关系”;台湾当局也全面推行依附美国政策,谋求实现“对美外交的重大突破”。美台关系趋向密切,令人关注。那么,如何认识这种变化?美国对两岸关系的政策会不会突破一个中国的框架呢?美台官方交流层级有不断提升的趋势布什政府上台后,放宽了台湾高层赴美访问、“过境”的限制,台湾当局也借机大搞“元首外交”,提升赴美“政府”官员的级别,加紧与美国国会和行政官员的接触。2001年陈水扁“过境”美国期间,美国在原有的“安全、舒适、方便”三原则外加上了“…  相似文献   

15.
今年5月以来,有关“公投”的话题在台湾政坛喧闹一时。陈水扁宣布,将在明年“大选”日或之前对“核四”等重大议题举行“公投”,企图以所谓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WHO)及“核四建设”等“公共性”议题为突破口,实现“公投”的合法化。对此美国频频通过有关渠道向台湾当局发出警告。“公投”事件引发了美台之间的新一轮互动,使得美国、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政治角逐极具张力,明年“大选”台湾政坛蓝绿两大阵营的对决厮杀也随之提前引爆。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四年至一九七五年间,受石油冲击而强化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带来了战后最严重的灾难。遍及世界的经济衰退,通货膨帐,市场萎缩,油价上涨,使对外依存度极高的台湾经济陷入了困境。一九七七年二月,台湾当局开始筹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此后,在一九八○年三月制订的“台湾经济建设十年计划”中,以及一九八二年台湾当局关于发展台湾科技的工作要点中,都一再强调要抓紧建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本文就台湾当局建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目的、现状以及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实  相似文献   

17.
6月7日到6月12日,台湾“总统”李登辉在美国某些政治势力的支持下,前往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进行了一次所谓“私人访问”。李登辉访美作为近年来台湾当局倾力推行的“务实外交”的典型案例,集中暴露了台湾当局在台湾  相似文献   

18.
赵郁美 《台声》2000,(2):11-11
最近以来,台湾业者普遍认为:大陆加入世贸组织为期不远,台商拓展大陆内销市场刻不容缓,他们呼吁台湾当局放弃“戒急用忍”及两岸“三不通”政策,协助台商抢攻大陆市场。台湾“建大工业”董事长杨银明、东弟台商协会名誉会长叶宏灯等近日指出,现在台湾当局对投资大陆限制太多,阻碍了台商发展脚步。随着大陆“入世”后市场逐渐对外开放,预期台商加工贸易为主的经营形态将会改变。当局“戒急用忍”的僵化政策应尽快扬弃,努力营造两岸和谐关系,以适应新形势发展。台湾学者侯家驹发表文章说,台商已因“戒急用忍”而丧失许多投资良机。…  相似文献   

19.
柳英 《两岸关系》2006,(5):31-32
台湾当局的“终统”行径引起岛内外各界的强烈反对,也给岛内经济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短期影响——股市大跌“废统”论的提出对岛内股市来说是极大的利空,在“废统”论不断发酵的1个多月中,台湾股市不断下跌。2月20日股市的收盘行情为6686点。2月21日,美国游说台湾当局淡化“废  相似文献   

20.
台湾当局近来一直把“民主”挂在嘴边,甚至还把“民主”作为统一的前提条件。台湾当局不厌其烦地到处宣扬所谓的台湾的“民主成果”,将台湾的选举视为“民主化之经典”,是展示台湾“民主政治”的“精彩广告”。但是,在台湾“民主政治”外表之下,许多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正在酝酿发酵,台湾当局标榜的“民主体制”和“民主政治”究竟是什么样子,已引起海内外一切关注岛内政治发展人士的高度重视。选举文化的败坏台湾的选举文化已经悄悄地建立起自己的游戏规则,即栽赃诬陷、争相媚俗以及花钱买票。政客之间的相互抹黑是选民们最为熟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