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岱云  武卫华 《求索》2008,(11):58-62
人口的观念取决于社会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反作用于人的意识观念。人口生育观念是生育文化的一部分。人口的生育观念正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在变化、提升。从而使人口的生育由自然到理性的控制,使人口的发展由无计划到有计划以至于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相适应。人口生育观念在嬗变过程中,是随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自觉的变化,这就是人口生育观念的“诱导性自发转变”内生型的理论;但是有的是在社会、政府施加一定影响力的情况下而理性的克服自己的思想障碍而不情愿的变化,这就是人口生育观念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型的外生型“政策性转变理论”或“超前型(超经济发展)的诱导转变”。中国人口的生育观念的嬗变主要的是属于后者,中国的人口转变就是在后一种情况下而实现的。所以说,中国的人口转变的低生育水平的稳定,新的生育观念的稳固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对策,因此,当今中国人口转变之后要适时研究调整人口政策,适应促进新时期的人口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就业观念的形成及转变就业观念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观念的形成和变化,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家庭、个人自身条件诸多因素。转变就业观念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就业的思想基础和前提。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的途径:(l)深化改革,创造促使观念转变的良好社会环境;(2)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3)各种社会力量,密切配合;(4)求职者加强学习,认清形势,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3.
国家安全观念的内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国家安全 ,指的是在政治上国家政权及社会制度如何防止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政治干预、压力、颠覆、渗透和破坏。其焦点主要集中于政治、军事内涵方面。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 ,社会结构的变动 ,国家利益的实现与维护 ,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实质内容 ,从过去主要对付外部威胁而延伸到关注国内的经济增长、政治发展、社会生活、本国的文化价值体系调整、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和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国内动乱。因此 ,在新的国家安全观念中 ,不仅仅是“政治安全” ,而且还包括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社会、网络安全等。  相似文献   

4.
首先要改变的是财富观念。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得更简易,更舒畅,更便捷,更环保。其次要改变的是规则观念。  相似文献   

5.
树立情报观念,是现代社会人们广泛的情报信息活动的反映,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观念之一。确切地说,情报观念是指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自觉地获取情报信息,科学地判断情报价值并能动地利用情报信息实现既定目的的观念。这种观念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最重要的生存观念之一。我们说情报观念是现代人最重要的生存观念之一,这并不是什么人的主观武断,而是现代社会竞争的特殊存在决定的。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由工业经济向智能经济过渡的时代,有人称其为后工业时代,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情报信息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  相似文献   

6.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对国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重要的人才储备,在国防建设中承担义不容辞责任,担当重要角色。转变传统国防观念,加强大国防、综合国防观念教育等是新时期对新一代大学生加强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潘建红  朱婷婷 《求索》2010,(10):109-111
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便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在科技发展前沿存在着许多的社会伦理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从伦理视角对一些重要的观念进行重构,这些重要的社会观念包括发展模式观、科技价值观和科技系统观等。  相似文献   

8.
刘大为 《探索与争鸣》2022,(8):138-145+179-180
在国家—社会的结构之下,国家观念是社会心态的核心呈现。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大致经历了家天下时期的“孝亲忠君”、救亡图存时期的“祖国母亲”、集体化时期的“新中国”及个体化与数字化时代下“阿中哥哥”的变迁。通过历时分析,可以看到国家观念是个人与国家关系在不同时代结构性变迁的产物,其演变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家天下—民族国家—国家主义—个体主义—多元主义”。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虽有其独特文化特性,但仍是人类文明现代性进程的组成部分,有着文明进程的普遍规律。从国家观念演变看,其方向是走出“以家喻国”的家本位观念,逐渐在个人与国家之间建构起理性平和的道德期待与权利关系意识。  相似文献   

9.
市场营销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知识经济的到来 ,及其将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产生的极为深远的影响 ,必将引起企业营销观念发生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0.
清代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为今日中国疆域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云南地区围绕疆土认同而展开的改土归流过程中,清代王朝国家观念发挥出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清王朝通过权威重构,将土司地方性权威转化为国家性权威,在国家一统观念下熔铸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共同体耦合.清代王朝国家观念下的云南土司地区改土归流,不仅有效防止了边疆土司地区割据的可能性,而且推动了王朝国家观念的整体性认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起到了促成历史认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这些年来中国社会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从主张经济、社会、文化和消费者权利,到捍卫政治、环境、食品安全和纳税人权利,"权利意识"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深入人心、影响社会、改变国家。与此同时,时代的洪流往往泥沙俱下,在极短时期内高涨的权利意识,也呈现出某种"初级  相似文献   

12.
冷战后国家安全观念的三大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冷战后,随着安全形势的深刻变化,国家安全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主要表现一是国家安全概念扩大化;二是经济安全核心化;三是合作安全广泛化。  相似文献   

13.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空前动荡和空前发展进步的世纪,而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典型记录了这种动荡和发展进步的国家,便是中国。  相似文献   

14.
周庆  ;周福盛 《人民论坛》2010,(12):188-189
鸦片战争以后,各种先进思潮不断涌进,各种旧的观念逐渐转变,各种新生事物竞相出现,社会观念和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其中近代社会文化观念中妇女观的转变尤为明显。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男女平等的妇女地位观的确立,职业妇女的妇女社会角色观的建立,知识妇女的妇女素质观的树立。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大学生要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要求大学生放下"知识分子"架子,把自己作为社会普通劳动者参与社会就业竞争,通过竞争展示自己的才华,让社会接纳自己,最终实现个人的人生抱负.  相似文献   

16.
蔡雪莉 《传承》2009,(4):140-141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大学生要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要求大学生放下"知识分子"架子,把自己作为社会普通劳动者参与社会就业竞争,通过竞争展示自己的才华,让社会接纳自己,最终实现个人的人生抱负。  相似文献   

17.
朱祥海 《前沿》2011,(19):151-153
在全球化时代,西方自由主义观念获得了普适化扩展而成为支配性话语。不同国家都在主动或被动地变革着自身的文化传统观念和法律制度。对于非西方的民族国家,重要的是应立基于民族国家立场,来进行具体的制度建构并培育民族精神的理性发展。应当持有世界性眼光和民族性立场,而不是消解民族精神和对民族国家观念的简单拒斥。  相似文献   

18.
民族国家是当今世界舞台上最重要的政治行动者。民族国家从何而来?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主要存在三种解释角度:契约论、结构论和制度论。三种解释角度分别反映了民族国家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即初创阶段、普遍化阶段和裂变阶段。契约论形成于民族国家的初创阶段,主要从自然状态、权利、平等、契约等角度解释民族国家建立的原因和方式。结构论形成于民族国家的普遍化阶段,主要从社会结构角度解释民族国家主权、公民权利、民族主义等要素产生的方式。制度论出现于民族国家的裂变阶段,它把制度设计和国家结构看作是冷战后民族国家创建的决定性因素。三种解释视角为理解民族国家的建构方式提供了全景式的图景。  相似文献   

19.
佟新 《北京观察》2008,(2):33-35
民生问题涉及到诸多方面,至少受到个人、家庭和政府三层影响。建立和谐社会也是三方共同努力的社会事业。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深入认识家庭在社会转型时期,家庭在社会建设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由于科学地理知识的贫乏 ,我国自古就有“中国者 ,中央之国也”的传统观念 ,这种妄自尊大心理成为有清一代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所在。明清时期 ,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地图、地理著作及创办报刊对天文地理知识的介绍 ,挑战了中国自古有之的“天朝中土”观念。另一方面 ,鸦片战争前后 ,一批具有先进眼光的志士仁人如林则徐、魏源等 ,在传教士所带来的新信息新观念的影响之下 ,也开始从地理图志入手 ,寻求中国的自强之策。他们从注意地理、历史的差异进而反思政治体制的不同 ,向国人灌输了一种迥异于中国传统的西方政治制度 ,由此 ,西方的“国家”观念开始动摇中国传统的“王朝”思想。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 ,为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准备了思想观念层面的变革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