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实现森林生态价值、发挥森林作为生态环境建设主体作用的基本保障。我国生态公益林补偿历经由政策个别调整到立法普遍调整的渐进过程,且部分地方(如广东省)立法及政策试点实践已获得某些示范性经验。然而,相关政策法律机制还存在亟待解决的矛盾问题,特别是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投入与利益保障机制需要合理构建,这是全面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关键。分析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与立法现状,结合广东省等相关实践考量,重在探索我国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规范及实施机制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集体林权改革背景下的公益林林权制度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萍 《法学评论》2012,(2):83-89
我国的集体林权改革是因林业生产经营主体对森林资源的经济利益需求而推动的。在集体林权从集体权益向个体权益的改革过程中,并未对公益林与商品林明确区分。尽管公益林林权实施了私人所有权形式,但却存在与商品林同权不同利的缺陷,加之生态补偿不能完全到位,以及公权力干预公益林私权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对公益林保护的不足,并造成林业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的缺失。针对我国集体林权改革背景下的公益林林权制度变革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态购买、生态补偿、软法治理与公众参与等完善公益林林权制度的具体政策与法律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林权改革的生态风险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权改革虽是焕发林业生产力的利益大调整,但同时却可能产生一定的生态环境风险。这主要是由于林业分商品林与公益林,进行分类经营所致。两种林权的物权权能不同,带来收益与流转的权能亦不平等。由林权改革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主要表现为:生态补偿不合理可能导致公益林丧失风险、乱砍滥伐风险与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风险。由于林业资源具有经济和生态的双重属性,故在推进林改的同时应加强国家权力对林改的介入力度,以及参与式决策的形成。在完善生态补偿制度的同时,调整限额采伐制度并且加强森林物种多样性保护,以应对林业改革中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4.
谢菲  管婷 《法制与社会》2010,(10):159-160
生态公益林对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是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的“稳定器”。文章以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为理论分析工具,从理想化的政策、目标群体、执行机构及环境因素方面对广东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森林资源补偿制度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在我国目前的森林资源补偿制度中,生态效益补偿金的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支出,补偿范围主要是重点保护的国有公益林的营造与管护。学者们普遍认为是因为资金来源单一,造成补偿资金短缺,导致公益林建设状况不容乐观,为公益林建设而受到损失的林农得不到充分补偿,因此,力主积极探索新的筹资方式,比如征收生态安全保险金,享受益人收取森林资源生态补偿费,生态法人公开募集森林资源生态补偿基金,发行生态彩票,BOT融资方式等等。但是,笔者以为,在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资金来源上,国家的财政支出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补偿范围上,国有公益林的营造与管护费用恰恰不应当纳入该范围。  相似文献   

6.
生态公益林涉及到集体林权的权益,其区划与界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大经营单位和林农的切身利益.我国现行的《森林法》对生态公益林的医划界定己经不够科学合理了.生态公益林的界定除了应遵循主导功能原则外,还应注重可持续经营、适度规模和利益兼顾原则.当前,公益林的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过低,我们需要在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共同管护、公益林与商品林划分、改造和优化公益林的方式进行管理与建设.  相似文献   

7.
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静云  王世进 《河北法学》2007,25(6):108-112
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是实现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重要制度和手段.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构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中国建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非常必要,但还存在着缺乏生态补偿专门立法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中补偿主体不明确、补偿方式较单一、补偿管理不规范以及补偿标准不明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我国正式进入了“少杀慎杀”的时代。因此建立旨在保障刑事被害人权利的国家补偿机制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可以有效抚慰被害人,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国家在“少杀慎杀”时所面临的来自于被害人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尤其是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机制的建立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再一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山东律师杨伟程带着他的7件议案参会。即便有着数十年法律工作经验,杨伟程还是为此耗费了半年多时间。 只要征集到30名代表联名.即可成为新一届最高立法机关的正武议案。  相似文献   

10.
亚洲犯罪被害人补偿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彩虹 《河北法学》2004,22(7):112-114
制约我国建立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经费"不足。但在亚洲如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我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针对犯罪被害人补偿的法律制度均已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启示:经济的因素不是绝对的,关键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多样,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严重不足,加之长期过度开发,使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全国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生态环境破坏日益扩大,危害程度不断加剧。因此,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为此,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渠道,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针得以长期稳定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国家对因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受到严重损失但没有得到充分补偿的被害人及其亲属,通过法律程序给予一定物质补偿的制度。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被害人保护运动的兴起,国家应当对犯罪被害人进行补偿已经是世界各国的潮流和发展趋势,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这种法律制度。本文从理论依据和现实需要两方面出发论证在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60多岁的人了,身体里安着金属心脏脉瓣,每天照样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外出调研;当代表9年了,议案建议提了六七十件,每次参加完人代会却还嫌议案提得少;人代会闭幕后的第一天,已经很久没有好好休息的他,在整理会议材料时忽然倒在了电脑桌前;  相似文献   

14.
延安市涝山林业局桥镇林场从"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在场长刘晓刚的带领下的全体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兢兢业业,求真务实.在森林管护,林政执法,基础设施建设,封山禁牧,林业发展等方面,狠抓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先后获得了"延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森林防火先进单位""产业开发先进单位"等称号,2007年被评为甘泉县级文明单位,2008年被延安市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15.
科技保密制度是我国加强成果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制度本文从我国科技保密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研究认为建立科技保密补偿机制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行动,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科技保密工作的重要手段,并对我国如何建立科技保密补偿机制所必须解决的责任主体、补偿形式、评估机制、推进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各地在办理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中,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了多种办理措施,建立了办理代表议案、建议的制度、办法等,使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运作程序。人大代表的民主监督权利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在办理实效上仍然还存在一些差距。为提升办理代表建议实效,将办理代表建议效果列入问责机制,有利于加大代表建议的办理力度,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全世界进入了地震高发期,为此,地震频发国家都建立了地震保险制度,地震保险对防震、抗震、震后经济补偿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地震保险制度。本文在借鉴日本、美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基础上,论证了在我国建立地震保险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得出了我国应依法开办地震保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刘碧海 《江淮法治》2011,(17):16-17
近年来,铜陵市在均衡教育、特色办学等方面形成了品牌效应,教育发展赢得了省内外的广泛赞誉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在此基础上,铜陵市明确提出了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铜陵市的教育发展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不足?今年,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教育局开展了工作评议,以期督促教育主管部门扫清发展障碍,推动教育更上层楼——  相似文献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林业(农林)厅(局),财政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财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附件:1.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2.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申报材料要求及说明国家林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二00四年五月二十六日附件1: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  相似文献   

20.
刑事被害人的权利救济是现代人权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当被害人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又难以得到充分赔偿时,为保护被害人权利,彰显社会公平,应当由国家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偿。目前,一些国家已先后建立了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因此笔者建议,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也应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早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