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杉 《法国研究》2009,(4):86-89
2009年在法国小城沙多-吉里举行了对中国当代作家巴金的纪念活动。巴金的文学生涯和法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巴金在法国的历程也是作者本人数部著作的灵感来源。  相似文献   

2.
苏联《共产党人》1987年第5期发表了阿尔巴金和安奇什金的文章对该刊编辑部所提出的一些经济理论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阿尔巴金(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科学院通讯院士)(1)关于经济科学问题——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不能不引起经济科学的关注。经济科学涉及到国民经济如何向集约化发展轨道过渡以及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途径。经济科学在这个方面已取得了某些科研成果。然而,人们指责经济科学脱离生活、脱离实践是完全有根据  相似文献   

3.
汉斯—乔纪姆·贝尔原是莱比锡一家百货公司经理。据他自己说他什么也不缺,就是缺少自由,因而与他妻子玛格黛丽娜经过七年努力逃亡到联邦德国。西德难民工作者认为,贝尔夫妇在逃亡难民中可说是幸运的一对。不少人在西方面临问题和不幸。上周由船上逃亡=到西德的280名波兰人将加入到呆在过渡营中,苦等永久住所的,约6,000名本国人中。  相似文献   

4.
卢梭在其处女作《论科学与艺术》里,就提出他的"回归自然"的观念,主张以自然的美好来代替"文明"的罪恶。他的"回归自然"就是人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近二十年,欧美掀起生态文学批评的新潮流,本文举证不同时期的三部法国生态文学的作品:乔治·桑在《魔沼》中描绘人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米歇尔·图尼埃在《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中告诫人要与自然融为一体;勒克莱齐奥在其小说《沙漠》里揭示了大自然才是人的幸福之源。由此看来,卢梭的自然观开拓了法国生态文学,他无疑是法国生态文学的先驱和奠基者。  相似文献   

5.
左拉是他那个时代造就的人,他坚如铁石般相信科学、进步、教育。一各艺术大师能为划时代的知识与文化的进步推波助澜吗? 在他的理论(?),左拉不止一次地对此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在其中最著名的《实验小说》(1880年)一文中。他宣称:“我们及整个世纪都在为这一个伟大的事业而奋斗,征服自然,使人的力量增强十倍”。  相似文献   

6.
瘦竹 《新民周刊》2012,(36):90-90
正是在他的成长经历中,在他的作品中,隐藏着他内心深处最深的秘密,隐藏着他的生、他的死、他的爱、他的欲,也隐藏着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天使和魔鬼。转眼顾城去世已经将近20年了。按理说,人们对他的评价早应该是盖棺定论了,但事实是,即使过去了这么多年,人们面对他时依然是困惑的、迟疑的。人们把最高的赞美给了与火车不期而遇的海  相似文献   

7.
《新民周刊》2012,(42):97-97
意大利米兰法院10月26日以逃税罪判了贝卢斯科尼4年监禁,并禁止任公职5过,此外还有对他而言微不足道的罚金。不年他有两次上诉机会,很可能与以往一样,一天牢房也用不着坐。老贝给人的第一印象一直是"风流"四年前他在罗马,出席脱口秀节目时,盯着美女的靓腿大饱眼福,让老婆十分光火。其实除了花心,老贝的真实碰生是一部硬人硬的法...  相似文献   

8.
正傅高义(Ezra F. Vogel)教授不幸去世,在中国学术界引发了悼念和追忆的浪潮,这不是偶然的,这是由他一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由他极其强烈的现实关怀,由他虚怀若谷、与人平等相待、和谐相处的行为方式所决定的。几十年来,傅高义教授在推动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两方面都做出了不懈努力,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尊敬。  相似文献   

9.
兰波──为改变生活而奔波的人周家树纵观兰波纷繁的作品,悲剧般的一生,从他写的第一封信到临终前的最后一封信,从他十六岁到三十七岁这整整二十一年中,我们可发现他奔波的身影。1880年8月17日兰波在亚丁写的一封信中说:“与老板和工程师发生争执后,我带着四...  相似文献   

10.
失意的英雄     
张伟 《新民周刊》2012,(32):26-31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是运动员追梦的舞台。与那些成功登顶的运动员相比,那些失意的选手同样有理由赢得掌声和欢呼。正如哲人所说:悲伤也是一曲动人的歌……刘翔:离奇迹如此之近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在2004年8月28日这一天比刘翔更幸运,那么同样没有人会在2008年8月18日和2012年8月7日这两天比他更黯然……北京和伦敦惊...  相似文献   

11.
2003年6月5日,轰动越南全国的“五甘案件”终于了结:五甘犯罪集团总头目张文甘(因家中排行第五,按越南的习惯被称为“五甘”)及其他5名主犯被判处死刑,其余案犯中,5人被判处无期徒刑,6人被判处20年至23年徒刑,100多人被判处1年至19年徒刑。 张文甘是越南闻名的黑帮头目。他的“赌博王国”扩张到整个胡志明市,任何人想在该市开设地下赌场都须向他交纳“保护费”。他有一批职业杀手,打击黑道同行,在社会上横行霸道,连公安人员也奈何他不得。  相似文献   

12.
苏联《旅伴》杂志1988年第12期刊载了叶利钦答拉脱维亚记者奥利皮克问,题目是:《以社会公正为目标》。《旅伴》在发表此文的编者按中介绍了叶利钦的简历。《旅伴》杂志编者按:今天围绕鲍里斯·叶利钦的名字编造了许多神话和传说。对一些人来说,他是改革的英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是一个失败者。实际上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其中,在他自己看来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1931年生于斯维尔德洛夫州的布特卡村。他的双亲都是农民。不错,正如我们的交谈者所表述的,他的父亲在“饥饿年代”跑到城里去了,到建筑工地去了。鲍里斯·叶利钦也一度在建筑工地劳动过。从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毕业以后,他在各级部门里都工作过:当过技师、工地主任、登上管理托拉斯的岗位,做过一家大联合企业的经  相似文献   

13.
顾文豪 《新民周刊》2012,(38):86-86
在异乡猛步,他与当时大多数南来客一样有说不出来的郁结,在他那些嘲弄戏谑上海人与香港土著的文字中,我们读到了这种郁结与愤怒,同时也读到了萦绕其间的莫名乡愁和漂泊异乡的不安定感,更读到了上海人眼里的老香港的色彩、气味与声音。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63年12月11日他侬继沙立执政以来,至1964年6月11日正好是半年了。在他侬統治的半年期間,国家地位和人民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自他侬政府上台的头一天起,就會宣布要执行沙立对內对外的各項政策,并且再三重申他侬政府的成員就是沙立政府的原班人馬。因此,他侬政府統治的半年,也就是执行卖国政策的半年,是充当美国走狗,压制和破坏人民的民主权利,鎮压和掠夺人民的半  相似文献   

15.
斯大林并非是单单为了儿子的生命而感到担忧,他更担心集中营会摧毁雅哥夫的意志并迫使他与德国人合作。在伊巴露丽于1985年在巴塞罗那出版的一部书的一些回忆录中,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实,这些事实以后既未得到确认,也未见有反驳。她写道:在1942年在前线曾征集成立了一个营救雅哥夫的专门小组,当时,雅哥夫在查克赛恩豪泽。在小组成员中曾有西班牙人胡塞·巴罗·穆依索,化名以法兰克时代等官“加罗波依·齐维士”为代号。但这次行动以失败和小组人员的全体阵亡而告终。雅哥夫自然也有担忧,他担心由于拷问、采取专门手段以及使用特殊的药品会把他摧垮,使得他在父亲为人民心目中成为叛徒。他对这种情况的担心、甚于一死。1943年4月14日雅哥夫被投入集中营作为障碍物的铁笈篱之内,一小时后被开枪射死。  相似文献   

16.
与其说他是武术宗师,不如说他是以武术践行思想的哲人。或许,这才是更为真实和全面的李小龙。将“功夫(Kungfu)”写入英语词典,把中国功夫传播到全世界,将自由搏击和格斗理念的探索与中国哲学相融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李小龙的身上有太多荣誉和光环。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在电影拍摄过程中猝然去世时,几乎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他的儿子李国豪直到葬礼上看到棺中的李小龙,还喊着“movie movie”,以为是在拍电影。  相似文献   

17.
意岚 《新民周刊》2012,(39):40-43
在社会主义的古巴和越南,革新同样正成为一种追求富国强兵的潮流。古巴:缓慢稳定的改革何赛是个普通的古巴人,他梦想着做一个房产大亨,一直憧憬着古巴房地产的未来发展。他目前从事房产中介,帮那些愿意多花钱升级住宅条件的人牵线搭桥。但是在去年年底以前,他的所作所为是非法的。自1959年菲德尔·卡斯特罗掌权后,古巴开始实行房产禁令。  相似文献   

18.
沙立·他納叻原是鑾披汶政府中的陆軍總司令,他为了在泰国进一步实行独裁统治,和迎合美帝国主义的需要,曾于1957年9月發动第一次軍事政變,推翻了鑾披汶政府。鑾披汶垮台之后,1958年1月由他依·吉蒂卡宗組織新政府,新政府組成之后,以沙立为首的“軍人團”掌握了政权,迫使他侬政府調換閣員,竭力去符合美国人的口味。卽使如此,沙立集團仍感政府追随美国不力,就于  相似文献   

19.
在越南“被送进‘再教育营’的人不断增加,人民的反共情绪在蔓延着,有的逃到国外,有的参加游击队,至于那些从北方来统治南方和宣传共产主义学说的干部,则贪污腐化。”这是一个现任法国的越南和尚在对法新社的声明中提到的。 在南方的监狱和“再教育营”中渡过好几年的高僧释慧明谈了他的经历:他是嘉定省报恩寺的和尚,一九七五年六月十五日被逮捕时,他是佛教徒主办的孤儿院院长。他被指控领  相似文献   

20.
婆婆与公公     
盛筠 《新民周刊》2015,(14):13-13
和婆婆睡在一张床上,已近午夜,婆婆依然沉浸在回忆里,与我叙说尘封的往事。“嗨,我真不该和他吵!现在想想真后悔!”婆婆的话带着自责,这个“他”是与之相伴了六十年的公公。公公与婆婆一个水里,一个火里。婆婆聪明能干,性子急躁,做事利索。公公则心善胆小,中规中矩,慢条斯理,两人的性格、习惯、生活理念截然不同。、当年身材姣好的婆婆被公公追了5年方成眷属,几十年里公公除了工作是做不来家务的,婆婆在厂里三班倒,同时照顾三个孩子、料理家务,有几年还服侍生病的公婆,可谓家庭重担一肩挑.公公是心满意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