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价值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在外来强势文化的猛烈冲击下,如何让广大青少年感悟民族精神的真谛,进而更好的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是我们开展青少年民蕨精神教育的重要的任务.教育方法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当根据民族精神的目标和整体要求,依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知识、能力和情感特点,合理改进民族精神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秀梅 《学理论》2012,(11):248-249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东北广大人民进行抗日斗争中产生的精神成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抗联精神内容丰富,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起巨大作用。当代青少年正处于接受新事物快、求知欲强烈的时期,社会上的各种思潮都可能对青少年产生各种影响,在这种条件下,在青少年中弘扬宣传东北抗联精神对将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和普及,对青少年的社会行为、日常生活、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研究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和网络心理,对于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倡导网络文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分析了目前青少年网络行为心理特点,对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克服网络心理问题从学生、学校和社会诸方面提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5)
我国网络的迅猛发展造就了全世界人数最多的网民,其中又以青少年占最多人数。青少年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关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国家网络安全和民族发展未来,要形成系统思维,从事前预防机制、行为管制机制、影响诱导机制、事后补救机制四个环节入手,加强青少年网络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成长氛围。加强源头治理,规范办网;提升全民网络素养,形成合力,督促青少年自觉文明上网;创新网络内容形式、方式方法、途径载体,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引导和网络教育、文化工作;积极开展对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等有失范行为的青少年的救治和心理法律援助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四川理工学院黄岭精神为例,认为大学精神具有立德树人、感召激励、人生导向和凝魂聚气的德育价值。大学精神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加强奉献敬业精神教育的价值诉求。实现大学精神的德育价值,要求加强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实现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统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选修课和讲座三位一体的大学精神教育体系;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着力推进新生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毛泽东同志曾将青少年喻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对青少年加强包括毛泽东廉政思想在内的廉洁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强化廉洁意识、倡导廉洁行为、培养廉洁品格、引领廉洁风尚,不仅事关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一、加强青少年廉洁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一)加强青少年廉洁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现实需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廉尚洁,廉洁被视为"人之宝"、"仕之本"和"德之令"。"廉洁"  相似文献   

7.
刘文静  李学锋 《学理论》2014,(3):292-294
网络道德失范就是不道德或者不符合伦理规范的网络行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有三种常见的类型,即害他行为,逐利行为以及宣泄行为。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并极易导致青少年犯罪,还会影响青少年价值观。所以,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防范与治理,也是救助青少年免受网络伤害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形势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学校教育,通过学校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确立,需要每一个人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同和对中华文明史发自内心的钟爱,这些都需要依靠教育的作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从小加强对他们关于民族精神的教育,关系到  相似文献   

9.
培育青少年的公共精神,既是培养合格公民、构建现代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当代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公共精神现状堪忧,基于这一现实,必须加强其公共精神的培育。本文在阐述加强当代青少年公共精神培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青少年公共精神缺失现状,并就培育青少年公共精神的途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旷芳 《学理论》2012,(15):49-50
大学生是实施网络暴力行为的主要群体,网络暴力行为包括语言暴力、传播色情与暴力影视、玩暴力游戏、黑客行为四种表现形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业具有消极影响。网络立法滞后、网民的"三无"、大学生性格特点和课程负担过轻等是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的形成原因,高校应加强传媒教育、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培养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要完整理解遵义会议的精神内涵,应该把遵义会议看作一个过程,由一系列会议组成,把遵义会议精神理解为"求真务实、独立自主、信仰坚定、民主团结、不怕挫折、敢于决策"的24字精神。面对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中"政治认同迷茫,理想信念模糊,文化自信不足,社会责任缺失"的四大问题,可以充分应用遵义会议精神教育青少年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从而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青少年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领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网络严重地冲击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导致青少年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已十分严重,这也给我们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严峻的考验,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万雪飞 《学理论》2010,(1):96-98
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青少年网络文明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模糊的网络文明意识;有悖道德的网络行为;异化的网络双重人格。社会转型时期之于青少年网络文明失范现象的产生,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多元价值观念的冲突引发了青少年网络文明意识的紊乱;其次,转型时期的"规范缺席"助长了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生成;最后,转型时期所带来的心理冲击诱发了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11)
毛泽东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和积极的教育价值,与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取向有着高度的内在一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强化毛泽东精神教育有助于实现价值引领和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探索将毛泽东精神融入教学的具体路径如下:应找到恰当的内容结合点;应恰当设计毛泽东精神呈现的方式;应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络的不断普及,许许多多的青少年学生走进了计算机网络构建的虚拟社会,目前他们中出现了多种网络不良行为。因此,从网络行为与青少年网络不良行为的现状入手,探讨产生网络不良行为的根源,提出通过加强法制预防、网络道德教育、加大网络安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使用力度、建立综合预防机制等方式来有效规范青少年网络行为,以防不良行为的产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网络社会生活方式是第二生存空间研究的热点话题,已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网络社会生活方式进行分析研究,重点探讨该群体网络社会生活方式的内容范畴、对象属性和特征行为,提出一种网络社会生活方式的划分维度和层次模型,进而总结青少年网络生活社会化的递进途径及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报告显示,截至目前,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与上年同比10-19岁网民比重增加,青少年网民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可以说,网络已成为影响青少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构建、行为模式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如何为青少年成长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怎样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网络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中拓展作为,是当前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由于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加剧了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进一步凸显。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带来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巩固阵地引导舆论的难度增加,占领文化传播制高点的任务更加艰巨。互联网在成为社会交流工具,深刻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也为开展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考察红旗渠时强调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的价值意蕴,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  相似文献   

19.
强化青少年国家认同是我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是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个发展阶段。与此相契合,以国家认同为内核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历程表现出奠基、承接和新发展三个阶段的特征。主要经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的指导是根本前提,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是根本原则,坚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相衔接是基本保障,坚持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是基本精神。新时代,我们要继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经验,把握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练就强国本领,践行报国行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0.
"红船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早期,蕴含着德育价值、创新价值、传承价值等多维价值。将"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过程,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认同和自觉践行,其路径包括四个方面:拓展认同教育与大学生社会生活相对接的领域、渗透审美教育于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过程、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创新认同教育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