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引领着中华民族迈出新的征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以当代中国的时代条件为背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面对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四个全面"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是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战略措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抓手,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所有企业在追求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都在努力构建自己独有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的国有企业经过20年的脱胎换骨的体制机制嬗变,无可回避地选择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而中国国有企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否经得住世界经济风雨的考验,能否经得起优胜劣汰自然法则的严酷磨砺,是摆在包括世博集团在内的中国企业面前的一大课题。(一)扩张优势,做大做强,实现战略制胜当今的时代是战略制胜的时代。正确地制定并实施发展战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云南世博集团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提…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着眼于新时代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的重大战略;乡村振兴道路,是一个立足于新时代中国面对的党情国情民情社情的特色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视野宏阔,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内在蕴含着理论创新、价值导向、制度保障、改革动向、组织保证五个重要维度,集中体现了这条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鲜明昭示了这条道路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主义经历了从"1.0时代"的计划经济——向"2.0时代"的市场经济不断转型。随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实现着范式的转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社会主义"3.0时代"的到来,这是一个更为深入的全面改革开放的时代,一个确证中国道路认同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必须能够主动地面对它,给予现实的回应。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90年代最后一个暮春,数十位风华正茂的广西本土画家聚到了一起。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要用自己的画笔,画出属于自己时代的作品,自己家乡山水的作品。时至今日,漓江画派——这群有着鲜明地域特色和独特艺术追求的画家群,以一派清新的现代南方新田园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是改革开放30余年的时代精华与璀璨结晶。其具有深厚的时代意蕴,包含了制度特色、发展特色、实践特色及世界特色等时代特色。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既面临着时代挑战又做出了相应的时代回应。全球金融危机及当前的欧债危机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时代价值和时代使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让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特而正确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戚嵩 《理论月刊》2014,(5):19-22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以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深刻剖析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而得出的科学理论成果,它非但不因时代的变迁而丧失其理论光彩,相反,它依然以其宏大的世界视野、科学的理论价值而成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普照之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重要理论结晶。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发展、主线——改革开放、核心——以人为本的坚实而可靠的理论基石。只有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出发,才能更高、更深层次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这一社会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们党90多年发展史,就是矢志不渝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现实最集中的体现。这个"最现实最集中"就在于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识和执着追求。其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共产主义理想在当代中国的时代表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通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人类文明普遍交往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0.
郑群 《公安教育》2007,(11):25-27
<正>一、释义:学校特色的概念(一)学校特色的含义及其构成所谓学校特色,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品质和魅力。它通常是指一所学校的"软实力",如办学的影响力、辐射力和知名度等。办学特色在学校改革和发展当中,特别是在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是外界认识学校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桑中 《当代广西》2007,(22):48-49
南宁三中,这所广西历史悠久的名校,今年11月迎来建校110周年大庆。100多年来,她秉承“保国爱生,求真向善”的光荣传统,高扬融入时代要求的办学思想——“真&#183;爱”教育,确立了“没有真就没有良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教育观,打造“德育为先,文理并重,崇尚一流”的育人特色,从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追求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营造出民主、宽松、愉悦,崇尚和谐的育人环境,走出了一条建设和谐校园的创新之路,成为广西和谐发展的示范学校。  相似文献   

12.
大家对这样一个命題,即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提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所有或大多数国家“同时胜利”的理论,从未发生过疑问,并把这一理论视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著名公式;直到帝国主义时代,这个公式才由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胜利”的新公式所代替。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并沒有从理论上形成一个“同时胜利”  相似文献   

13.
高元强 《新东方》2007,(1):23-2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我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内涵包括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人类新文明。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中国共产党实施这一伟大战略,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世界上率先走向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又一个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锐意进取,进行了执政理论的不断创新.改革开放视阈下,在中共执政理论创新的逻辑演进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现等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这些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更是一个发展的体系.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要在创新发展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构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6.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民族特色是一个具有深厚理论底蕴、历史根据和实践需求的时代课题,是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奠定坚实根基的重要问题.本文力图探究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民族特色的客观依据、本质规定和建构路径,以达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完整认识.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锐意进取,进行了执政理论的不断创新。改革开放视阈下。在中共执政理论创新的逻辑演进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这些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更是一个发展的体系。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要在创新发展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重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式 ,新建城市大学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必须对学校的发展战略进行认真研究 ,对关系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出系统的策划。本文认为新建城市大学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点是 :科学定位 ,彰显特色 ,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发展观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这些理论特色源于时代的发展,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源于发展观问题上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0.
学报的博,是现行各类高校学报办刊目的所决定了的题中应有之义.学报服务本校科研与沟通校内外关系的宗旨和学校所涉学科的多样化等,注定"博"将永远是学报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学报的专,则是学报提高办刊质量,提升学报学术层次,扩大自身影响,回报社会的必由之路.我们的意见是,着眼于学报办刊的实际,走博、专结合之路.兼顾博与专的辩证关系,通过文章篇数比例分配来体现博专兼顾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以博促专,以专带博地求取学报特色,突出学报特色,让学报实现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