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詹国枢 《奋斗》2009,(9):61-61
据报道,今年上半年,我国外汇储备已达2.1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如此巨额外汇储备,是不是太多了呢?要回答这一问题,得先从什么是外汇储备说起。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一个国家是不可能不同其他国家打交道和发生经济行为的。发生经济行为就必然有资金往来,有资金往来就需要有资金储备。  相似文献   

2.
高额外汇储备下的外汇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靖 《新视野》2006,(5):35-37
外汇储备是国际储备的核心,也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一国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货币汇率的能力,一直受到国际金融机构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我国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外汇储备一直迅速增长,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四年里,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更是令世人惊叹,到2005年底,已达到8189亿美元。面对如此巨大的储备,如何管理成为当前我们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历史回顾及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从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角度,提出管理超常储备的几个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盈余,大多数年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保持了同时顺差。2003年以来,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总额更是连续三年超过千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国家外汇储备增加562亿美元,增长32.8%。截至今年3月末,外汇储备余额增至8751亿美元,2月底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高额外汇储备尽管彰显了我国强大的国际支付能力,但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一方面不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促进内外经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对货币政策操作形成掣肘,给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带来了巨大挑战。一、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分析1.国际收支“…  相似文献   

4.
博识文萃     
8751亿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显示,今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8751亿美元,同比增长32.8%。今年1月—3月,国家外汇储备增加562亿美元,同比多增70亿美元。3月份外汇储备增加214亿美元,同比多增49亿美元。1.6万作为国防科技工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航空工业到今年已创建55周年。我国航空工业目前已为部队提供了1.6万多架作战飞机、近6万台发动机和2万多枚导弹。2365万全国农村有2365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处于年收入683元至944元的低收入群体还有4067万人,两者合计为6432万人。57.5%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对北京、广州、成都、杭州四城市…  相似文献   

5.
数字     
8751亿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显示。今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8751亿美元,同比增长32.8%。今年1月-3月,国家外汇储备增加562亿美元,同比多增70亿美元。3月份外汇储备增加214亿美元,同比多增49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外汇储备在应对短期性国际收支失衡和汇率变动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若其面对的是长期性结构式的国际经济状况,并不能发挥充足的影响.次贷危机的发生增加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复杂性,短期内次贷危机的发生延缓了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压力,在长期内致使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结构性因素仍将发挥作用,我国外汇储备仍具有充裕的清偿能力.加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要逐步放宽资本项目国内用汇管理,鼓励境外投资和技术引进,分散我国外汇储备的运用渠道.  相似文献   

7.
外汇储备在应对短期性国际收支失衡和汇率变动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若其面对的是长期性结构式的国际经济状况,并不能发挥充足的影响。次贷危机的发生增加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复杂性,短期内次贷危机的发生延缓了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压力,在长期内致使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结构性因素仍将发挥作用,我国外汇储备仍具有充裕的清偿能力。加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要逐步放宽资本项目国内用汇管理,鼓励境外投资和技术引进,分散我国外汇储备的运用渠道。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形成原因、机会成本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双红  张兴 《探索》2008,(2):83-85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多年的双顺差盈余导致外汇储备规模急剧扩大.巨额的外汇储备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同时,也迫使我国放弃了某些利益,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要使我国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必须改善内部经济失衡状况,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引导资金有序流出;健全利用外资的相关政策,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并进一步拓宽外汇储备的使用范围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论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对经济运行的负面效应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对经济运行的负面效应及对策郭翠荣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从1993年的212亿美元增加到1997年4月的1100亿美元,现已达到1400多亿美元,这无疑提高了我国的国际清偿力。但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规模、结构的...  相似文献   

10.
外汇储备带来烦恼中国成为外汇储备“首富”,但种种成长的烦恼也随之而来。根据央行数据,2011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一国的外汇储备,通常有两个来源:一是经常项目的顺差,即出口大于进口的部分;二是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即资本流入大于资本流出的部分。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加,截止2001年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2122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已突破4000亿美元)和欧元区(2562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外汇储备规模的问题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那么,怎样看待这2122亿外汇储备呢?■一、2122亿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健康运行的保障首先,2122亿外汇储备是我们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要保障。一国汇率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到2005年底,我国内地外汇储备规模已达到8188.72亿美元,如果加上香港的外汇储备资产,我国已超过日本并首次成为世界外汇储备大国.一国的外汇储备必须适度.本文从实证角度对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目的是探析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黄瑞玲 《唯实》2006,(11):28-31
“十五”期间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甚至“三顺差”的格局,国际收支顺差式不平衡较为严重,货物贸易、直接投资分别构成了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并导致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矛盾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国际收支结构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经常项目顺差在总量上还将进一步扩大,但其与GDP的比例将得到控制,资本金融项目的顺差将逐渐回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目标有望逐步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4.
在未来的半个世纪中,我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将在逼近人口自然承载极限和就业压力超常的状态下运作。研究和解决这一世纪性难题,是我们必须担当好的重大历史任务。一、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回顾和前瞻人口生产的周期长,惯性大,在通常的情况下,它的大量增加和减...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折旧方法体系仍然以直线折旧法为基础,但允许某些特殊行业采用加速折旧法,显然,这不适应当前继续深化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需要.由于实行加速折旧法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它能使企业尽快获得积累和更新及技术改造资金,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自有资金,从而解决高负债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兵团党校学报》2010,(5):80-80
中国正努力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的策略,近日维持了对日本和韩国国债的增持数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去欧美”化,以分散储备货币贬值的风险。可原本正常的市场行为却引来了发债国的怀疑。  相似文献   

17.
外币报表折算一直被国际会计学界视为三大难题之一。在当前西方会计实务中,比较流行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是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以及兼用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现实,提出我国在选择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国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保持汇率稳定、维护该国资信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现实能力的标志 ,外汇储备规模不能过小 ,以避免该国发生支付危机、债务危机和经济衰退 ,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然而 ,一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也不能过大 ,否则就会带来诸如国内资源闲置、通货膨胀压力、本国货币不断升值、丧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贷款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 ,在当前外汇汇率波动频繁、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确定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便成为世界各国外汇管理的重要内容。产生于 2 0世纪 4 0年代的国际储备适…  相似文献   

19.
一、正确认识我国的外汇调剂市场外汇的出现源于各国互不相同的货币制度,它通常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各种信用工具和支付手段。如一切存在国外银行的外币存款,在国外能得到偿付的外币、外币票据、外币支付凭证、股票、债券和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鞍山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及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上下真抓实干,迎难而上,以超常干劲、超常作为实现了首月首季开门红,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超过半。积极应对保运行,经济实现高起点上的快速发展。鞍山市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一系列超常举措,围绕增加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