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蔚蓝色的地球是迄今所知太空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是我们人类的居住地和家园。地球科学(简称为地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认识地球,揭示其形成、组成、构造和演化,用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同时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服务。因此,从广义上说,地球科学就是关于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的科学。近代地球科学历经200多年的发展进程,从认识自然到利用自然,在寻求供给人们必需的水、土壤、矿产、能源及其他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方面,曾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学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改善人们生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听到基层的同志议论:某某领导懂经济,某某领导不懂经济。那么怎样才算懂经济呢?老百姓看的当然是实惠,如果我们的领导同志为官一任,却不能造福一方,大家肯定认为你不懂经济。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懂不懂经济,要看你是否了解基本的经济理论,能不能运用这些理论驾驭经济工作,按经济规律办事. 一、领导经济工作必须掌握基本的经济理论 阿基米德曾经说。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撬动地球。如果我们把经济活动比作地球,经济政策比作杠杆,那么经济理论就是那个撬动“地球”的支点。对于我们主管经济工作的领导同志来讲,天天与政策打交…  相似文献   

3.
时间随思录     
时间是什么? 从茫茫宇宙、星空,直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时间就是客观世界的一种物质存在,由过去、现在乃至遥远的未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  相似文献   

4.
声音     
《人民公安》2012,(18):4-4
"我曾非常希望,2019年7月20日我们能一起庆祝人类登月50周年,但遗憾的是,这不会如愿以偿。但每次当我仰望夜空中的月球时,我总能回忆起那独特的时刻——40多年前我和阿姆斯特朗曾站在月球上,欣赏我们美丽的地球。那一刻我们是距离地球最远的人,但仍然感到与地球割舍不断的联系,我们感到骄傲的是,我们把这种理解带到了另一个星球。"  相似文献   

5.
我们已经幸运地跨入了21世纪,享有着人类在漫长的文明里程中所创造的前所未有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与此同时也应负有保护、优化我们生活的共同家园-地球的历史责任。这个话题并不新鲜,却比较沉重。因为以工业革命为起始的人类现代文明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由于缺少自觉的环境意识-忽略了自然生态保护,我们确实付出了过多的代价,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遭到了大自然不同方式的报复。于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发出了“为地球减负”的呼吁-关注自然生态保护,旨在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响亮地倡导“维护地球的文化色泽”-关注文化生态保护,旨在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促进相互间的交流。遗憾的是,它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或仅停留于抽象概念的认识),这正是本文想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的复杂性 近二十年来全球变化的研究表明,如今我们的地球环境已远不同于第四纪全新世人类诞生之初的原生态,有些科学家称当今为“人类世”时代,其主要特点是地球系统比原来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7.
地球作为生命系统,我们拥有了它给予人类的一切美好;作为宇宙中的一个星球存在,我们又要承受地球自身演变加于人类的深重影响,包括悲剧性的影响。承受首先意味着我们无法控制灾害,既不可能阻止极度自然灾难的发生,也无法推迟它们的发生,一些自然灾难我们甚至无法做出科学的预测。这正是人类社会及其文明的根本处境,甚至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人类命运。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08,(10):60-60
众所周知,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有71%的表面积被水覆盖,水的总量约有13.6亿平方公里,因此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但是,地质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并非在地球形成之初就有这么多的水存在,地球上的水是逐渐增加的。近两万年来,世界海洋的水位就增加了大约100米。那么,地球表面上不断增加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相似文献   

9.
时光摇篮曲     
向西走就到了东方,这是我对生命第一次有着如此深刻的感悟。其实不仅地球是网的,就连人生的轨迹也是圆的,从起点到终点,事实上我们始终都是在对生命践行着回归,即便途中的风光迷人亮丽,谁也逃脱不出从哪里来必须回哪里去的轮回!  相似文献   

10.
闲言碎语     
人类生活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里,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网络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极大方便,增加了生活情趣.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过去人们常说:秀才不出门,知晓天下事.只不过是形容一个人的才学而已。而现在这一天不是真的到来了吗!我们坐在计算机前,网络大门一开全知天下事,地球变小了.成为地球村.这是好事。  相似文献   

11.
作为青年志愿者之中的一员,我想说:残疾人是我们服务的对象,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与我们有太多的不同,我们都一样,都是地球村中的一家人。  相似文献   

12.
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我们每天都喝水,水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在宇宙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作为太阳系中八大(原以为是九大)行星之,受太阳引力的吸引,有规律地围绕太阳旋转,形成地球上一年四季有规律地变化,同时地球自身又有规律的自转,形成地球一日昼夜有规律的转换,使得地球上的居民看到朝阳和落日。但是,数干年前的欧洲人,应该说是人类最有智慧的一群人,凭着眼见为实的常识,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下落,第二天,又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14.
舒然 《时代主人》2007,(6):14-15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写景诗。它描绘了一幅天成野趣、天入合一的自然风光,那么美丽和谐,那么生机盎然!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我们是地球生命,我们只能在地球上生活,我们庆幸拥有地球这个家园。灾难警示我们在自然面前我们要善待自己的生命,不可以放弃希望。  相似文献   

16.
鲁烟 《现代领导》2001,(7):23-23
我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相信“缘”和“偶因”。我们人类生活的“营地”是地球,而地球产生于150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月球何时和地球结缘,她为什么忠贞不贰地长年相随,我现在还无从查考。但是,有谁能说清楚,月亮和地球的相恋和相缠不是一种缘而是一种必然呢。  相似文献   

17.
保卫河流     
河流在,地球上的淡水就在循环之中。河流死了,留给生命的就是干涸,河流如血。第15个世界水日,我们凝视河流,就如凝视人类的命运。我们对河流的热爱,源于人类的血脉,地球上几乎每一个伟岸的民族,都有大河相伴,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地球上只要是被称之为“母亲河”的河流,都被索取得最为残酷,都被污染得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阴影舆海市蜃楼西川我长大成人,我有了阴影。我对它不可能视而不见,除非它融入更大的阴影——黑夜;而黑夜是什么人或什么东西的阴影呢?地球的阴影投射于月球,是为月食;月球的阴影投射于地球,是为日食。阴影的反面是火焰,阴影是我们认识太阳的唯一依凭。在我们的日...  相似文献   

19.
太阳活动与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清 《中国减灾》1997,7(2):62-65
由于有了太阳才有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太阳给人类以生存的条件,塑造了自然界,同时它的活动也经常给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最早研究开始于1801年,那时只是研究地球上旱涝灾害与太阳黑子多少的关系。著名天文学家Herschel1801年发现太阳上黑子少时地球上雨量少,地面干旱。50年后,不少人效仿他的研究,气象要素与太阳黑子11年周期的关系成了那时的研究主流。当时的研究除了气象灾害和农业收成与太阳黑子11年周期有明显关系外,还发现地磁要素的变化与太阳黑子11年周期变化同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通讯手…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0,(3)
正我们对自然总是充满了好奇,人类就是从自然中进化而来的,自然包含了生命的全部信息和智慧。由动物间谋摄影大师约翰.唐纳执导、BBC唯一纯实拍自然纪录片《飞越地球》,向我们展现的不仅是美如画卷般的原生态自然景观,还首次捕捉到了野生动物的众多奇异行为。《飞越地球》历时五年,跨越地球六大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亚洲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