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阐述了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特点并提出了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型,城市社区建设摆上了党和国家重要议事日程。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社区文明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立足乐山发展,采取各种形式调查、收集、查阅、分析,对社会转型时期的社区文明建设作了一定研究。 一、社会转型时期呈现的特点及需要的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主要表现为互相联系的三个层面上。第一层面,社会结构转化。即当前社会整体结构、社会资源结构、社会区域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及社会身份结构的重  相似文献   

3.
国家与社会之间--论社会中介组织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民社会的兴起,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选择。社会中介组织是政府和私营部门之外的“第三种力量”,他可以协调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而当前中国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却面临独立性差、功能不全、总量不足、体制混乱等问题,因而规范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促进中介组织的发展则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我国社会处于由传统的社会主义向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型的特殊时期、这一社会转型不仅冲击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而且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考察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价值取向变革的原因、内容、特征及意义,对贯彻落实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推进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的急剧转型时期。现代化取得的成就为中国青年的发展提供了日益优异的基础和条件。在这种背景下,青年发展呈现出许多崭新特点,在社会心理上的变化也更加突出,产生了许多新质。然而,处在社会转型中的青年社会心理也存在着一些矛盾特征。为促进青年的社会心理朝着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必须努力从各个层面上优化青年发展所依赖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政策系统与政策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问题。因此,在政策研究中价值目标取向显得特别重要。现阶段公共政策应以公平为核心价值目标,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原则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7.
8.
社会认同价值指向直接规约着社会整体的凝聚与集体意义的归属。管窥中西社会认同价值指向,不难发现,中国社会认同价值指向表征的是忠孝推演下的纵向价值指向、家国同构下的单向价值指向与威权政治下的身份价值指向。西方社会认同价值指向表征的是人—人关系下的横向价值指向、上—下对接下的双向价值指向与法—情结合下的契约价值指向。中西视境的当代省思表明,当代中国社会认同价值指向要从纵向依附转向横向平等、单向基点转向双向责任、身份观念转向契约逻辑。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当代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稳步发展、现代化进程全面展开的关键时期。实现社会转型,将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带来全新的变化,这必然出现价值观的转变以及由此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深刻认识并妥善地处理价值冲突,对于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难题,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作为中国社会基础的农村社会转型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政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网络消费是网络社会的重要消费形态,主要有网络信息消费、网络实物消费、网络劳务消费等三种类型,并在社交、经济、娱乐等三个领域形成了典型消费现象。网络消费的兴起和发展对社会转型产生了双重影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经济的创新发展、网络文化的形成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网络信息消费的“虚实之间”、网络实物消费的“消费主义”和网络劳务消费的“泛娱乐化”又使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为有效应对网络消费对社会转型的影响,我国社会治理需要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网络消费情境,着重在树立互联网思维、遵从网络消费逻辑、及时把握动态变化等方面更新治理思路,充分发挥互联网正向功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已经全面进入到改革的转型期。社会多元文化和思想不断呈现,促使新闻传播工作要正视转型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新闻价值取向不能发生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社会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深刻变革过程中。社会转型是社会在整体意义上与质的意义上的嬗变。社会转型在各种利益与关系的冲突撞击中追求社会朝法治方向发展 ,同时转型时期的社会环境也为法治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4.
时下,中国正处在复杂的社会转型期,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冲突也随之加剧,文化冲突成为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文化冲突是社会转型的深层机制,文化冲突影响社会转型的进程.因此,研究转型期加剧文化冲突的因素和文化冲突在社会转型中的地位与作用,坚定对待文化冲突的科学态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济体制逐渐转轨,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对外交往不断扩大,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生产活动、经济政治制度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亦发生了重大转变。我国开始进入一个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主线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也相应地呈现出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的社会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是在探索和选择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前提下,在社会主客体的生成关系上实现两个相互关联的"社会双重转型",协同共进地处理好生产力形态、人的生存形态和生产关系与基本社会制度形态三个方面的"双重转型"关系,而这三者正构成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中西传统信用观念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诚信危机,表面上是社会道德水准下降,深层次的问题是我国传统信用观念与现代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结果。中西传统信用观念在信用来源、信用价值意义、信用适用领域、信用对象、信用保障机制等因素上存在差异。我国信用文明转型应当保留传统信用文明的积极因素,汲取西方信用文明的有益因素。制度建设是我国信用文化变革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跨文化管理成为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中西管理思想存在各自的“文化悖论”,也有各自的原创现代价值,它们的交流、移植和融合,是一种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以企业战略为视角,能够分析出中西管理思想现代融合的价值意蕴,即:西方管理文化主导着企业战略的制定,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影响着企业战略的实施,两者的现代融合决定了企业战略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法律文明具有鲜明的特色:法制目标上强调"立善法"与国家兴衰的辩证统一;法制体系上自成一派,以律典为核心,又有多种法律形式并存;制度内容上体现出创新性与传承性的辩证统一;推崇礼法并用,刑事法与职官法发达;坚持人本思想,严格审慎的法律适用。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法律智慧和制度成就,值得当代挖掘和传承、择善而用,其对法治中国建设的借鉴在于:重视立法质量,追求良法与善治的有机结合;吸收古代法律体系建构的优势,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制体系;崇尚礼法并用,发挥德法共治的治理效能,完善对公职人员的立体化监督体系;传承人本思想,追求和谐共存共处的法制文化。  相似文献   

20.
宪法学在法学领域无疑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宪法学教材毫无疑问地承栽着艰巨的任务,即向法科学生传递宪法学的通识,引发其对宪法学研究的兴趣,但中国宪法学教材却因存在“中西混同”之缺陷,难以完成其应有的任务。基于此,对中国宪法学教材进行反思,探寻问题存在之症结,寻求问题解决之途径,譬如“中西分立”和“教材分著”,将更具现实性与建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