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昨天上午,女儿学校开家长会,我不想去。一是工作忙,走不开;二是这么热的天,要闷在拥挤的教室里,听主课老师们过堂似的一个个絮絮叨叨地说上几个小时,说实话,我也受不了。天可怜我,昨天早晨,大姐会议结束从合肥返家路过芜湖,自告奋勇要替我去开家长会。大姐是高中英语老师,数年来获得的荣誉和奖项套在她头上,把她的颈椎都压出病来了。女儿也希望大姨去开会。女儿说:“妈妈去开家长会,回来后就对我发一通火。爸爸开完家长会,回来后就严肃地跟我促膝谈心。大姨你去开家长会,回来后肯定给我买冰激凌。”果然,大姐开完三个小时的家长会,不仅给女…  相似文献   

2.
说老太,只不过50岁刚出头,因头发全白了,显得苍老。 老太住村头上,单门独院。丈夫两年前去世,和养女翠翠相依为命。翠翠像园里的菜一样,鲜活水灵,青翠欲滴。我从小就喜欢和翠翠一块儿玩,上学以后更是形影不离。在一个班里听课,上学放学一起走,晚上在她家一块儿做作业,复习功课。老太把我当亲闺女看,有好吃好喝的总给我留着。 老太常在我和翠翠面前絮叨:“要不是年轻的时候叫爹娘耽误,我会在这儿呆着?你们身在福中不知福还不好好上学……”她姊妹多,又是老大,爹娘不叫她上学,烧饭、带弟妹、割草放羊都是她的。“看你们那…  相似文献   

3.
法律咨询     
正儿女是否有"常回家看看"的法律义务?编辑同志:我年近70,虽然退休金丰厚,衣食无忧,但总觉得孤单和缺少安慰。在老伴去世后的这几年,这种失落感更为强烈。儿子和女儿都在外地工作,一年到头很少回家,只有到了春节才回来呆两三天。对儿女很少回来看我的做法,我埋怨过他们,但无效果。请问,儿女们是否有义务经常带着孙辈回来看望我?读者纪莺  相似文献   

4.
超级巨骗     
李春城  黄菲 《检察风云》2001,(10):38-41
挤兑风波引出诈骗巨案 50多岁的汪老太因女儿在国外,常寄来一些钱款,她自己省吃俭用,慢慢地攒下了60万元。1998年8月,汪老太把这笔钱存进了广西临桂县城市信用社。1999年3月12日,她因家中急用,来到信用社取款,可到那里一看,黑压压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把信用社团团围住,有的人在排队,有的人在大声咒骂:“银行竟然不让取钱,这是他妈的怎么回事?”汪老太热血开始涌动,她艰难地挤过人群,看到信用社门口张贴着一  相似文献   

5.
《法庭内外》2008,(3):58-58
法官: 我家邻居陈老太3年前向本市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其儿子支付赡养费,本市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判决陈老太的儿子每月向陈老太支付500元赡养费,一审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200件以来,陈老太患病后经常要去拿药,加上物价上涨,她认为500元难以维持正常生活,打算再向本市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增加赡养费。  相似文献   

6.
因为泰森居然被一名心脏病患者击倒,我那几天的心绪一直很沮丧。 这世界上真是什么事都会发生的。 我家毗邻遣送站,各有各的铁门和门卫。这一晚大概有大批盲流涌到,警笛一直号叫个不停。 大约晚上11点左右,人们发觉车棚的角落里不声不响的站着一个黑影,近看是个女人。 她面墙,一直保持一种木僵状态。经楼内负责治保的老太再三呵斥才嗫嚅地走到路灯下,恳求老头老太们让她在车棚内“站一晚”,明日早晨一定走,决不做坏事。  相似文献   

7.
《中国公证》2004,(12):57-57
田老太的三个儿子都已成家.今年70多岁的她,老伴去世后一直独自生活.前一段时间老人的房屋被拆迁.得到一笔补偿款。不久前老人来到公证处.立下遗嘱:“这笔补偿款.除用于我生活、治病外,余下的在去世后由三个儿子平均继承。”  相似文献   

8.
《江淮法治》2013,(10):53-53
周老太是一家企业的退休职工,早年丧偶,无子女。8年前与有一独生女儿、丧偶的退休企业管理人员李老汉再婚。李老汉在与周老太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曾用自己的婚前存款向保险公司为自己购买了20万元的保险。其中有一笔5万元.指定受益人为周老太。  相似文献   

9.
张老太家住应山村,小女杜鹃嫁给前山村李斌为妻,一天,张老太请人捎信叫来杜鹃,对她说:“你家建房,为娘我没什么帮补,屋房这四棵大树全都给你算了。”女儿没推辞,当即请来两位堂兄杜铁、杜强,要他门帮忙把树伐好,隔天她开车来拖。交待完后就走了。兄弟二人先在树上系绳子,然后就锯。第一棵树将要锯断时,杜铁便用绳子往东拉,张老太见状便大声喊:“往这边拉,往这边拉!”指往西拉。于是杜铁转往西拉,不料树倒在高压线上,两线相连,电压迭加,烧坏了村里正在运行的变压器,时逢抗旱的紧急关头,除变压器修理费损失5000元外,经…  相似文献   

10.
“女儿还小,离婚时说好了每周我都能看女儿两次,他却不让我看!”她愤懑难平。 “正因为孩子小,像她这样的探视简直就是一种‘骚扰’.对女儿没有好处!”他同样理直气壮。  相似文献   

11.
华北油田公司华苑综合服务处社区80岁的胡老太,因担心孩子们将来为财产继承闹纠纷已烦恼多日,突然她想到了社区里经常为左邻右居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调委会。今年5月,胡老太和5个子女在两名调解员的主持下,当面达成了赡养老人、财产继承的协议。随着各方在人民调解协议上签字,胡老太的"后顾之忧"解除了,她满意地说:"调委会真是我们的娘家人啊"。  相似文献   

12.
金凤 《江淮法治》2014,(20):44-45
正做你想做的事,不论有什么困难,至少是快乐的保守的农村老太苏瑞玉有个超级反叛的女儿金舒春。初中毕业后,女儿不顾她的强烈反对,只身前往美国打工。寂寞的打工生涯中,金舒春爱上了健美,并练出一身肌肉,把自己练成了大龄剩女。她把自己秀肌肉的照片寄给母亲看,没见过多少世面的  相似文献   

13.
下班后去幼儿园接女儿,女儿一见到我,就小鸟般飞快地扑进了我的怀抱。 女儿用她的小嘴在我脸上狠狠地“啄”了一口,然后,歪着脑袋淘气地对我说:“爸爸,我爱你20次!”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与社会》2007,(12):40-40
问:我女儿令年11岁.读小学四年级。今年3月.她的语文教师王某出版了一本有关小学生作文写作技巧的书,书中引用了我女儿未发表的两整篇课堂作文作为分析评论的对象.既未征得我的同意.也未署我女儿的姓名,请问:我孩子的作文享有著作权吗?  相似文献   

15.
1999年3月2日上午,乍暖还寒,一名衣衫单薄的中年女子,一手牵着一年幼女孩,一手扶着步履蹒姗的老太来到盐城市人民检察院的大门前,她们口呼冤枉,双膝点地长跪不起。检察院的同志立即将她们请进了接待室。 中年女子名叫熊秀云,42岁,系阜宁县益林镇人,女孩是她的9岁女儿高萍萍,老太是她的70多岁的老母。这一家三代喊冤叫屈是为不服阜宁县人民法院刚审理不久的一起民事案件的判决。由于事  相似文献   

16.
罗灿  徐辉 《法律与生活》2011,(18):46-47
2011年6月28日,听到我的宣判后,戴着镣铐的黄桂莲放声痛哭,恳求着对我说:“请法官大人告诉我女儿,让她好好生活。”一个呵嘱女儿好好生活的女人,怎么就狠心将农药递给了丈夫呢?  相似文献   

17.
晓剑 《检察风云》2013,(9):66-68
梁老太今年已是79岁高龄,家住郑州市黄河路与经五路交叉口的新华一厂家属院。梁老太的老伴去世早,多年来她和独生子相依为命。儿子身体有病,—直没有婚娶。2012年6月,45岁的儿子因病去世。去世前,给梁老太留下六个存折,总计两万多兀。  相似文献   

18.
逸铭 《政府法制》2014,(23):52-52
前阵子,我到美国旅游,住在女儿家里。有一天,几个多年不见的朋友要聚会,地点就在女儿家里。一大早.我就去超市采购一番,准备做一桌子菜,好好招呼客人们,多年不见,老朋友们都格外热情。席问,觥筹交错,颇为尽兴。可送走客人后,我却觉得肚子不舒服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我连着上了好几趟厕所。  相似文献   

19.
那慧 《人民调解》2009,(4):43-43
问:2005年我与妻子宋某协议离婚,双方约定:女儿圆圆由宋某抚养.共同财产全部归她所有。可是现在女儿起诉要求我支付抚养费。我认为.离婚时我之所以放弃财产.就是因为妻子承诺自行抚养女儿.而且这些财产足够支付女儿的抚养费。离婚后全部财产归妻子.我还需支付抚养费吗?  相似文献   

20.
宣金祥 《江淮法治》2011,(17):58-58
母亲是位地道的农村妇女,自十八岁那年入了党,她就说,“我是党的女儿,我向党旗举过拳头,发过誓,是党的人.就应该跟党走。”她无数次用这样的话激励自己.教育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