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一:2005年12月3日14时许,王某无证驾驶严重超载的变型拖拉机,与前方同向行驶的二轮摩托车左侧相刮擦,致摩托车摔倒,造成朱某颅脑损伤死亡。事故发生后,王某驾车逃逸。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大队认定王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一审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4年6个月,并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12.4万元。宣判后,王某以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提起上诉。在二审审理期间,王某与原审附带民事  相似文献   

2.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个案例,嫌疑人王某因盗窃被一审判处6年有期徒刑。他在上诉期写了检举材料。公安机关在王某家人的帮助下,根据举报材料抓获一抢劫出租车的重大案犯。法院二审以不是王某亲自协助、举报线索来源不明为由,没有认定立功情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相似文献   

3.
肖万青 《江西律师》2001,(5):25-27,10
女青年遭强奸诉诸法律,以贞操权受侵害为要求被告赔偿巨额精神损失费。法院一审判赔8万元,在因强奸行为侵害妇女贞操权案件的审理中,开了一个发人深思的先例,因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案例一]张某对王某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某一土地(该土地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地段)为其所有,并要求王某赔偿砍伐该土地上的树木造成的损失.一审法院认为甲丙丁地段为张某所有,乙地段属于王某所有,张某对乙丙地段的砍伐树木提出了整体性的损害额,未能分别计价,且未有其它证据能够证明乙丙地段各自的砍伐树木的价格...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起特殊的血亲关系确定案,王某与崔某(女)婚后生育双胞胎女儿,因感情不和1999年离婚,6岁女儿由崔某抚养。2003年,王某怀疑女儿非亲生而起诉,其申请亲子鉴定被崔某拒绝。一审法院认为,强制做亲子鉴定会侵犯其女儿隐私权,不利于其女儿身心健康和成长,故判决驳回王某诉讼请求。王某上诉,二审法院认为崔某“持有证据拒不提供”,推定王某主张成立。遂撤销一审判决,并判决王某与其女儿  相似文献   

6.
2007年7月12日,河南省南阳市中级法院对备受关注的网上辱骂记者名誉侵权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了一审法院作出的由被告殴舒航(网名苏杭)和“西祠胡同”网站主管单位北京艺龙公司在。西祠胡同”网站向原告《大河报》记者郭启朝发表致歉声明,并分别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2000元.1000元的判决。此案的判决结果。对于规范网上言论具有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案情]王某答应帮助解决同村张某(刚刑满释放)之子的3000元学费.王某之妻李某当即表示反对并与王某发生口角.张某认为王某之妻李某是指桑骂槐,遂与李某发生争吵,暴打李某一顿后扬言如不赔偿精神损失费用,要继续对李某实施报复.  相似文献   

8.
[案情]一天傍晚,吴某正在街头行走,突然,被王某所骑的自行车碰了一下,双方发生争执以至互相扭打。在扭打的过程中,吴某把王某推倒在地,王某的右腿刚好跌在地上的一块石头上,致使右腿骨折。王某的伤情经法医鉴定为轻伤,构成九级伤残。一审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吴某管制6个月,并赔偿部分经济损失。一审宣判后,被告人吴某不服,以王某的伤情与吴某的行为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不应定罪为由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相似文献   

9.
案例一 2001年5月,王某在某健身娱乐公司交纳5000元后办理了该公司消费金卡一张,并交纳金卡押金200元。王某持卡在该公司消费,该公司根据王某的卡号记录王某的消费情况。2001年1 2月,该公司因消防问题停业,王某不能继续消费。王某要求该公司退回押金,并返还消费金卡余额。该公司以公司员工已遣散,提供不了王某的消费记录为由拒绝退款。王某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判决该公司将押金及消费余款退还给王某,王某将消费金卡同时退还给该公司。  相似文献   

10.
原告宋某与被告王某同为某公司职工,2003年8月在一场非正式足球比赛中,王某意外将宋某撞倒,致宋某右肾挫裂伤。宋某住院治疗34天,花去医疗费用12862.60元,其中王某主动垫付了5950元。事后,宋某向王某索赔遭拒,遂于2004年8月将王某告到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王某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18082.4元。原告宋某认为,其腰部受伤是王某比赛中撞击所致所以王某应赔偿其全部损失。被告王某则辩称,双方碰撞是比赛中的正常碰撞,不具有违法性,主观上也无过错,不构成侵权;况且事后他已补偿原告5950元,故请求法院驳回宋某的诉讼请求。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的行…  相似文献   

11.
不要求省事 省事成“费事” 2001年11月,郑州市人李满长承包了郑州市人防公司承建的河南建海置业有限公司金海怡景苑4号、5号楼的土建、安装工程,并雇佣王某负责水电设施的安装工作。2002年2月5日晚,王某在施工放假期间酒后来到工地,当晚掉进建筑工地—基坑内死亡。2005年8月,王某的父母、妻子及两个儿子以雇员受伤害为由将郑州市人防公司、被告李满长推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二被告赔偿五原告丧葬费7512元、死亡赔偿金83660元、精神损失费10万元。  相似文献   

12.
[案情]被告人王某以给被害人孩子办理上学及教育局长家中有事为由多次骗取被害人董某某钱款合计人民币60万元,同案韩某某冒充教育局领导以中间人身份提供帮助。一审检察机关对韩某某仅以其直接参与或经手的20万元作为犯罪数额提起公诉,一审法院予以认可,以诈骗罪判处韩某某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  相似文献   

13.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案情1994年4月3日,海珊制衣公司与海进出口公司共同出资注册成立海珊地产有限责任公司,二股东分别持有司95%和5%的股份。王某担任公司的定代表人。2002年9月17日,海珊制衣司和海珊进出口公司与王某签订股转让合同,将其股权全部转让给王,股权转让价款为400万元。2003年411日,工商机关经审查核准了双方的东变更登记申请。但王某仅向海珊制公司和海珊进出口公司支付50万元。03年7月22日,王某以海珊制衣公司海珊进出口公司虚假出资、股权转让议显示公平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变合同内容,将原定的股权转让价款0万元变更为10万元。一审法院经审…  相似文献   

14.
温军 《中国检察官》2003,18(3):63-69
一、案情介绍 罗某,男,某外国公司驻京代表。王某,女,无业。二人于96年10月经婚姻介绍所介绍相识,97年4月登记结婚,王某从89年起就患有不应当结婚的精神疾病且婚后也未治愈,但王某及其家人对罗某及婚姻登记机关均隐瞒了该事实。婚后不久,二人因无法共同生活而分居,2000年1月王某起诉至法院要求与罗某离婚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罗某在得知王某患有精神病后,遂请求法院确认该婚姻无效。经一审法院鉴定:王某在本次诉讼中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王鸿晓 《人民司法》2012,(17):28-30
案例:被告人甲因故意伤害一案,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乙各项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8万元。甲对刑事判决部分没有异议,但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认为一审判决附带民事部分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以刑事附带民事裁定维持原判,驳回上诉。甲向原审法院提出申诉,被驳回。甲又向上级法院申诉,上级法院经审查认  相似文献   

16.
问题的提出:原告之女于1998年8月23日入住上海银河宾馆,下午即被犯罪分子(已于1999年被判死刑并执行)杀害,随身携带的财物被劫走。次月,原告向法院主张要求被告上海银河宾馆赔偿经济损失798860元(其中被抢劫财物28300元,丧葬费231793元,原告为办理丧事所支出的差旅费、住宿费95967元,对原告之女生前教育抚养费442800元),要求上海银河宾馆赔偿其精神损失费50万元并向其承认错误、赔礼道歉。2000年6月,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之女虽在入住被告银河宾馆期间遇害致死、财物被劫,但其死亡和财物被劫是罪犯加害行为所致,银河宾馆并非共同加害行为人。银河宾馆在管理工作中有  相似文献   

17.
案情简介 :某酒店原为王某承包经营。后王某将经营权转给张某 ,双方签订了一份转让协议书。此间 ,酒店所有人与张某同时签订了新的承包经营合同。张某因上述两份合同付给王某转让费10万元、付给酒店所有人首年承包费5万元。该15万元价格是张某的真实意思表示。后来酒店所有人认为自己有点吃亏 ,王某不应该取得10万元转让费 ,理由是王某无权处分酒店的资产及经营权 ,但又不愿直接向王某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于是酒店方和张某达成默契 ,以张某作为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法院宣布其与王某的转让合同无效 ,要求王某返还转让费10万元…  相似文献   

18.
基本案情及分歧意见案例一被告人张某某的房屋(无人居住)与坟地(家族坟地,共计37穴)因香港某公司开发旅游区而拆迁,拆迁公司与张的母亲王某(已改嫁)签订拆迁协议并领取8万余元拆迁费。张某某与其姐张某认为母亲未经他们同意擅自签订协议,与母亲和其他亲属发生争吵。后张某姐弟找到香港公司负责人,要求增加拆迁补偿及精神损失费(因拆迁造成亲属不和而造成的精神损失)61万元,否则就要向有关部门举报该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19.
阿根廷著名球星马拉多纳因在中国的网络游戏中“被代言”,向北京法院起诉第九城市公司和新浪.索赔2000万元人民币。此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一审宣判,马拉多纳获赔300万元和精神损失费1元。  相似文献   

20.
被逮捕的刑事被告人不能行使生育权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1月20日,《浙江工人日报》独家披露了一条社会新闻,《中国青年报》于2001年11月26日进行了报道和评论。据介绍,2001年5月29日,被告人罗锋因琐事与被害人公司副经理王某发生争执,王某先打了罗一耳光,并用榔头打了罗一下。之后被告人用榔头将被害人打死。8月7日,一审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罗某死刑。一审判决第二天,罗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