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庭内外》2021,(3):8-9
3月18日上午,北京金融法院正式成立,这是继上海金融法院成立后,全国第二家金融审判专门法院。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对服务保障国家金融战略实施、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次北京金融法院的成立,也引发了学界热议。今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大学的三位教授,他们高度评价了北京金融法院设立的意义,并表达了对未来金融审判发展的期许。  相似文献   

2.
司法建议是人民法院延伸审判职能、化解矛盾纠纷、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和司法服务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金融司法审判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所具有规范、引导、推动和保障的作用,是金融司法审判的重要功能之一。本文通过介绍山东高院在金融审判中加强司法建议服务和规范金融市场发展的主要做法,试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司法建议工作作为商事审判的亮点进一步予以完善和加强。  相似文献   

3.
受实体经济下行的传导效应和金融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金融创新业务规模扩大,各类纠纷案件也大幅增长。金融纠纷案件专业性强、新类型案件多,法律适用争议大。妥善化解金融矛盾纠纷,不仅需要正确的金融审判理念,优化金融审判资源,以专业化的审判机制提升审判质量和效率,也需要对当前金融审判领域尤其是民间融资、银行衍生产品交易、担保物权的实现以及保险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梳理,在尊重市场规律和交易习惯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以及金融审判实际,提出参考性的处理意见,以统一裁判尺度,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金融业的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4.
何颖  阮少凯 《财经法学》2021,(1):134-145
金融产品销售商承担适当性义务需以信赖关系的存在为前提。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的认定要素应包括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对于主观要素的忽视是导致高估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的重要原因,可采用木桶短板管理理论进行合理评估。对于金融产品风险等级的确定,司法审判中穿透式认定的做法或有违“尊重专长”原则,通过委托独立的第三方进行重新评估不失为一种解...  相似文献   

5.
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如何保障金融创新行为,防范区域金融风险,成为司法保障金融改革面临的难题。有鉴于此,法院应健全金融审判联动工作制度,完善案例指导制度,规范民间金融发展,扎实推进不良资产和风险企业处置,以服务保障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上海市虹口区积极响应中央关于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战略部署,着力打造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高端金融企业集聚区域。对此,虹口区人民法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切实履行审判职能,积极创新参与社会管理,不仅做好与相关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联络,而且统筹协调相关案件的处理和风险问题防范,着力规范和保障金融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送法金融,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今天虹口法院发布审判白皮书,对近3年来金融案件的审判、执行情况、存在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梳理和解析,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提示风险,并提出对策建议,这将引导金融机构不  相似文献   

7.
穿透式金融监管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监管方法。它植根于金融监管中的功能监管理论和行为监管理论,并大量存在于我国金融监管规则和执法中。穿透式方法在司法审判过程中的运用,是和金融监管政策紧密相连的。在严监管时期,金融监管政策收紧,金融审判会受到政策导向的影响,较多运用穿透式方法,刺探交易背后的真实目的,突破外观主义的法律关系,从把握交易关系的实质出发进行定性,以确保金融监管规则目标的实现;在弱监管时期,金融监管政策松化,法院在法律关系的判断上具有更高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更加注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通过登记公示的内容从外观判断法律关系的性质,较少进行实质穿透。文章认为由于穿透式方法会破坏司法裁判的可预测性和法律的稳定性、过度限制交易自由和意思自治,法院应当在金融审判中谨慎使用穿透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金融犯罪是一种经过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的预谋犯罪。目前我国刑事立法尚无判断罪数标准的明确规定,金融司法实践中常常出现相关问题,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又较为少见。故此,科学、合理、全面、深入地界定诸种罪数形态之基本内涵,揭示其主要特征,把握其罪数认定,确立其处罚原则,对于金融刑事审判定罪量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金融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面对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金融市场,人民法院如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深化能动司法,为全面推进金融改革发展、保障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本刊记者日前就此专访了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宋晓明。  相似文献   

10.
大量增加金融犯罪新罪名是修订刑法的一大成果,对规范和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有重要意义,但也给刑事司法和理论研究带来了许多难题。如金融犯罪的主体、行为方式、犯罪客体等也都存在争议,由此引发的争论将繁荣我国的刑法理论研究,也将为刑事司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11.
刘怡如 《中国审判》2009,(10):44-45
为了更好地发挥法学研究和司法审判为宏观决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的作用,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良好法治环境,由上海海事法院、上海市法学会海商法研究会和上海市船东协会联合主办的“航运金融法律论坛”日前在上海海事法院召开,来自政府航运、金融主管部门、法院、海事仲裁、科研院校、航运单位的领导、专家、法官和企业代表汇聚一堂,  相似文献   

12.
审判方式改革,推动着诉辨式庭审方式的普及,进而要求言词证据原则的适用,但是,涉金融案件出庭率低直接影响着案件事实的查明,更不利于纠纷的解决.本文从河口区人民法院2009年金融案件出庭率分析,深究金融类案件被告出庭率低的因为,并针对其因为提出了保证被告出庭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份以来,我国产品出口压力增大,企业经营发展的形势趋于严峻,尤其是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这些情况反映到法院审判工作中,集中体现为民商事案件大幅上扬,尤其是民间借贷、各种金融民事纠纷案件增长迅猛。笔者结合杭州市法院2008年民间借贷、金融纠纷案件的审理情况进行调研,形成本篇报告,以期对充分运用审判职能,妥善应对目前案件形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高绍安  刘怡如 《中国审判》2009,(11):F0002-F0002
10月16日,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海事海商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万鄂湘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海事海商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应勇出席会议并致辞。  相似文献   

15.
涉众金融犯罪专业性强、行为方式多样、涉案范围广、涉及数额大、受害人员众、证据数量多。罪刑法定原则下,证据的收集与固定是刑事案件侦查的核心和关键,关乎案件的侦破和定罪量刑,而取证问题又是涉众金融犯罪侦查的瓶颈。涉众金融犯罪案件的海量证据与公安机关有限侦查时间内依法严格取证之间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对此,需要调整涉众金融犯罪取证思路,改变涉众金融犯罪案件原有取证方式,对具有规律性的海量证据进行抽样取证,提升讯问能力、突破口供难题,增强电子取证技能,加强侦查队伍能力建设,实现高效取证的同时确保证据符合审判中心主义下的证据证明力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金融风险和被害人因素结合起来,借鉴被害人理论,社会学的风险社会理论,经济学的金融风险理论,结合收集到的关于金融犯罪被害的实事材料,通过分析金融风险转化为金融犯罪被害的三种模式对导致金融犯罪被害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金融犯罪被害风险问题。具体分析金融风险与金融犯罪被害的关系,金融风险是在何种机制下转化成金融犯罪被害事实,这个转化过程是怎样发展演化的,找出由金融风险转化为金融犯罪被害的关键。在特定被害情境下,金融风险通过风险载体与加害人发生联系,并被加害人加以利用,进而使金融风险发展成金融犯罪的被害要因,由潜在的被害可能性向现实的被害结果转化。探索隐含于金融活动中的各种风险与金融犯罪被害之间的关系,为正确认识金融风险,化解金融风险,也可为防范金融犯罪被害提供决策依据和指导建议。因此,探索金融领域的风险与金融犯罪被害之间的作用机制,消除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进而减少金融犯罪被害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近日,山东省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金融审判专业合议庭挂牌成立。这是山东法院系统设立的首家审理金融纠纷案件专业化审判合议庭,标志着德州市法院民事审判专业化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金融市场于2006年12月11日实现全部对外开放,按照我国入世承诺,外资银行要享有国民待遇,与中资银行全面竞争。面对国外混业金融机构的大举进入,国内金融机构纷纷进行金融创新,不断突破原有的义务界限,特别是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都对我国加快转变金融监管立法理念提出了要求。如何变革以适应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如何建立和完善开放经济形式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同时又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向着国际金融监管的原则和方向发展,已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试论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的防范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金融运营体系不断创新的背景下,利用计算机与网络从事盗窃、贪污电子资金、实施金融诈骗、破坏金融领域计算机系统等违法犯罪形势日趋严峻,不仅犯罪手段复杂、隐秘,而且呈现出职务犯罪和共同犯罪的特征。其诱因在于金融制度设计自身的漏洞与缺陷,以及计算机应用与管理中存在的致命隐患,监督约束机制的弱化与法律规制的滞后致使犯罪防范与打击乏力。为此必须依靠专门机关、金融部门、社会等多种力量,共同构建快速、高效的侦诉、审判控制工作体系和金融领域内部相互补充、有机统一的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20.
张颖 《法制与社会》2012,(14):75-76
后金融危机时代以来,美国、英国、欧盟等相继进行金融改革,制定金融法案,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作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研究的逻辑起点,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也因此倍受关注。本文将从法律概念的基本理论出发,以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视角,结合世界各国法律对"金融消费者"的界定,指出目前我国金融法学者对这一概念阐释的不足,进而提出对"金融消费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