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亲的风范     
肖桂萍 《工会博览》2003,(18):18-19
母亲年轻时骨髓有病、吃药落下后遗症——脚脖子软,没有劲,走路慢,经常摔跤。母亲却拖着不太灵便的双脚,养育了我们兄妹四人,直到我们成家立业,这是一种怎样的母爱付出啊!  相似文献   

2.
母亲     
王少宏 《工会博览》2006,(12):38-38
我的母亲很平凡,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生都在辛勤地操持着家,为丈夫、为儿女默默地忙碌着。母亲是十五岁嫁到我们王家的,十七岁生了我大哥,后来又先后生育了八个孩子,但只活了我们兄妹六个。记得生小弟的时候正是秋季,农活特别忙,母亲挺着大肚子忙完了一天的农活,晚上回来还要操  相似文献   

3.
我叫张君平,今年20岁。现在是石柱县看守所的在押人员。我出生在一个偏僻、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在我11岁那年,父亲丢下我、妹妹和妈妈母子三人。撒手西去。为了维持家庭生活,我不得不缀学回家,帮助妈妈干农活。第二年。我有了一个继父。他开始对我很好,把我送进了学校的大门,可平静的日子没持续多久,却显示出了他粗暴性格,动不动就对我的母亲吵骂,特别是喝酒后经常动手打我母亲。那时的我还小,不懂事。可这一切,却使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给撕开了一道口子。  相似文献   

4.
两个妈妈     
<正>我曾经和一位在南疆工作的汉族干部(让我们以S来称呼他吧)吃过一次饭,听他讲了讲他的故事。S的父母都是当年的援疆干部,他在新疆出生、成长,成了一个新疆人。S的一些经历对他的同代人而言稀松平常,如今听来却有振聋发聩之感。S说他有两个妈妈,一个是亲生母亲,另一个是他的维族妈妈。因为他小时候父母工作太忙,有时候一下乡几个月都不回家,只能把他寄养在一户维族人家。当时从妇女解放的角度来说,民族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存折     
张咏梅 《工会博览》2013,(10):56-56
朋友在乡下的母亲因心肌梗塞突然离世.朋友兄妹三人在整理母亲遗物的时候,看到了一张蓝色的存折——普通的活期一本通,储户名是母亲的名字,签发日期是2001年8月23日.存折的九张内页里,记录着从2001年到2013年,共有106次活期存款,金额由几百元到上千元,没有一次取款记录,存折的余额是78614.39元.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1997,(2)
用心感受柯文(广东广州) 真想搭上这条热线,给朋友讲一个20年前的小故事。那时我还在读小学,记得那是国庆节后上学的第一天,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目“记我有意义的一天”,让我们写自己的国庆节是怎么过的。那时我家是特困户,父亲一人的工资要养一家8口人。每到假期,我们5兄妹必须帮着妈妈和婆婆卖一分钱一杯的茶水来维持生计,国庆节当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7.
正母亲来城里小住,非要给我们做春饼。母亲挽起袖子时,我就想到了当年她做春饼的模样来。我的老家在农村,村旁有一处偌大的水湾,祖祖辈辈就在这里生活和度年月。姊妹几个我最小,母亲总宠着我。小时候做春饼时我想拿块面团玩,母亲就是不让。母亲说:"这年月最珍贵的就是粮食,等以后日子好了,随便你怎么玩都行。"话虽这么说,母亲还是揪下一点点面团给我,等我不玩了,母亲就用它做春饼自己吃,干净的留给我们。为了做春饼,母亲总领着我到野地里挖野菜。野  相似文献   

8.
正1964年春节前,大约是腊八过后的几天里,一个小老太太随着父亲进了我家的门。我记得很清楚,这个老太太的发型不像我妈妈那样是剪短的,而是在后头梳了一个髻子。那天早晨天还没亮,妈妈就摸着我藏在被窝里的头说,今天不许睡懒觉,一会儿三奶奶来。当时爸爸不在家,妈妈说是在单位值班,天亮了才能回来。我不知道还有三奶奶,只知道在北京远郊的顺义老家有一个爷爷和一个奶奶,但也因为只让母亲带着回过一次老家,已经记不得他们的样子。陪三奶奶到我家的还有一个年轻些的女人,后来我才知道是堂叔家的长发婶。她比三奶奶好看多了,脸色红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周五的傍晚,记者事先与郝玉玲约定,近距离走近了7个孩子的“家”.这是位于海淀区观林园小区内的一套两居室,两个卧室里整齐的摆放着四张上下铺和5张课桌.虽然陈设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在7个孩子的眼中,这里却是他们新生活开始的地方.在“郝妈妈”的身边,孩子们感受到了母亲般无私的关爱. “妈,我回来了!”孩子们一声声最简单的呼喊却震撼到了记者,孩子们与郝玉玲之间的这份真情也感动着记者.  相似文献   

10.
一岁半的时候,爸爸因公去世,30多年来与妈妈为伴,受到妈妈“父爱母爱一肩挑”的呵护养育;至今还在为爸爸妈妈的感情和妈妈的坚强流泪,为爸爸妈妈都是单位里的优秀职工而骄傲.所以,上大学就坚持报考“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坚决地选择了社会公益服务职业.这是“刘峥”这个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普通工作人员情感的成长之路. 青基会秘书长陈淑慧告诉记者,采访刘峥很合适,能代表我们这里所有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11.
今年8月17日是母亲50岁的生日。 依稀想来.我已经有八个年头没有在母亲身边庆祝她的生日了。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以农具为笔,用大地为纸,在巴蜀大地上书写着诗一样的人生。母亲用辛勤汗水得以抉来的微薄收入艰难地供三个子女上学.我的两个姐姐相继完成了大学学业,而我却在高三那年与社会上一帮无业青年为伍.慢慢沾染上了不良恶习,最终成为人人唾弃的阶下囚。  相似文献   

12.
5月10日是母亲节,紧接着,6月1日就是儿童节.两个节挨得这么近,本来应该让我们联想到的是人间大爱,但一则网络视频却把人间大爱击得粉粉碎——5月24日,大连的街头一个女儿当街暴打自己的母亲,在路人愤怒地制止她“你不能打你的亲妈!”后,她的回答是:“我就打,我要她死!”“我就伤天害理!我乐意!”  相似文献   

13.
正我的母亲出生于1933年6月5日,病逝于2005年1月26日。母亲的一生都是在河北晋州农村度过的,在众多姊妹中,她排行老大。虽然母亲没有什么文化,却教给我许许多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母亲出生时,家境在当地农村还算比较殷实。姥爷是耩地种田的把式,姥姥是纺线织布的能手。在祖辈传承下来  相似文献   

14.
童话     
1977年母亲病危时,我坐在病床边,握着母亲的手,问母亲还有什么要嘱咐我的. 母亲望着我,眼角淌下泪来.母亲说:"我真希望你哥跟我一块儿死,那他就不会拖累你了……" 我心大恸,内疚极了,俯身对母亲耳语:"妈妈放心,我一定照顾好哥哥,绝不会让他一个人待在精神病院里……" 当天午夜,母亲走了.  相似文献   

15.
捐一个微笑     
队伍好长.站我前面的是母女俩,母亲牵着女儿的手,女儿仰起小脑袋稚声稚气背唐诗,背完一首,就向母亲讨表扬.年轻的母亲不吝啬,反复竖大拇指,鼓励女儿再接再厉. 捐款台上的"设施"很简陋.一张桌子,桌上有个用红纸包裹了的募捐箱,上面写有:"向地中海贫血症儿童献爱心."站我前面的年轻母亲捐完款准备走,守在募捐箱旁的一个中学生样的姑娘似乎被可爱的还在背唐诗的小女孩吸引了,拉住她的手,逗她:"小妹妹,妈妈给患病的哥哥姐姐捐钱了,你捐点什么呀?"  相似文献   

16.
又见彩虹     
艾文 《工会博览》2014,(29):52-52
小的时候,妈妈经常骑车子带我在风雨中奔波,隐藏在雨衣下的我觉得雨点的声音有些动听.我性格的一部分是忧郁的,适合雨的气质,算是同病相怜;一到下雨天我就很开心,好像是自己的节日.雨,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目中仿佛只是作为一个有些浪漫色彩的背景而存在,雨打风吹的日子在我们父辈的记忆中是应该用忍受二字来形容的,而在我们耳边嘈杂的音乐声里却都是些简单的罗曼蒂克,随之还会参拌着些许碎玉飞花、飘零的心情和吹散的梦.  相似文献   

17.
张世永 《工会博览》2014,(15):43-45
我的母亲出生于1933年6月5日,病逝于2005年1月26日。母亲的一生都是在河北晋州农村度过的,在众多姊妹中,她排行老大。虽然母亲没有什么文化,却教给我许许多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相似文献   

18.
“书法不是练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 “学书无日不临池,心摩手追有谁知.励志写尽池中水,半生求得一笔直.”这是雨石50年学书法的体会,也是他的座右铭. 说起学习书法,雨石说:“我首先要感谢我的母亲.”雨石告诉记者,“文革”时期学校每天只上半天课.雨石的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当年,其母与著名书法篆刻家徐之谦同在荣宝斋工作,于是妈妈就领着雨石到徐爷爷家去学习书法.  相似文献   

19.
游子的春节     
正后台职工就是我们的后台看了你们这期的《春节假日生活特刊》,尤其是"三奶奶和我家的除夕"一文感触良多。不禁想起了自己。从离开老家外出闯荡至今,我一共在外地过了三个春节。第一次在外过春节是十年前,那时,我还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一名战士。因为是第一次在军营过春节,心里感觉很新鲜,所以尽管内心中多少有些想家,倒也没有特别难受。记得,当时,《中国军工报》的记者到我们连采访,很多战士都一边想家一边流泪,而我却高兴地说:"在部队过春节,那叫一个新鲜,一个快乐。"给父母打电话拜年的时候,我满心的欢喜也透过话筒传回了父母家,后来才听堂兄说,母亲在  相似文献   

20.
发黄的欠条     
我小弟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美术学院,全家都很高兴,但那两万多元的学费着实让我家犯了难. 一天,母亲把一张发黄的欠条拿出来给我看.欠条是一个叫张红民的人打的,金额是300元,落款日期距离现在已经20多年了.我忙问:"张红民是谁?"母亲说:"张红民是我们原来的邻居.他养了几百只鸭,一年四季在外放鸭,后来带着老婆孩子到外地放鸭去了,就一直没回来."看着那张发黄的欠条,我摇了摇头说:"都20多年了,不知他现在家庭情况怎样,我看这钱难讨回呀."母亲说:"你弟急着等钱用,我还是去试试吧.他在东河镇有个家,我20年前去过一次,还有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