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到化妆师,人们总会把他们和美好联系到一起.因为这是一个能给人带来美丽的职业.不同的色彩,多样的搭配,通过多彩的调色盘,化妆师用那"神奇之手"让普通人多了一份光彩与魅力. 然而,提起殡仪化妆师,许多人会感到害怕或者忌讳,因为人们潜意识里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薄雾.其实,殡仪化妆师和平常人一样.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让逝者走得安详、美丽,被社会誉为"人生最后一站的美丽天使".接受我们采访的谭孟跃,就是工作在东郊殡仪馆的一名殡仪化妆师.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中铁建工集团北京分公司工会邀请专业化妆师来到机关,为女职工详细讲解日常化妆技巧。化妆师在听众中选出一名志愿者作为模特,教授大家日常化妆的先后顺序、化妆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具体的操作技巧。女职工对课程十分感兴趣,授课现场座无虚席。在给模特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无论有意还是无意,斯诺、斯特朗、库恩等人是深深参与其中的"化妆师"。  相似文献   

4.
五颜六色条纹的拱形帆篷,映衬着“蜜月”影廊几个字,似乎,那扇虚掩着的小门后,是一个童话世界。这是位于广州市大德路的一间专营结婚照及艺术照的个体影廊。准备披嫁衣的姑娘,对这间“蜜月”影廊并不陌生,那高贵的白婚纱,那典雅的红褂裙,一生就那么一次了,是该留下个美丽的回忆。这天,一对情侣慕名而来。男青年站在一旁,看着化妆师细心地为姑娘上粉、抹胭脂、描眉,最后,涂上唇膏。“我从来没有见过你这样漂亮!”他冲口而出。姑娘怪不好意思的。她对化妆师说:“我结婚那天;您能不能上门替我化妆?”  相似文献   

5.
每天早晨提前一个小时到公司锻炼身体,已经成了我的生活习惯,之前和很多人一样,虽然知道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公司工会也有很好的健身器材和健身场地,但我就是会给自己找各种的借口偷懒.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翻看《工会博览》杂志时,里面的一些活动报道吸引了我:很多参加工会踏青、体育比赛、健身活动的职工,年纪都比我大,却比我更知道锻炼身体的重要性.看着照片上的他们笑的那么开心,一幅幅照片把人物和大自然融合的那么完美,我就知道那样的笑容不是化妆师化出来的,而是身体健康的人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美.那些老职工平时工作压力也很大,他们都有时间锻炼,我还有什么理由说“没空”而不去健身呢?  相似文献   

6.
节俭难致富     
刘墉 《法制博览》2010,(2):59-59
一个朋友,年轻气盛,看到社会的不公,总不忘发挥一个公民的职责,在网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几年前,网络刚刚兴盛,他的主页,一度红极一时。彼时他“出口成脏”,骂名远扬,文化圈里做贼心虚的人,皆对他敬而远之。他的那些出版社的朋友.赚了钱,再不敢在他面前显摆,怕一不留神,被他窥去了行业潜规则,在网上网下大肆批判,直让自己辛苦铺成的财路,重新被他滔滔之唾液,给堵了去。  相似文献   

7.
李国文 《法制博览》2009,(17):63-63
公元777年(唐大历十二年)3月,宰相元载伏诛。 他被押往万年县行刑,刽子手开刀问斩之前,循例要问:相公,可有什么遗言和要求,且说无妨。元载说他只有一事,唯求速死。刽子手说,那倒不难,不过要委屈相公。于是,剥下他的臭袜子,塞进他的口中。然后,刀光一闪,人头落地。同时,他的妻子、他的两个儿子、他的主书、随员、门人和亲信,以及他安插在宫廷里面的内线,统统完蛋,或交出脑袋,或关进牢房,或逐出长安,或削职为民。一位跺跺脚,长安城就晃动不已的大人物,树倒猢狲散,连替他收尸的人都没有。  相似文献   

8.
包利民 《法制博览》2010,(18):46-46
房草 在我童年的乡村,基本没有砖瓦房。那些土坯房,如年迈的老人,在黑土地上不知站立了多少辈,经风历雨,伤痕累累。那些房子,又被称为草房,因为,房顶上,是特有的苫房草。那是一种特别的草,在甸子上生长着,如大地的头发,细而长的茎,中空,秋天的时候,金黄一片。割来,整齐地苫在房顶,防寒耐雨,庇护着一个屋檐下的温暖。  相似文献   

9.
张鸣 《法制博览》2010,(11):53-53
京官穷,是古代官场的一个永恒主题,大家说也说不完。其实,京官穷,大官不在此列,权大,自然金多,想不要都困难。穷的,只是那些小京官。所谓京曹,即中央政府各个衙门里的属员,无权无勇,人数众多,一般来说很闲,但却没钱,他们甚至比不上那些经手琐事的胥吏,由于有公务经手,在手续上就可以卡点油水出来。这种状况,在官吏分途而官员的俸禄又出奇低的明清两代,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0.
梁发芾 《法制博览》2010,(10):74-75
晚清的所谓耻辱,让今天的爱国人士痛不欲生。事实上,当时身处晚清的百姓,可不像我们今天想象的那样屈辱。事实上,晚清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魅力的时光之一。生活在晚清的人,当然有屈辱,如果没有屈辱,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变革。但是,公平地说,晚清是中国历史数千年未有至大变局,而在这个大变局中,至少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日子不是变得更难,反而是更有色彩,新思想,新技术,新时尚的传人,反而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1.
华浊水 《法制博览》2009,(19):12-15
吕后(?-前180年),名雉,字娥灼,秦末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正妻。刘邦称帝后,被封皇后。其性刚毅,有心计,善权谋,性残忍,帮助刘邦除去了开国元勋数位。惠帝即位后,尊为太后,独揽大权,残害刘氏诸侯王,大封吕姓为侯。卒后.吕氏尽被诛。九月九日重阳节,正是秋高气爽,过了重九便日渐萧肃。古人在这个节日要饮酒、佩荣萸、登高、赏菊。重阳节的起源可追溯到西汉,戚夫人惨死后,  相似文献   

12.
朝廷有人好做官,虽非定理,却是公理。定理,是需要论证的,公理则不必置喙。朝廷有人好做官,是真的。朝廷有人是不是好做事?此处所言的事,是正事,是公事,是保国安民事,是经天纬地事,不是那些渎职事,贪腐事,伤天害理事,祸国殃民事。朝廷有人,好做坏事,  相似文献   

13.
前天,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给我打电话,神秘兮兮的说,爸爸,跟你商量个事,我想写本书。听后,我心里格登一下子。说实话,我听了女儿不知天高地厚的话,真有点吃惊。写书对我来说,是个神圣的事,我历来把写书的人敬若神灵,没想到“神灵”会降临到我家。太突然了,突然得我都难以接受。但作为一个父亲.我不舍得打击女儿的积极性,就说,好吧,你写吧,写好后让爸爸学习学习,爸爸愿意给你当打字员,给你打印书稿。临了,女儿告诉我她的写书计划,每天写一个小故事,串成一本书。  相似文献   

14.
邪教与造神     
三国成了热门话题,众说纷纭。在中国,只有这一断代史的起始年限,有些例外。习惯上不以魏蜀吴建国时为准,而是把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看成是三国的开始,从此,约定俗成,相沿至今。汉王朝到了灵帝,已腐朽衰败,民不聊生,张角、张梁、张宝兄弟,率领头裹黄巾的四五十万农民起来造反,也是社会矛盾到了无法解决的极限,只有诉诸武力了。从此天下大乱,分封割据,杀伐征战,  相似文献   

15.
雨夜读书     
小雨扑打窗棂,滴答作响,宝宝在床上哑吸均匀的酣睡,台灯下,铺开一本带着墨香的书,静静的开始阅读,走进一个五彩斑斓的未知领域,与故事里的主人公共同体味辛苦,品尝浪漫,美好的夜晚阅读时光开启了。有人喜爱电视,饭后仰靠在沙发上,手里拿着遥控器,开始指点江山,了解天下军国大事,看尽人生喜怒哀乐;有人喜好电脑,鼠标轻点,键盘哒哒响,购物、聊天、微博,到凌晨还是依依不舍;有人喜爱手机,手指轻划,微信、阅读、游戏,忙得不想抬头;我却偏爱那些厚重的书籍,总是好奇里面讲述了哪些奇闻轶事,藏着什么妖魔鬼怪,是否有美貌的天使。阅读的渴望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钻书堆里面,去淘自己喜欢的书籍,三毛、恋舒、余秋雨,书中那些美丽的句子,美好的故事,每每让人着迷。买回家中,放在案头,伴一灯如豆,夫妻二人相对而坐,万籁俱寂,只偶尔传来翻书的响声,偶尔默契抬头相对莞尔一笑,然后继续低头啃书。他看他的《税法财务管理》,我看我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看到白手成家的章节时,抬头环顾温馨的小家,心头充满幸福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曹振 《法制博览》2011,(7):24-25
如今,我这个拆字陷进了舆论的漩涡,议论纷纷,褒贬不一。遥想古时仓颉造字的时候,无非是要找一个符号,能将把一件东西分成几部分或是彻底消除掉的用意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于是,左边一个提手,右边一个斥字,两下一组合,我这个字的生命就诞生了。斗转星移,岁月变迁,我的内涵与时俱进不断外延。拆字,除了上面两层含义外,还增加了新的内容。其中,在有的方言中,竞有流氓骗取财物的意思。可见,怎么变,总是与破坏、毁灭、诈骗等脱不了干系。所以,  相似文献   

17.
这个地方叫房子,又叫居。居而有居,比出而有车更必要。人和多数动物一样,离不开睡眠。动物里只听说金枪鱼不睡,终身游来游去,后来被关进罐头中。人睡觉要睡在一个东西里,即放床的地方。安全,可做梦及说梦话,这是房。房是买房的房,租房的房,同房的房,无房的房,房证的房。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的电视剧中,为了让一个故事演到20集以上,成为长篇电视剧,导演总有许多掺水加料的办法。其实,如果故事紧凑一点,观众更爱看。但是,电视剧说是给观众看的,摄制的动力是背后还有的两个大牌:一是投资,投资按集计算,集数越多,投资越大,电视剧的制作方知道,同样的制装置景,多演几集就更省成本。二是广告,电视剧的贴片广告是播出方的重要收入,集数多,广告上得多。  相似文献   

19.
张思平  乐天 《法制博览》2008,(18):20-20
任何人都不是凭空出世的,任何人都生活在特定的圈子里。 仔细研究刑警是怎样破案的:案发之后,首先是确定被害人身份,然后去调查他的社会关系,从中找出嫌疑人,逐个排查,最后锁定。很多情况下,等目标锁定的时候,罪犯已经跑掉。但没关系,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的社会关系还在,父母兄弟,亲朋好友,老婆情人,熟人的熟人……总之,他不可能凭空出世,葫芦总是从藤上长出来的,顺藤摸下去,总要把它拎出来。  相似文献   

20.
文楚 《法制博览》2009,(17):49-50
程咬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他原名程(粤音咬)金,后称程知节,是隋末唐初的人,在小说《隋唐演义》中,写成程咬金。他在隋末曾跟从李密、王世充等,后来跟随李世民,讨平隋末群雄,到唐高宗时,官至大将军,后因率军西征无功而罢官,这在正史中有传记载。在小说中,他是一员福将,用一对板斧为武器,武艺不太好,但运气却好。打仗时,遇到不强的对手,三板斧已经奏功,遇到强的对手,耍完三十六道板斧,仍无法取胜,便拍马逃去。现在也有“程咬金三板斧”、“三十六道板斧”、“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等谚语,便都出自这些历史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